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吟唱的文章 / 吟唱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蛐蛐吟秋

文/韦良秀

当秋天的脚步越来越重,无论草丛还是院落,都会传来蛐蛐那简单而又肆意、温暖而又质朴的吟唱。“唧—唧—唧—”“吱—吱—吱”……此起彼伏,你高我低,我吟你唱,琴瑟和鸣,鼓角相闻。从傍晚到黎明,这些小东西在属于它们的季节里绽放着生命的极致,把每一个日子都演绎得有声有色。

蛐蛐,是秋天的歌者,在大地的怀抱里纵情鸣叫。或跳跃于田间地头,或穿行在玉米地大豆垄茅草丛,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小小的躯体盛满音乐的分子,给乡村的夜晚以缠绵,给农家的岁月以温暖。身在城市的我,也时常会听到蛐蛐的吟唱。但是城里的蛐蛐,没有了乡村蛐蛐的自由、豁达和豪放,缺少了作物的涵养培育,丧失了夜露的相濡以沫,干涸了乡土底气的蒸发熏染,有点声嘶力竭,有点力不从心。居住在乡下的蛐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叫之所叫,喊之所喊,无忧无虑,无怨无憾。

小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秋夜里捉蛐蛐。它那黑色的身子与黑黝黝的土混在一起,需要极具耐心地俯下身子仔细寻找。不光靠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只是这东西非常警觉,感觉到有人靠近,它便不出声了。我只能屏住呼吸,慢慢地走,如果发现猎物在一株野草上,须克制住内心的狂跳,将两只手弯成碗型,瞬间扑上去。运气好的话,手掌心便能感觉到小东西的挣扎了。

把蛐蛐儿逮回家,得给它个合适的生活场所。养蛐蛐儿的器具,是蛐蛐儿罐。蛐蛐儿罐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澄泥的。要求口儿大、膛儿深、壁厚,上面有盖。老的澄泥罐最好,这种罐儿保温保湿性能好,适合蛐蛐儿在里面生存。蛐蛐装在罐子里,不止仅为欣赏其鸣叫,更得意的是期待那一场又一场的决斗。好蛐蛐,头大尾阔腰身宽,冲锋陷阵不惧死,叫起来长久不歇。斗蛐蛐,通常是在陶质的或瓷质的蛐蛐儿罐中进行。两雄相遇,一场激战就开始了。先是竖翅鸣叫一番,以壮声威,然后即头对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大口对咬,头顶,脚踢,不停地旋转身体,寻找有利位置,勇敢扑杀。几个回合之后,弱者垂头丧气,败下阵去,胜者则高竖双翅,傲然地大声长鸣,显得十分得意。玩家围拢观战,场面也煞是激烈。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如今,窗外又响起蛐蛐声,令人思绪万千,久久无眠。在窗外此起彼伏的吟唱中,我不住地轻问自己:那可是我居住在乡下的蛐蛐?那可是我一去不复还的童年?

冬日,聆听文字的吟唱

文/钱国宏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寒冷的冬季,似乎一切生命都凝固、静止了,唯有隐在书页间的精灵,在悄然舞蹈——冬日读书,聆听文字的吟唱,身心俱暖!

幼时不知读书的好处,认为那是一种苦差事,全不如野外游玩,河中捞虾来得痛快。于是“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春困秋乏夏打盹,收拾书包好过年”,便成为童年和少年时的真实写照。乃至到了中年,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和世事的纷扰,愈发觉得自己知识的贫乏,文化的透支和世情的欠缺,于是急急惶惶,挤出一切能挤出的时间来读书,为自己充电。

相对而言,我比较喜欢冬日读书,因为较之春夏秋三季,冬日因受气候影响,室外活动相对少一些,社会应酬也少了许多,我可以腾出很多时间用来读书。尤其是冬夜,雪花簌簌,寒风剪剪,夜色沉沉,大人孩子都钻进热乎乎的被窝,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这时候,极适宜展卷读书——身静、心静、天地静!

冬日读书,似乎是无甚挑剔的。从书架上随便取下一本书来,都可以拂去封面的浮尘,细细地展读。当然最好的氛围是围着一只火炉,伴着一杯香茗,听着炉中煤火发出的呼呼声,闻着香茗散发出来的缕缕茶香,身心都陶醉和沐浴在一种随意而虔诚的氛围中,思绪也像草原上的骏马撒开了四蹄……这时的书,便读得入脑、入心、入神、入港,即便是平淡的文字,也能咀嚼出满口的荷香来;若是遇到张爱玲“千江有水千江月”、林清玄的《镜明,千里皆明》、《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那便如欣赏了一场大型文字的演唱会了!会心时,“读书有味心忘老”,动情处,“抛书人对一枝秋”;怡然时,“枕书而酣梦庄生”;激情处,“扼腕击节叹古今”……

寒冷,在屋外的世界逡巡徜徉,狼奔豕突。而室内,却是春意融融,绿意盎然——清冷的文字,以深邃的思想,温暖了整个冬天。双休日的午后,撇开厚重的棉衣,卸掉冬的甲甲胄,与文字相约。余秋雨的沉邃,袁腾飞的轻松,庄子的逍遥,都梁的弘阔,刘绍棠的土气,海岩的警醒,丁立梅的清新,余毛毛的浅吟低唱,唐宝民的醍醐灌顶……酒不醉人人自醉,书能香我不须花,在与文字的对舞中,灵魂又向上攀高了一个层次……

寒风呼啸,聆听文字的冬日是一首诗;

白雪皑皑,聆听文字的冬日是一幅画;

暗夜砭骨,聆听文字的冬日是一首歌!

吟唱巫溪

文/唐文龙

宁河之水兮,天上来。奔流向东兮,不复返!

盐,还是那么白。可产盐的古镇却逝去了热气腾腾的盐烟。七里半长的石街上,歪歪斜斜的吊脚楼向后人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故事里除了盐,还有盐民子孙的悲欢离合……

寺,还矗立在山顶。可修行的却非当年的和尚。佛和道的禅意都被新来的游者参走了,唯有留在山顶的古钟,回荡了千年,那钟声,从昨天飘到了今天……

棺,还摆在石缝里。可抬棺的人却不见了踪迹。悬崖之上的千年守望,是一种固执还是虔诚?直到今天,无人能读懂你千年风霜雨雪中的内涵……

当厚重的历史,铺满一山又一山,只有百年的水车,还在吱吱呀呀地转动,扬起着永远也流不尽的宁河水。

在无垠的红池,地里归来的巴山汉子赤裸着黝黑的双臂,斜扛在肩上的锄头被黄土磨出了白光。明月之下,四方院里盛满水酒的土碗醉了整个山野。

在缠绵的红池,宁河妹子的渔歌随着河水荡了一波又一波,轻轻挽起的裤腿露出盐一样白的脚踝。炊烟又起,鲜嫩的烤鱼香了大半条宁河。

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水流去那水来。逍遥巫溪,安逸之旅……守望巫溪,心灵回家……纵情红池我为仙?纵情红池,我欲成仙!

凌晨5点,在浓浓淡淡的云雾飘渺中你我邂逅。我踏雾而来,徐徐而落,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脚痕玷污了你圣洁的躯体。

太阳升起,雾淡了。你用姹紫嫣红的热情拥抱我。雾气湿润的,又何止我的眼眸?还有你飘逸的发丝,随风而动。

你用你全部的激情,在这个季节绽放出所有的灿烂。我知道,你爱上我了,跟我,爱上你一样。你用漫山遍野的花朵,皴擦出水墨丹青的神韵。

你用手,将我们拥抱时流下的泪水捧起,就成了青池;你用手,将我们吻破嘴唇的鲜血捧起,就成了红池。

我不忍将雾散去。我把她撕成一缕一缕,轻轻围在你的颈上。我站成一棵白桦,和你一起成为风景。

我的红池,在你无垠的坝上,为何只听见我一个人在吐气纳息?我的红池,在你无垠的坝上,为何只看见我一个人在舞动身躯?

我吐出气,你的所有花儿就沾满了露珠;我舞动风,你的所有花儿也翩翩而动。在这无垠的坝上,你成了我,我成了你。

我们用万千的鲜花,勾划爱的信符。我们彼此祝福,花儿就越开越旺。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花开有期情无期。当我们的爱情,站成海拔两千米的高度,还有谁不为之动容?纵情红池我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