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仪式的文章 / 仪式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享受《小王子》的仪式感

文/毛臣

电影《小王子》里的狐狸对小王子说:“你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来,比如你在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感到越幸福。到了四点钟我就会坐立不安,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准备我的心情,仪式能让我觉得某一天某一刻与众不同。”

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时候都是被琐事充斥,平淡无奇,如一潭死水,于是我们开始抱怨生活的无趣。可是生活就活生生地摆在那里,精彩与平淡取决于你。即使一个人,也可以让内心丰富不已。比如,等待某一个人的电话,翻越一本期待已久的书,去淘宝给父母买一件他们喜欢而需要的物品。每年的冬天,我便开始和《小王子》里的狐狸一样,春节每接近一天,我内心的幸福就越强烈,这是春节赋予我每年最美的一种仪式感,让每一年即使平淡也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各种纪念日,哪一个不是在提示我们,珍惜某一种情感,爱需要一种形式去表达。纵然现在太多的节日已经被商业化,但不管怎样,节日最原始的初衷并没有变。我们开始热衷于过节,翻开日历,哪一个月没有节日就感觉没有惊喜。有一年远在深圳的好兄弟家里,正好那天是七夕,路边大量的花童提示着我们,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哥们在我的劝说下买了鲜花和巧克力给老婆,尽管简单而并不特别,但对于从来没受到如此仪式表达的兄弟爱人来说,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感。

仪式感让我们觉得生活本身还是好的,只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情去打扮,你忧伤生活也跟着灰暗,你阳光生活跟着开朗。当婚礼来临,女儿出嫁,在车子发动的那一刻很多母女会泪流满面,其实明明知道,不过是一个仪式,过去了还是可以随时回来的,但是这种仪式能在刹那间让人清醒的意识到离别,多了一种难忘的体验。

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和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似乎都有一种仪式在向世界宣告,我们的来去都是这个世界重要的一环。去伪存真,抛却繁重的俗世仪式感,却也是让生活化繁为简的一种艺术。

仪式感能让我们高兴和悲伤,难忘而值得回味,让我们记住这种正能量的改变,享受仪式感而不做被仪式感绑架的众人,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我们需要“仪式”

文/吴玉萍

仪式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不同仪式举行的那一刻,我们也被不同的气氛感染着,强制启动心中的情感,或喜悦、或激动、或悲伤……潜在的隐形的情感借“仪式”变成了现实的可能。

前不久热映的电影《小王子》中狐狸和小王子有一段经典对话: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仪式”建立起了人们身外世界与心中世界之间的联系,通过“仪式”给个体强烈的自我暗示,赋予了寻常日子不寻常的意义,使个体的某个日子不一样,而这个不一样的日子又使个体相对于群体变得独一无二,或相对于过去的自己变得面貌一新。

谈论“仪式”就会涉及深层次的心理哲学的问题:物质和精神,到底何者是第一位的?于是便有了唯物和唯心的对立,这两个似乎不可调和的派系,争论了几千年,从希腊学院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定论。现在更多人接受的观点是“物质和精神并非对立的,它们不过是世界模型的两个端点”。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将两个端点链接的过程归纳为“身、心、意、知、物”,暂且不谈“身”这个本体,“心”和“物”之间还有“意”和“知”。“意”属于观念的范畴,“知”从属文化的范畴。许多传承数千年的政治、生活礼仪,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观念(意识),也是带有浓浓中国风的民族文化符号。所以观念和文化共同构成了“仪式”的本源。

古代父母通过总角、束发、及笄(女子)、弱冠(男子)这些大小不等的“仪式”,完成了子女从儿童成长到青少年最终成人的教育轨迹。通过“仪式”在观念和文化层面上强化暗示子女在不同的时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将父母期许的心理元素外化为子女的实际行动。

“仪式”究竟能收到什么效果?我在儿子五岁生日的时候,做了一个测验。首先要强调仪式并不是突发的,而是有计划的。我提前一个月反复给儿子灌输观念,“五岁”意味着是“大孩子”了,“大孩子”的标准是要单独睡觉、更独立、更自律……在五岁生日前一天,我们将儿子的卧室进行了重新装饰,以焕然一新的地中海风格迎接这个特殊的生日,然后在生日当天举行了一个Party,正式宣布儿子已经跨入“大孩子”行列。这个仪式结束后,儿子不负所望,顺利养成了单独睡觉的习惯,一段时间后因为自律表现好升任了小班长。

看来,“仪式”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广而告之,强化某种行为的神圣性或某种活动的重要性,更重要的影响在于它能内化人们的理性精神和品质。尤其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藉由仪式表达正能量的观念和文化,使受教者的精神品质朝着真、善、美、有趣、心胸开阔的方向发展。人需要仪式,需要仪式带来的仪式感。

老家的升旗仪式

文/赵自力

从我记事起,老家就有一面鲜红的国旗,每年的国庆节都要冉冉升起。

爷爷以前是私塾先生,解放后做了小学教师,教了一生的书,当了二十多年的小学校长,老先生爱国情思已经深入骨髓。他在学校用升国旗、唱国歌教育熏陶学生,还把这个传统带到了家里。所以,很小的时候,每逢国庆节,我们全家老小十几口人都要在小院里集合,在爷爷的指挥下升国旗、唱国歌,这已经成为庆祝国庆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式。

爷爷对升国旗十分讲究:旗帜一定要新,不能有破损。升旗时间和太阳升起时间大致同步,往往太阳在东边山头露出半个脸,就意味着升旗的开始。全家人必须行注目礼,党员佩戴党徽,共青团员佩戴团徽,少先队员系好红领巾。然后,在雄壮的奏乐声里,全家人看国旗徐徐升起。

小时候调皮,有一次在升旗时我朝姐姐挤眉弄眼的,被爷爷发现了,挨了几竹板。爷爷跟我讲,他受过的苦太多了,多得几天也说不完,是共产党建了新中国,给老百姓带来幸福的生活,要学会感恩,记得爱国。那次挨打后,我抚摸着爷爷的手,十根手指全部冻掉了一节,导致弯曲变形。事后爸爸告诉我,这是爷爷给地主干活时冻掉的,如果不是共产党,哪有如今的好生活。我明白了,爷爷为何对升国旗那么虔诚——他是要通过升旗教育我们这些子孙,在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祖国,都要热爱这个伟大的国家。

爷爷去世后,爸爸在他的棺木里放了一面崭新的国旗,以告慰爷爷的在天之灵。爸爸接过爷爷的接力棒,每年的国庆节都有一面国旗在小院上空飘扬。我们兄妹无论是在读书,还是参加工作后,国庆节那天必定赶回老家参加隆重的升旗仪式。每一次升旗,仿佛是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我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爸爸常教育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时时刻刻要胸怀祖国”。

再后来,村里的乡亲也受我家升国旗的熏陶,国庆节那天穿戴整齐,领着孩子在我们小院里一起观看升国旗,已经成为小小村庄一道靓丽的风景。

今年的国庆节,我照例带着妻儿回老家参加升旗仪式,就像奔赴精神的一场盛宴。无论走到到哪里,我都觉得有一面鲜红的国旗,在故乡的方向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