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帮忙的文章 / 帮忙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请人帮忙

文/董国宾

刚参加工作那年,我独自去市局办理业务。一走进大机关,心里就怯生生的,四周全然都是陌生的味道。

我壮了壮胆,正准备上去打招呼,不想,市局领导朝我摆摆手,说:“过来,小同志。请帮一下忙,给我打份材料,我急用。”说实话,我与市局领导从未见过面,只通过几次电话,但他没把我当外人。能给领导帮上忙,青涩的我,一下子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好像也成了这里的一员,陌生的感觉猛然间全没了。

“帮忙”二字,沉甸甸地闯进了我心里。

那天,我在单位整理文件,忽然想移动一下文件柜,于是高声叫喊:“小倪,过来帮一下忙。”话音未落,一陌生小青年从走廊里推门而入。“大哥,有什么事尽管吩咐。”看那高兴的样子,我知道他极乐意给我帮忙。不过,我是叫小倪,对门办公室的一个同事,这小青年怎么就进来了呢?

文件多,柜子十分沉重,小青年累得直喘粗气。临走,他激动地对我说:“您是机关单位的人,没拿我当外人。大哥,谢谢啦!”你瞧,他给我帮忙,累成那样,大哥大哥地唤着我,还说谢谢我呢。怔怔地看着他,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请别人帮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小青年走出没几步,同来办事的人唤他小倪,我才恍然明白,他原来也叫小倪。

后来,我试着在适宜的场合下,请别人“帮一下忙”。果不其然,这不起眼的“帮一下忙”,竟能轻易引起心贴心的共鸣。

天气晴好,刚写完一份材料,心情格外舒朗。猛一抬头,见办公室门口拘谨地站着一位老大爷,硬朗朴实,腰杆健壮,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我热情地把他迎进来,还沏了一杯茶。老大爷是来咨询问题的,端坐在那里,木讷讷地看着我。我于是一转话题说,“大爷,您怎么来的,给我帮个忙好吗?您回去的时候,顺便替我寄一封信,塞到邮筒里就行。”我一边说,一边示意邮局就在对面,邮筒就在路边站着。

大爷一听说找他帮忙,紧绷的神经顿时松弛下来,满脸愉悦,连忙说好好好。这下子,大爷说话精神了,没有了丝毫的拘谨和局促,像是走进了自己家。“别看俺是乡下人,寄信俺会。儿子在外地工作,俺三天两头给他寄信呢。”大爷越说越激动:“你与我儿子差不多一般大,孩子,你放心,这信哪,我一定给你寄出去。”

我不再认为,请别人帮忙都是给对方添麻烦。给别人帮忙是一种美德,请别人帮忙同样是一种美德。此后,在来来往往的机关单位里,我总是巧妙地请别人“帮一下忙”,尤其是前来办事的陌生人和乡下的父老乡亲。

乡村知客

文/徐成文

在乡村,大凡民间的婚嫁、丧葬、生日、乔迁等都需要聘请一位知客来帮忙管理。

知客一般都是业余的,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胜任。一位够格的知客在人品、知识等方面都要有过人之处,而且口才要伶俐、语言表达能力要强、思维应变能力要好。知客代主人家发号施令,把一件人多事杂、礼仪繁冗的民俗活动组织得热热闹闹、井井有序,不仅能解主人家某些尴尬和难堪的局面,而且还能使众多的宾客,不因主人家某些欠妥或无备而埋怨、生气、得罪。知客对宴会的内容,格局的策划,每项议程的设计,每个具体环节的安排实施监控,如对内外帮忙人员工作的分配,对所有客人的迎送,对各项具体事务的全权处理,发号施令,说出主人家想说而不好说的话,办理主人家想办不能办理的事,掌握工作节奏,调节气氛达到主欢客乐的效果,大繁小事相关人员都直接与知客交涉而不去问主人家,所以有知客为主人家当几天家的说法。

主人家选定了知客后,就会提前些日子买上好酒好烟到知客家去邀请。知客往往提前一天到主人家来,与主人家共同商议“红白喜事”中的具体事项,并拟定一个初步方案。等到正酒的前一天,周围的男男女女都自觉地来到主人家,当然顺便会带些白菜、萝卜、南瓜、豆腐(或米豆腐)等素菜。帮忙的人员到来后,迅速与知客联系,以表明自己是来帮忙的。不一会,知客委托礼房开出帮忙单子,然后站在高处,开始了一番“演讲”——今日某府办事,三亲六戚,隔河渡水,翻山越岭,来到贵府,不仅花费了银钱,送起了隆情厚礼,还给主人帮了忙。承蒙关照,借来笼锅碗盏,铺笼帐被,桌椅板凳,为明日(正酒)做了筹备,现有诸多任务,烦劳各位前来执事。接着知客就会宣布执事岗位:知客总管、管礼管库、打盘安席、大厨小厨、提壶斟酒、擦桌抹凳、挑水抱柴、装烟倒茶、迎宾接客、内外走杂、管灯发亮等内容。在宣布执事岗位后,对大家提要求:个个出力、位位操心,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齐心协力。

正酒开始之前,知客会代替主人家发表一番客气话——亲朋好友,寒舍地点扁窄,人手不足,安席不恭,设宴不正,请大家原谅,在你家做事时,慢慢填情,帮忙到底。桌上一无美酒,二无佳肴,款待不周,粗茶淡饭,敬请吃饱。

知客虽然动口不动手,但三两天下来已经筋疲力尽,头昏嗓哑,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许多朋友,并卖弄了自己,最大的欣慰就是主客对自己的夸奖。

如今的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越来越好,酒席置办也越来越隆重,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人们请乐队歌舞助兴,请大厨置办家宴,但知客这一角色依然活跃在农村的“红白喜事”上。

不帮忙,也是一种尊重

文/鲁桂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外交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大使。

有一天,富兰克林和一名女外交官洽谈完毕,女外交官在下台阶时不慎摔倒,富兰克林的助手忙不迭准备去扶,富兰克林急忙阻止并将助手拉到一边躲到一角落处。当女外交官忍着疼痛慢慢爬了起来,看了看四周,庆幸没人看到自己的不雅,笑着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离身远去。

看着这一幕,助手纳闷不已,问富兰克林为什么不让自己去扶女外交官。富兰克林低声说道:“这样优雅光鲜的女士,内心肯定特别自尊、骄傲,不愿意别人看到她难堪的一面。如果我们不顾场合,在她尴尬的时候去帮她,不就是对她极大的不尊重吗?我们不帮她,其实是在帮她维护自己的优雅和尊严!”

助手被富兰克林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不得不佩服他为人着想的周全和细腻。

帮助别人,虽是待人处世的基础和核心,但懂得在不适的场合尊重别人放弃帮助,你会获得更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