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天马的文章 / 天马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五彩天马寨

文/郑能新

春天一到,天马寨就像放进烧红铁锅里的板栗,被人反复地热炒。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它的信息;几时未见的熟人碰面也会兜头一句:“到天马寨看杜鹃了吗?”本来,对花事并不十分感兴趣的我,被这么一折腾,竟也弄得心痒痒的,硬扛了几个季节,终于在乙未年仲春等来了邀约,英山文联组织文艺家赴天马寨创作采风。

金轮未显,五十多位文艺家就在山脚下瑟瑟地汇集,山里幽寂清凉的气息,或多或少地让大家感觉到了一丝寒意。一大早就赶赴这里,主要是为了避开人流高峰。据说,盛时每天游人逾万,漫山遍野都是人的呼应之声。就是此时,晨曦中也三五成群地布满了散客,不约而同,一下车大家都甩开膀子,扑棱棱,雀跃着,欢叫着,鸟儿扑食一样扎进林子。

山路弯弯,曲折蜿蜒;灌木古藤,蔽日隐天;穿行其间,感觉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林深处,杜鹃鸟的呼号穿破生冷的寂静,直扑耳鼓,听得人心一阵紧似一阵,有人触景生情,脱口吟道:“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陪同我们的友人嘿嘿一笑,说,难得碰到这种幽境,百十号人进入山中,就像一把盐撒进大海,早就不见影了。待会儿人一多,成千上万的涌上来,就没有这么宁静了。他又说,“空寂难负喧声起,百鸟闭喙不乱啼”呀!众皆大笑。

天马寨就在故乡英山,县城北部雷店与草盘交界处,左拥英山八景“篓子石”,右望国共大战古战场“牛背脊骨”,山上可俯瞰东河全境。即便没有那些撩得人心旌摇动的五彩杜鹃,这儿也是一处绝佳的观景点。凭山放眼目空蒙,四野皆收一望中。那种“山登绝顶人为峰”的豪迈,顷刻就会涌上心头。

此时,我们已经踯躅于花海之中,漫山遍野都是这种娇艳妩媚的精灵。近看,“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远观,就像上苍不经意间遗落了火种,把那一面面山坡烧得通红。间或有紫色杜鹃点缀,亦如“晓露含丹粉,晴烟笼绛纱。”黄色的可能是已经过了花期,此次只能在友人眉飞色舞的讲解里分享了。不过,“五彩”之称一点不假,一行人毫不费劲就划分出了七色:火红、粉红、花红、深紫、淡紫、橙黄、白绿,如果再加上红白相间的桐花,天马寨简直就是上帝未曾回收的调色板,难怪乎迷倒了那么多的游人。

天马寨是历史上蕲黄四十八寨之一,有各种版本的美丽传说,或神奇浪漫,或荒诞不经,神话固不可全信,但山如马形却千真万确。选准角度仔细品味,天马之神韵就越发活灵活现了。如是空中俯瞰,则更是神形兼备矣!山顶舒缓张弛,犹巨马之背脊,展优美之曲线。人行其上,轻松自在,与爬山时气喘吁吁的窘态比起来,此刻犹似闲庭信步。轻风习习,虽有凉意,但太阳已从东边出来,把金晃晃的暖意洒满我们全身,立马,人就仿佛置身于一派祥和之中,有无限的惬意涌满心头。人在花中,把花儿衬得更加鲜艳;花拥人群,把人们托得更有精神。拍照,快门响成一片;创作也好,照相也罢,各种风景和人们精心摆出的“pos”都被瞬间定格。歌唱声、欢笑声和积蓄了全部力量的“喊山”,把这座沉寂了千百年的“天马”,闹腾得活蹦乱跳起来。

同行的马民权先生,似乎与这儿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个被人称为“活宝”和“民歌篓子”的怪才,一路说唱不停。其中夹杂的荤故事和带彩的民歌,是我们平时根本难以听到的。由此,他绘声绘色的讲述和声情并茂的演唱,成了人们公认的除了赏花之外的又一大亮点。

人说,天马寨赏花,花期长,品种多,不仅有五彩杜鹃,还有山桃花、桐花等,它们像上帝均匀撒播的种子,分布在漫山遍野,惊心动魄,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轮换着开放。尤是五彩杜鹃,目前似乎仅为英山所独有。即便是英山,也只发现天马寨和与之遥遥相望的“篓子石”有连片有规模,天下之大,何其所哉!莫不是上苍的特殊恩赐耳?

行前,曾读到两诗,其一曰:“北国南疆行迹遍,春来最忆大别山。家家祭扫红军墓,漫野时开红杜鹃。”其二曰:“革命摇篮不怕穷,边陲小县尽光荣。青山遍洒英雄血,始得逢春万壑红!”

两诗都给大别山的红杜鹃指明了出处,我也曾试图将天马寨的五彩杜鹃与之紧密关连,但最终还是没有真正说服自己。于是乎,天马寨那漫山遍野的五彩杜鹃就一直迷一样地盘亘在我的脑海。

写意天马寨

文/甄爱国 朱醒民

花之妖娆、山之巍峨、水之灵秀,使得天马寨为世人所识。花汛、绿海、人潮,静谧山村澎湃着欢声笑语。

从三月开始,野樱花、李花、中华蜡瓣花、油桐花、杜鹃花,就挑逗着人们挑剔的视觉和嗅觉。春风春雨不断滋养着花枝花蔓,四月中下旬,大自然的画笔饱蘸色彩,将红色、白色、紫色涂抹得酣畅淋漓。徜徉于山脊花道,清风徐来,成片相映成趣的绿树山花托举出绚烂的姿影,与醉心山水的游人赴一场五彩缤纷的约会。

天马寨位于英山县雷家店镇,最高海拔1045米,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四季植被色彩斑斓,生态原始,丛林下溪流淙淙,大山深处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宛若人间天堂。

天马寨古为蕲黄四十八寨之一,沿东西走向顺东河流域绵延十里,北与英山古八景之一——海拔1258米的“仙人挑担篓子石”毗邻相望,因其形似一匹奔腾的骏马而得名。山上原有跑马岗,清乾隆17年,天地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马朝柱在此起兵造反,占据天马山筑寨称王,天马山于是被人们称作天马寨。一个“寨”字,令其侠气凛然,也让人心驰神往。

天马寨犹如暗藏着一个硕大的调色盘,将红白黄绿泼染于沟壑山涧、崇山峻岭,靓丽烂漫,惊艳游人。登山赏花,能让你平静的心田掀起层层波澜,震撼来自于独具特色的五彩杜鹃——粉红、大红、浅紫、深紫和黄色。她们的名字因颜色不同而称谓各异,红色的是映山红,紫色的是满山红,黄色的是羊踯躅,千姿百态,依次从山脚向山顶梯次盛开,漫山油桐花与杜鹃互相媲美,和谐共生,交织成万亩花海,十里画廊,蔚为壮观。有人惊呼,满山秀色可餐;有人放声高歌,让活跃的氧离子滋养嗓音;有人频频对焦取景,定格每一步的精彩……

仁山智水,天马行空。置身天马寨,你的所有感官定能得到愉悦的洗礼和熏陶。

家乡城头寨

文/邓小涛

中国人关于家乡、故里的记忆大都与村有关。在郴州市汝城县城往南走六七里有个城头村,风景秀美,门前的耒水静静流淌,神农在此做耒耜的传说也代代续说……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般被称为城头寨,为南北朝时期陈卢阳县旧治,因其地建城之高处,故名城头。

村口矗立一座古香古色的朝门,上联曰“天马盘踞将锁乾坤”,下联曰“耒水源流碧流江汉”,横批“卢阳世家”。一副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对联,仿佛把人们的思绪带到远古蛮荒时代,释清了城头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

耒水两岸,古木参天,河水清澈,河中鱼儿成群,岸上良田百亩,处处生机盎然。村子左右两侧被大山所抱,左山名太平寨,形若左肱,右山天马山岩石成林,形如右臂,名城头寨。

天马山顶峰森林茂盛,地形险峻,旧时顶峰建有寺庙,名“神农庙”,庙宇周边被几十棵参天大树环抱,山景幽美。为方便香客,天马山脚下设有城头寨亭。山背后面的山垅,有一山泉从垅中汩汩而出,甘甜清爽,当地人一直把这泉眼叫“天马仙”泉眼,这也是古代所说的耒水之源。

天马山远看像龙头,近看像一耒耜。脚下有良田三百余亩,相传神农炎帝初期曾在耒河上打鱼狩猎,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受天马山形状的启发,遂在此创作耒耜,开创原始农耕文明,城头成为华夏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故又名神农寨。神农作耒耜的故事,在城头寨世代相传,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到处呈现神农的文化遗风,至今城头子孙后代一直保留使用耕牛、锄头、镰刮、耙子种田的习惯。相传旧时每逢春亥日时,天马山脚下必举行一次盛大的“舞春牛”祭祀大典,祈求神农护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神农庙则鼓乐阵阵,香烟袅袅,祈祷声声,香火旺盛,朝拜香客络绎不绝。晚上村民们又举办“香火龙”祭祀活动,以天马山为原型,扎出具有城头特色的“香火龙”,以此纪念神农炎帝,祈求丰收保平安。

卢阳令邓平直三子德甫公子孙在此衍生居住。世代子孙严守宗规家训,民风淳朴,和睦相处,现在村子中央还保留一座古老的祠堂名南阳堂,错落有致,古朴庄严,是村人们议事、劝善止恶、办理红白喜事的场所,上方悬挂“耒水长流”横匾,大门两边对联“耒水润泽物钱民丰、天马盘踞地灵人杰”。这副世代相传的古对联,正是城头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