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背影的文章 / 背影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殊途背影

文/蔚成风

如果把青春比作一场长跑的话,那么我们都是这场比赛上的一员。其实未必是场赛跑,也无所谓谁快谁慢,世界是个同心圆,我们终会回到原点。大家或奔跑或走走停停说说笑笑,都是追逐别人模糊不清的背影罢了。

习惯了每天吃饭睡觉早上起来走在同一条路上,从最开始看到熟人时的热切追逐到后来冷漠的遥望。我以孤独的姿态将脚步放慢,看着无数人掠过我而去,他们有的背着书包,有的穿着宽大劣质的校服,有的西装革履行色匆匆,他们大声地朗诵着英语课文或者低头用手机处理公务。我只是面无表情地观望,看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地平线上,逐渐被熹微的日光朦胧得不见。

当然也会有人停下来拉着我继续奔跑,冲我微笑着说大家今后就要一起度过三年的时光啊,以后的风风雨雨大家都要一起闯啊。于是我勉强露出个公式化的微笑,抬起两条早已麻木的腿继续走那一条前人已经蹋烂了的路,日复一日的过往。

长跑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活,当你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开始时,那么你也将会以气喘吁吁的样子倒在离终点只差一步的距离。

我自然有热血上头的时候,那时的我站在路的中央,周围车灯来往闪烁,骑着单车的少年们叫嚣着冲向没有红灯的前方。我疑心他们怎么会跑得这么快,每一个人似乎都有前进的方向,唯独我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于是我也呐喊着奔跑,相信自己那些遥远的背影我一定追的上。我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追去,却止步于太阳落山的隅谷,面前是悬崖万丈,只取决于你跳或者不跳。

可我还是挠着头原路返回,一边安慰自己明天这条老街上肯定有不一样的风景,还是会有人拍着我肩头说一起走吧,于是继续开始追逐太阳。

人真的是一种非常会安慰自己的物种,随便找个理由便可以勉强妥协,喜笑颜开地伪装成另一幅模样。

可是昼夜始终交替流转,天上的云和路边人流一波波地消失不见。太阳还是那个太阳,那条老街还是那条老街,那双跑得褪了色的帆布鞋还是那双帆布鞋,只是身边一起同行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一个个跳下悬崖,杀伐断绝仿佛一场独舞。这座城市的围墙将一切除了灰色的东西拒之千里,像是一个挟风带雷的牢笼,我一遍遍在水泥地上印下我彷徨的脚印。

悬崖下面是什么呢?那些披着背影的人又在寻找什么呢?是野草疯长的丛林么?是枯骨遍野了无人烟的荒漠么?还是比这个更大更繁华的牢笼?我们都能看见同一个太阳可却找不到同一个晚上。我想不明白,可我还是用尽全力去想,却想到迷惘。

于是我决定开始走,拿着放大镜去观察那一个个背影上汗水的纹路和水泥地上拉长的影子。我终于撞上一个背影,我注意到他一直跟在我身边,从未离去。

我差点一下子叫出他的名字来,发出的声音却在喉结与肌肉的碰撞中哽咽下去,霎时间大脑空白。

我问,你为什不跑?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说,我累了,他们的背影太过遥远。

我问,我能追的上他们么?

他说,也许能,也许不能,但你要试试。

我问,悬崖下有什么?

他说,可能是另一个世界,也可能什么都没有,但你一定要跳。

我问,那将使我不朽吗?

他说,不朽的只有青春。

于是他继续走他的路,我继续站我的街。

我想想着那些对我笑若灿花的背影下一刻回头或者永不回头,看着他们纵身悬崖的背影,仿佛一朵朵白蔷薇的花瓣散落开来。遥远的只能让我望洋兴叹,终究在下一个春暖花开的老街上老去,给下一个追逐光明,舍身悬崖的少年们指明一条我早已踏破却不敢在涉足的路。我再撒下荆棘的种子,安然地垂垂老矣。

我再低头的一瞬间时,猛地发现我的影子不见了。

在人世轮回中,目送

文/雨叶飘摇

看完《目送》这本书,拿起比平时似乎要显得沉重些的笔,慢慢地在书的最后一页空白处写下了这样一行文字:

“一种温润的感动从心底泛起,这份感动关乎亲情,关乎生命,关乎时间,关乎距离,关乎岁月流年中那一个个琐碎点滴……”

备课时,在一本语文教学资料中看到了一篇名叫《目送》的小短文,顿时颇有感触,上网查阅方知这篇文章选自龙应台的一部以此文的标题为书名的作品——《目送》。于是迫不及待地驱车到书店买下了这本书。

书的开篇就是《目送》这篇文章,说的是三代人之间那份辗转轮回的关爱:母亲目送儿子上学,儿子留给母亲的是一个干脆的背影和一个渺不可测的距离;老父亲目送已是中年的女儿上班,临别时满是对女儿的憨厚歉意;多年后,在父亲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女儿目送着轮椅上被护士推回病房的那个孱弱背影,心中满是无法尽孝的愧疚和牵挂;火葬场的炉门前,女儿目送着似抽屉般的棺木缓缓向焚烧炉中滑行,唯有深深凝望,以记住这最后一次的目送。这次特殊的目送,是如此的近距离,然而,又是如此的遥远,远到在人生这条路上,再也望不见这个熟悉的背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啊,一次次地目送,丰富着人生悲欢离合,聚散依依的深意。背后那束或焦灼或温暖的目光,又承载着多少不可言说或是无机会言说的关爱。每个人都是他人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有万分不舍。”然而,不管你舍不舍得,愿不愿意,他终归要走,而且走得很远,永不回来,你只能在他孤单的背影后默默地目送着。离乱来台的父亲最终魂归乡土,远在异国的儿子必将独面人生,作为女儿和母亲,似乎只能把这“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铭刻在心,诉诸文字。

能送总是好的,至少还能看到一个背影,至少还有一个点牵引着你缠绵的目光。然后,某一天,你突然一怔:人呢,怎么会不见呢?“你望着大街——这满街可都是人啊,但是他在哪里?告诉我,他‘去’了哪里?总该有个交代、有个留言、有个解释吧?”“对一个人的下落,你怎么可以……什么讯息都没有的消失呢?”,原来,最让人张皇茫然、不知所措的是看不到那个人,他走出了你的视线范围,走出了你的心所能感应得到的区域……

书中关于亲情的描述,没有丝毫华丽语言的渲染,轻描淡写的几笔就足以让人泪浥鲛绡。纯真的亲情原本就无需矫饰,也是单薄的文字所无法承载得起的。

“我已经十八岁了,你真的应该克制一下要牵我手过街的反射冲动。”忽然间已长得很高的儿子向母亲埋怨道。为人母的龙应台愣住了,眼泪巴巴,止不住的流下。“儿子顿时觉得丢脸极了,大步蹿过街到了对面,两手抄在裤袋里,盯自己的脚尖,一副和你毫不相干的样子”“就在那车水马龙的一片喧嚣中,你仿佛看见无边无际的空旷与荒凉,灰尘似的,自四面八方鬼魅般缓缓升起,渐渐聚拢。”

这幅情景何曾相似:

“我四十岁了,你不必牵我手过街”,“我已经五十岁了,你真的不必牵我的手过街。”龙应台对父亲一次又一次认真地说到。“老父亲说‘好’,到了过街,手又伸了过来。”

原来爱的表达方式从来都没有变过,一个自然的动作,一束关爱的目光,一句牵挂的话语,一代又一代自然地传承着,只是被爱的那个人也许也要等到为人父为人母时,方能体会得到这个自然而然发出的简单动作所承载的那份爱的重量。

对,爱的方式从来都没有改变过,一代又一代……

龙应台紧紧抓住濒临瘫痪的父亲的手说:“我们念诗来走路。准备走喽,开始!白——日——依——山——尽……”父亲用尽全身力气,极其艰难地推出一只脚,又一只脚,脸涨得通红。一个字一步,父亲吃力地往前挪一步,女儿谨慎地往后退一步,“黄——河——入——海———流……”

又是相似的场景:

“来,跟妈妈走,板凳歪歪——上面——坐个——乖乖,乖乖出来——赛跑——上面坐个——小鸟——小鸟出来——撒尿——”孩子的手细细嫩嫩的,小腿短短肥肥的,孩子蹒跚地向前走一步,妈妈慢慢地往后退一步。每一步都那么得小心翼翼,孩子啊,别着急,你慢慢来!

“来,最后一遍。爸爸你慢慢来,开步喽,少——小——离——家——老——大——回,再来,乡——音——无——改——鬓——毛——衰——转弯,儿童相见——不相识……”

一步又一步,一代又一代,在人世轮回中,在亲情辗转延承中,爱的目光或迎来或送往,缠绵温馨,从来就不曾断绝过。

《目送》以时间为笔,以亲情为墨,跨越时空,以工笔素描来勾画在岁月时光中一个个扑朔明灭的背影。人到中年,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作者一面目送父亲的远去,以及母亲的即将远去,还要目送已长大成人,渴望自由独立的儿子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渐行渐远的背影,此时的她四顾茫然,唯有目送。纵使有太多的遗憾与不舍,也只能如此。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妈妈的背影

文/紫雪韵白貂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是朱自清描写的自己父亲的背影。而我今天要在这里赞美我的母亲。

自从我学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似乎就只是会在意我的父亲,想要寻找到那一刹那的灵感,却因此忽略了我的母亲。我家里有一块大约两亩左右的玉米地,几乎每年都会种上玉米。最令我不能忘怀的是今年夏天在那片玉米地里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一大早妈妈就叫上了舅妈,堂哥,和我一起去那两亩左右的地里掰玉米。我极度不愿意的抛下我暖哄哄的小毛毯,睡眼惺忪的坐上电动车,跟着妈妈去玉米地里。到了目的地后,我残忍的把玉米鞭刑伺候了一顿,以此来发泄我的不满。很快,火辣辣的太阳爬上了头顶。看着头顶的大太阳,我第一百零八哀嚎,“怎么还没完啊,热死了热死了,我不干了。我说妈你干嘛不用玉米机收了啊,那多省事!”“就快完了,再说你这么多年吃的时候,怎么就不嫌累呢?再说,玉米机不要钱啊!你爸身体不好,赚点钱不容易。所以你以后要好好学习,考上个好大学,就……”“停——”我及时伸出手阻止她长篇大论下去,要不然,我这耳朵可就遭殃了,估计好几个小时都清静不了了。

“啊——”我站在地头,狼嚎一声,“终于掰完啦!啦啦啦!”随即一屁股坐了下来,也不管地上是不是很脏。待我再次凝神看去的时候,我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只见妈妈背着一个几乎有上百斤的玉米袋子艰难的往出走,那柔弱的身上背着几乎和她重量相仿的袋子,看着她艰难的步伐,我不由得担心她的腰是不是会被压折。她身上的衣服早已沾满了土,看着她的背影,我的眼角湿润了。她背上的袋子,就好像是她的女儿我一样,狠狠地压着她,几乎要将她压垮。我快步跑过去,“妈,我帮你。”“小孩子,一边玩去。”她笑骂道。我不相信,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可以帮我的妈妈的。可是,当我二话不说,跑去背袋子时,几乎被压趴下。我站了起来,看着妈妈艰难挪动的背影。那微微弯着的弧度,承载了满满的爱。

妈妈,我不要玉米袋子压弯你的腰。

我看着她的背影,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

谁说只有父爱如山,我的妈妈,她对我的爱,比山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