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白洋淀的文章 / 白洋淀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游白洋淀

文/崔蕴

久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南有西湖,北有白洋”美誉的白洋淀。白洋淀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雄伟壮观,久负盛名。码头干净整洁,数百条游船依次摆开,秩序井然。华北历来干旱少雨,数百里水面在这里绝无仅有。对平衡生态,改善气候,美化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雨天终于成行。到达码头,极目遥望,水雾弥漫,烟波浩渺,百鸟归巢,游人寥寥。唯渔民不惧风雨,披着蓑衣,唱着渔歌,进入淀中,撒网捕鱼。十几只鱼鹰立于船舷之上,它们眼光犀利,看见水下有鱼,箭一般扎进水里,瞬间叼回条条大鱼,获奖小鱼一条,以示犒劳。此时风声雨声,悄然而起,曲曲扬扬,沙沙作响,形成奇妙的交响乐;雨点飘飘洒洒,斜插水面,像万条银丝,搅动安静的淀水,激起片片水雾;鱼儿争着跃出水面,此起彼伏,煞是好看。行在江湖里,身在画卷中。此情此景,雨中垂钓,渔舟对饮,对酒当歌,吟诗作画,颇有进入世外桃源,醉不思归的仙境诗意。

更夺人眼球的是铺天盖地的荷花。放眼望去,红绿分明,错落有致,宛若荷花的海洋。近年又引进各地优良品种,形成百荷争艳之势。荷花有高有矮,有早有晚,有大有小,赤橙黄绿,亭亭玉立,千娇百媚,阿娜多姿,招人喜爱。菱角莲藕,是众家美食;荷叶饼荷叶茶是白洋淀特产之一。荷花盛开季节,行者游人无数。荷花大观园里,汇集南北游客;荷花仙子身旁,引来无限遐想。帅哥美女,行走在荷花世界,人面荷花相映红,流连忘返花丛中。摆出百种姿势,拍下万种风情。

白洋淀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渔民重操旧业,进淀捕鱼,早出晚归,收入颇丰。有的经营特色小吃,出售旅游纪念品,倒也其乐融融。所到之处,人面桃花,欢声笑语,快乐之情,溢于言表;目光所及,四合院,小楼房,衬托出渔民的小康。无边无际的绿色,点缀在浩瀚水面。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天上人间,美轮美奂,生机盎然。难怪当年乾隆帝叹曰:早知燕赵有此景,何必千里下江南!

熏鸭子

文/张君亭

我十岁,一九七五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外面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这重要吗?似乎并不重要。

天早早暗下来,母亲烧火做饭,灶火红彤彤的,屋里很暖和,点着一盏小煤油灯,闪着昏黄的光芒,有点像糖的颜色,我就着灯光痴迷的读一本《雁翎队的故事》的书,是借村西头韩龙的,好多同学他都不借给。

我上三年级,韩龙上五年级,他很聪明,喜欢和我玩,后来他成为我们村第一个从学校里考出去的大学生。我本来有希望继他之后成为第二个大学生,我的命运出了意外。

《雁翎队的故事》是一本系列短篇小说集,讲的是冀中平原上白洋淀一支叫雁翎队的抗日武装打鬼子除汉奸的故事。

父亲坐在饭桌一边,他唤我准备吃饭,我已经痴迷,哪里理会,唤了五六次,声调高且严厉起来,我才恋恋不舍坐到饭桌的另一边,父亲拍着他旁边的一个小板凳:“坐这里,跟我坐一块儿。”其实,我愿意和母亲坐在一起,但父亲从那些日子开始往后,再不让我和母亲并坐,硬让我和他一起坐,似乎坐他旁边的位置有被看重的意思,母亲独坐一边显得有些落寞,母亲有时看着我和父亲笑,笑得我莫名其妙。

母亲一打开锅盖热气腾地弥漫房顶,屋里更暖和了,在热气下面我看看父亲,看看被热气围着的母亲,感觉真有趣。两大碗一小碗地瓜粥端上桌,父亲和母亲每人一大碗,我一小碗,饭桌中间放一碗熬白菜一碗蒸咸鱼,这在当时贫穷的农村已经是不错的饭食。我问父亲:

“爸爸,熏鸭子好吃吗?”

《雁翎队的故事》里数次提到熏鸭子。注意是熏鸭子而不是熏鸭,别小看这一字之别,不信请你试着分别读读,读烧鸭子的时候,舌下保证有口水流出来。当然,也许是我的错觉。

“应该好吃吧,爸爸也没吃过。”

“书里说好吃,比油条好吃吗?”

“傻孩子,油条怎么能比得上呢。”

嚿,比油条还好吃,那得有多好吃!

“爸爸,等我长大了一定上白洋淀买三只熏鸭子,咱们每人一只,不,买四只我和妈妈每人一只你两只!”

《雁翎队的故事》书中的故事情节自然吸引我,但多次对肥嘟嘟熏野鸭子的描写更让我垂涎欲滴。

“爸爸,白洋淀在哪里?”

“白洋淀?不知道。”

父亲把我的头向他怀里揽了揽轻轻地抚摩着。他肯定被童年的我的一句空头支票感动得一塌糊涂!

是的,如果我的儿子对我这样说,我也会高兴的,但我的儿子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那个夜晚,马戈庄村一百六十几户人家,再没有人知道,远方一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食物正激起一个十岁孩子的馋欲,这种食物从此深深地镌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

父母去世了,我长大了。熏野鸭子至今一次未曾吃过,以后也不可能吃得到,因为野鸭已属野生保护动物。熏鸡经常吃到,我想从熏鸡里吃出熏鸭子的味道,终不如意;到长江一带吃白斩鸭,既不是熏制的,也不是白洋淀的野鸭子。

我始终难以忘怀童年时垂涎的白洋淀熏鸭子,几十年过去了,有时恍惚觉得似乎曾经吃过,定心一想,确实没有吃过。

二零一三年,我从网上邮购了一本原版的《雁翎队的故事》,翻找出几处对熏鸭子的描写,没错,一点没错,久违的熏鸭子穿过四十年的岁月又来到我的眼前。

我不由地向着它来的方向走去,走去……我当年对父亲的承诺,如何才能实现呢?

白洋淀赏荷

文/江初昕

初识白洋淀,是在孙犁的散文中。白洋淀汇集了来自东南西方的八条河流,形成了三十万亩的宽阔水域。百里大淀,波光帆影,碧水绿苇,风光无限,被誉为镶嵌在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孙先生笔下的白洋淀,满淀碧水,十里荷香,可以抛却都市的喧闹和暑热,奔向白洋淀,去寻觅北国鱼米乡的湿润、宁静和清凉。

据当地朋友讲,领略白洋淀的神韵,非淀中泛舟而不能。于是,便摇摇晃晃地上了一条小船,老船工摇动双桨,小船迎着淡淡的晨光,载着我们缓缓驶向大淀深处。远处是无边的绿苇,近处是白茫茫的淀水。天光水色,碧波无垠,虽不如大海的浩瀚,却也蔚为壮观。平静的水面像一匹巨大的绿绸,在淡蓝的天幕下舒展开来,水面上倒映着天上的云彩,倒映着远村近树。小船驶过,掀起一道白色的水波,像拖着一条光洁的素绢在水中飘动。船儿悠悠,淀水悠悠,水气扑面,清风盈怀。这份惬意,在炎炎夏日的都市里是难以找到的。

水面上渐渐弥漫起淡淡的雾气,越往深处,雾越浓,仿佛挂起了无数轻纱织成的帷幔,小船穿行其间,如同进入了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烟岚般的轻雾包裹着我们,朦胧中只觉天低水满,白雾迷蒙,水色苇影,时隐时现,飘飘然恍如仙境一般。

微风轻拂,乳白色的雾气渐渐散开。撩开神秘的面纱,白洋淀显露出少女般清纯美丽的姣好面容。忽然,一股淡淡的清香和泥土的气息随风飘来。老船工说,前面就是荷花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来我们只能欣赏前半句了。好一个荷花淀,翠绿的莲荷亭亭出水,高高低低,一望无际。莲叶大如伞,小如盘,一片紧挨一片;无数个大大小小的绿色圆弧,一圈套一圈,把深深浅浅的绿铺满了硕大的洼淀。连天的碧色中,偶有几株白色的荷苞,欲开未开,星星点点地袅娜于绿叶之上,比起满池繁花来,更富有诗意。

离开那一片碧水风荷,小船荡进了绿森森的芦苇深处,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个绿意深深的庭院。白洋淀最大的特色,便是芦苇。春天,芦苇出水,满淀新绿。秋日,芦花纷扬,稻谷飘香。当然,最美的季节还是夏季。方圆数十里,岸边、水中,全是一片片一丛丛碧绿的芦苇,一眼望不到头。小船穿行在苇丛中,两边高大的芦苇浓荫覆水,遮天蔽日,两三米高的苇株扎根水中,伸出水面,修竹般的枝叶细长挺拔,随风摇曳,密密地,在水中筑起一道道绿色的苇墙。苇影荷姿相映成趣,美不胜收。顾不得小船摇晃,我一次次站起来,举起相机,把美丽的白洋淀摄入镜头。真想折荷杆为笔,蘸淀水为墨,挥洒激情为白洋淀写意。

离船不远处,几条银白色的鱼儿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水花,引得船上的孩童们一阵欢呼雀跃,惊起苇塘深处的几只水鸟“扑棱棱”掠过水面。弃舟登岸,深情地回望白洋淀。没有太湖的烟波浩淼,不似西湖的浓妆淡抹,白洋淀以其质朴清纯的秀丽景色,用它充满泥土气息的风情神韵,给人们以大自然的脉脉温情和无私厚爱,让人留下悠长的回味和久远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