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霜降的文章 / 霜降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霜降节俗敬耕牛

文/陈荣安

在我家乡流传着一句俗语:“重阳敬老人,霜降敬耕牛。”把“敬耕牛”与“敬老人”相提并论,可见农人对耕牛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千百年来,耕牛和庄稼人相依为命,很难想象,昔日没有耕牛的农人要养家餬口,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有了一头耕牛,就等于有了一个好帮手。

俗话说得好:“牛通人性。”耕牛也懂得生存的艰难,惟有和主人合力耕耘,才会换来好收成,生活才会有所保障。为此,牛陪伴着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一句诗词写得好:“老牛自知黄昏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每逢黄昏时分,老牛看着自己不知耕作了多少遍的土地,自己也心中有数,剩下有限的地垄,已不值当明日再来一趟,于是,不等主人吆喝,便奋蹄拉套,力争在黑影下来之前把活计做完。

在乡下,有时老农和老牛相对相守的情景,让人难以忘怀。当农人遇到发愁的事情时,无奈中便坐在牛的旁边抽闷烟;只有和相依为伴的老伙计默默厮守,才能够化解心中的愁苦和郁闷。

一头牛进入一户农家后,命运便和这户人家融合在一起。这一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善待耕牛。每当使役回来,农人顾不上自己洗一把脸喝一口水,先挑起水桶给牛挑来新鲜井水饮用,然后拌草喂料,牛棚也每日换上干土,看牛比看老婆孩子都亲。

霜降时节,该收的收了,该种的种了,农人和耕牛都消停了下来。为了感谢牛对一家人的贡献,农家要对牛进行3天的犒劳,俗称“敬耕牛”。这3天是指霜降前一天,即“头降”,亦称“前降”;霜降当日,即“正降”;霜降后一天,即“尾降”,亦称“后降”。

有民谣唱道:“霜降三日不用牛,铲蹄钉掌去忧愁。头天要喂开降饭,梳洗打扮挂彩绸。”并有“三禁”,也就是按照俗例,3日内禁用牛力、禁鞭笞,期间若有牛意外死亡,必须埋葬,禁止食用。

头降那天一早,会有专门的师傅串村给牛钉掌。因为经过春夏秋三季的使役,牛掌上挂的铁掌已经严重磨损,甚至有的铁掌已经脱落。尤其是一个蹄子左右两瓣上的两个铁掌,若有一个脱落,行走起来感觉就很不舒服。还有的铁掌处于半脱落状态,让牛抬腿迈步都要加小心。在农活基本消停下来的霜降季节,给牛铲蹄钉掌是十分适宜的。

钉掌时,师傅要给牛戴上捂眼布,用一条长长的麻绳把四条腿在蹄腕处紧紧捆绑在一起,然后把一个二尺多高的木凳支在牛腿下边。这个凳子不但结实,而且凳面上钉着一个人们穿过的旧布鞋的鞋底儿。这样,就不会把牛腿硌疼了。

一切就绪后,钉掌师傅先把牛蹄子上残缺不全的旧铁掌取下来,再用锋利的铲刀把蹄子铲出新的平面来,以便于钉掌。钉掌时,钉掌师傅选出合适的铁掌,摁在牛蹄上,然后用另一只手拿出蹄钉,插在铁掌上的钉眼儿里,便用羊角锤敲击蹄钉,声音叮叮当当很好听,牛就像听着音乐一般。给牛换上“新鞋”以后,牛走起路来就舒服很多。

头降那天的开降饭,牛尽管没有干活,但享受人的待遇。早饭,人吃什么,牛就吃什么,牛就像家里的一口人一样。午饭,草料里不但有豆面、小米饭,甚至还有一、两个荷包蛋,饮用的水中,也要掺上一小碗米酒。晚饭,草料里会拌上红薯棒渣儿粥、掰碎了的窝头。富裕些的人家,还会把油烙饼、缸炉烧饼给牛做晚餐。

半夜时分,主人还要给牛吃宵夜,一般是草料拌黑豆。边吃,主人边把祝福的话送给它:“吃得饱,长得壮,明年丰收有希望。”

给牛铲了蹄子钉了掌,吃了开降饭,主人便会在牛角系上红布条或花布条,然后牵着它到田间小道上遛达助消化。在两指高的冬麦的衬托下,在暖暖的秋阳照耀下,人和牛都悠哉悠哉,是一幅难得的晚秋民俗风情画。正是“霜降到来敬耕牛,风里雨里共忧愁;多亏老牛不惜力,换来农家五谷秋”。

霜降

文/汪兴旺

时光的快车行驶到深秋的站台,不经意间,翻开当天的日历:“霜降”二字赫然醒目。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到冬的过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天气渐冷,水汽凝结于地面,形成六角形霜花,故名。

农谚云:“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霜降节气,北方的秋收已近尾声,江淮地区正值“三秋”大忙季节,农人们满怀丰收的喜悦,趁着好天气,抢收黄灿灿的晚稻。

老家素有“立冬不种田小麦”的说法,赶立冬之前,油菜播下地,种麦也刻不容缓。人们摘完棉花,拔回秸秆,整地打凼,“下半年不打凼,春上无指望”。

庄稼人善于看霜识天气,初霜开始,便有条不紊地安排农事,“霜重见晴天”、“霜打红日晒”、“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霜,看似冷酷无情,附在瓜果蔬菜的表面,却有益无害。满树红灯笼似的柿子,是晚秋一道亮丽的风景,经霜后的柿子尤为光鲜、甜润;打霜的萝卜白菜,吃起来也脆爽爽、甜丝丝。

晴朗的月夜,在林间漫步,朦胧的月色抖落着漫天寒气,似乎有薄薄的秋霜打在枯草上,疑似斑驳的月光。寂静的树丛,秋虫的演出早已落幕,唯有片片落叶从枝头簌簌飘坠。忽地,夜空里传来几声雁鸣,在霜天里久久回荡。

霜降到后,天气渐冷,草木凝霜,秋燥秋郁也跟着掺合,民间有养生保健的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当然,拥有一个好心情尤为重要,走出户外,放飞心情,天地间尽展秋的美丽和丰盈。

枫叶红了,“霜叶红于二月花”,撷一片醉人的红叶,心儿随着蓝天白云自由飘荡。

野菊花开了,泡几瓣菊花茶,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啜一口,顿觉神清气爽。

天更蓝了,水更碧了,山更美了……

霜降,是诗的节气,是画的节气!当霜凝大地,漫山红遍,秋天,积蓄了一生的能量,捧出她生命最后的杰作,纵使叶落归根,化为泥土,也义无反顾!

霜降的霜

文/路志宽

霜,是固态的水。其实在寒霜冰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温柔的心。

时值霜降,夜晚的气温一降再降,似乎只需一小步,就能跨进冬天的门槛了,当气温降至冰点,这些空气中的水分子,就在那些草叶上面,凝结成了白白的霜雪,薄薄的一层,洁白的样子,真的会让人误以为冬天来了,天下雪了。

这些枯黄的草叶,此时如同一个待嫁的新娘,身上穿着白色的婚纱,美美的冷冷的,活脱脱一副冰美人的样子,甚是可爱。

霜降时节的霜,绝不是狐假虎威的寒冷,清晨时分,空气中的寒意还是会刺骨,经历过这些的人,都会对此深有体会。

一些草在割草机的嗡嗡声中,一片片倒下,像是一个个阵亡的士兵,空气中弥漫的草香味儿,是它们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气息了,洁白的霜雪,就这样覆盖在它们的尸身上,像是专门为它们布置的一个灵堂,多么庄严肃穆,多么沉重悲伤!

我的故乡,就在华北平原的一个乡下。故乡的霜降节气时,寒气已经很重了,空气中的水分子,此时就是以霜雪的形式和人们见面的。像夏日里的那些露珠儿,此时也只能想想而已。

深秋的清晨,一般都会下霜,或者下雾,即使是深秋时节,总还是会有一些坚强的生命,坚强地活着,看那一些冬青的叶子,不依然是绿色的吗?天气的热与冷,似乎对它没什么影响,和它没多大关系。我从心中由衷地敬佩这些顽强的生命,它们旺盛的生命力,总能给我注入一针兴奋剂。

深秋里的北方,霜雪是位常客,在草叶上,在树枝上,在屋顶上,都会看见它的影子,白茫茫的一片,在我最初关于它的记忆里,我就是固执地认为它就是雪,洁白、冰冷,和雪没什么两样吗。只是,这霜雪更能容易感知阳光的温暖,只是被温暖的阳光轻轻一照,它们就瞬间化为乌有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时的我最喜欢这下霜的清晨,在那细长的乡间小路上,枯黄的秋草,瘦骨嶙峋,秋风中站在小路的两旁,瑟瑟发抖,洁白的霜雪,就趴在它们的身上,如同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子,硬要这枯草背着它们一样,一阵秋风吹来,一些霜雪被风吹落,坠落到地上的这些,会最先被吸入泥土。火红的太阳,从东方的天际缓缓升起,气温随着太阳的上升,也在一点点升高,当太阳从火红变成白色时,草叶上的霜雪,也就开始融化了,白色的霜雪,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之中,变成了晶莹的水珠儿,融入草叶下的泥土。

深秋用霜降的霜,写给大地写给人间最后一封书信,字里行间的深情,字里行间的不舍,让人的一颗心,又多了几分愁绪,霜降之后,寒冬也就来了,当小雪大雪小寒大寒都接踵而至时,大地上将会是一片银装素裹,这些是真的雪,是多少人童话世界里的雪。

站在这一片洁白的世界里,我似乎看到雪花融化之后,化成的水分,在泥土之下悄悄地滋养着新一茬的生命,寒冬之后,就是春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