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古代的文章 / 古代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月到中秋

文/寻梦夕阳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月到中秋。

在古代文人笔下,月到中秋,极富人文意蕴。

把月到中秋与人逢喜事相提并论,或许始于冯梦龙。《醒世恒言》有语云:"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而北宋诗词大家苏东坡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的却是一种极为深切的怀人之情。及至南宋,辛弃疾词开豪放一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明里说的是嫦娥,暗里则说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我一介凡夫俗子,关于中秋的最早记忆,是上小学前一年的那个八月十五。

家兄小学六年级,遵照母亲嘱咐,那天午后放学回家,买来小半瓶白酒。

母亲对着酒瓶嘴儿抿一下:"不孬。--收着吧,晚上过节。"

家兄抿了一小口,皱皱眉头:"……又苦,又辣。"

我抢过酒瓶,不由分说,"咕咚"一大口下肚,很快烂醉如泥。就在锅屋门前的那个小小的斜坡上,我面对暖暖秋阳,迷迷糊糊地睡了整整一个下午。

那是我第一次把中秋与酒联系起来,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醉酒。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一所戴帽小学校上初二。初二,即为那时初中阶段的最高年级。因为紧张备战中考,那一年的中秋之夜,我在学校里度过。

其实,即使在家,也无甚节日气氛。那些年的中秋节,远非现在这样隆重,而月饼之类,早如豪奢之物。一来,有山芋煎饼、咸菜盐豆之类果腹,已属不易,过年也罢,过节也好,谁还那有余力铺张?二来,仅仅每人二两的"月饼票",早被那些订婚不久的小伙子,凑作新女婿的上门之礼了。

晚自习之后,一位要好同学意味深长地邀我出去走走。

夜色溶溶,明月皎皎,校园外的乡村小路树影婆娑。同学摸摸索索地掏出一块浑圆的月饼,热切、豪爽之情溢于言表:"二哥送老丈人退下来的,咱俩一分为二!"

虽然只是半块,我却津津有味地吃了好半天。--直到目前为止,那是我吃得最为香甜的月饼。以至现在想起来,犹然口舌生津。

八十年代第三个中秋节的前一天中午,我拎了一块猪肉、两条鱼、两瓶贴了绿标签的"敦煌牌"洋河大曲,以及四斤硬纸盒包装月饼,去准丈人家送节礼。

月饼,是我在这个小县城最具影响的一家国营商店,经反复斟酌之后买下的。很漂亮的硬纸盒包装上面,有花、有月,有四个金色大字:花好月圆。

送礼路上,巧遇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同事。

"--哟,去哪家送礼呀?"热情,友善,充满关切。

我告诉她:经人介绍,最新结识了一位。

"可那位,还有这个意思……"

同事所指,是县医院的一位护士。我曾经如约与她见过一面,但此后好长时间再没回音。据说,不久前,她却又很秘密地去了我所在的办公室。因为好几个人一个办公室,加上我从来眼拙懒得管闲事,结果被人家在眼皮子底下偷相了,我居然浑然不知。

"你这位,工人吧?--那位,可是专科学校毕业,干部身份……"

我笑笑,语气决绝地说:"就这样了,不等了。"

那天中午,我在未来的丈人家,吃了一碗"兑汤"面条。晚上,一桌很丰盛的酒菜,又有两位未来连襟作陪……不知过于兴奋还是格外紧张,反正面前的那只小酒杯,被我"当啷--"一声,碰翻在地,摔得粉碎。

婚后不久,妻试探着问我:"那月饼,在哪儿买的呢?"

我告诉她,在这街上最大的那家副食品商店。

妻笑笑,样子有点神秘:"包装好看,可啃都啃不动……价钱,也很贵吧?" 

我先是愕然,继而苦笑:"那可是这街上包装最漂亮、价钱最贵的!"

二十多年后,那位护士的妹妹,一次去我单位公干。公事完了,居然认出我来。

旧事重提。我笑笑:"听说,你偷偷地去办公室看过我?"

"啊呀,那是我姐!--听说,你理也没理?"

那几年,我在一家供销社企业做会计,这位护士的妹妹,就在那家企业的开户银行营业部,业务上没少打交道。

我于是真诚解释。

她听了,坦诚一笑:

"这婚姻啊,其实也就是个缘分。我姐,可不是没看中你……她是我家功臣。那些天,我姐正为母亲的病犯愁,及至有些抑郁……好几年以后才结婚,不久又离了,日子过得很苦。"语调平静,却满含幽怨与感伤。而对我,则随和友善,没有任何尴尬与不悦。

由是,突然忆起一位民间艺人的一段话。--戏谑、调侃,却也不乏意味:

"那月亮里面的月老是干什么的?有人说是玉兔捣药。--扯淡!那是月老配婚!--老人家在月亮里捣一下,人间就多了一档子婚姻……怎有人结婚又离婚?那是月老没捣实!"

光阴荏苒,岁月悠悠。如今,五十多个中秋皆成过去。可那关于月到中秋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却总也挥之不去。

这现代中秋的味道,竟也如此浓得化不开。

古代著名落榜生

文/汪亭

自科举制创立之后,考取功名平地青云一直是古代士子们的最大追求,中得状元更为时人所羡。那些状元,现在大多已经鲜为人知了。但是,落榜生里却有不少人名垂青史。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落榜生,当属唐代诗人张继,他仅仅因一首诗而名声大振。相传,张继落榜后想着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的夜色,心境亦如那晚风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使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让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诗人张继。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共计落榜8次。他自幼十分聪明,9岁能作文,10岁写出千余字的《乞醯论》。归有光虽发奋苦读,却考一次落榜一次。在他第8次落第之后,便徙居嘉定(今属上海市),开始读书谈道,招徒讲学。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造诣很深,着有《震川文集》四十卷,被后人赞为“明文第一”,是“唐宋派”中成就斐然的作家。他的散文平实简朴、感人至深,其《项脊轩志》还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同样难逃落榜厄运。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成绩名列前茅,后来考举人、进士却屡试不中。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潦倒终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深入民间采集素材,写出了鸿篇巨着《聊斋志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便是蒲松龄的座右铭。

吴敬梓也是落榜生。他因落榜而怀疑科举制度,最终不再去参加科举考试,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创作出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当然,古代科举不顺、学术成就突出的落榜生,远远不止上述这些人。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风流才子唐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和着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等等,都是科举考试中的落榜生。

在封建落后的古代,落榜生尚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么身处文明开放的现代社会,高考中的一次落榜又算得了什么?其实,落榜的只是考试中的一次失利,而不是你的全部人生!只要努力奋斗,人生未来的路依然宽阔美好。

古来冬至大如年

文/艾里香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一个吉日,所以值得庆贺。因此,古人将冬至作为自然年的岁首,隆重度过,其热闹程度不亚于现在过春节。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三天。《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间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到了这一天,车马喧嚷,街巷拥挤,行人往来不绝。也就是说,在冬至这天,一切都和过年一样。

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而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例于每年冬至祭天。历史记载,早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就实行了冬至祭天的习俗,后经历代逐渐被制度化,冬至祭天成为朝廷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在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冬至以后,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举行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但最能体现冬至独特韵味的文学形式,当属数九歌和九九消寒图。

古代的普通百姓,在冬至这天,不从事生产,回家过节。他们更换新衣,或全家团聚,祭祀祖先;或走访亲友,结伴游玩;或在家品尝美酒,尽情玩乐。其热闹程度一点也不比现在的春节差。冬至这天,邻里之间也会相互送美食,特别是一些有矛盾、不说话的邻居,也会借此机会,彼此化解干戈,消除误解。

冬至贺冬,最具特色的是“履长”与“隆师”。所谓履长,是指晚辈礼拜尊长,尤指儿媳献履献袜。冬至日的礼拜尊长,一定要铺排家宴,向父母尊长行礼。此外就是媳妇给公公婆婆献履献袜,这正是“履长”的本义。这种仪俗在魏晋时便已形成了。比如,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中便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

冬至这一天,古人还要举行“隆师”活动。隆有“尊崇”的意思,“隆师”就是敬师、拜师。到了冬至这天,塾师先要率领学生给孔圣人拜寿,然后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这一风俗流行面极广。民国前,各书院、学院和私塾都非常重视这一习俗;民国后,一些私塾还在奉行“隆师”。

由此看来,在古代,无论是堂上君臣,还是乡野百姓,他们过冬至,都是虔诚而隆重的。如今的我们,是否也应该效仿古人,停下匆匆的脚步,借着节日的名义,享受一个休闲的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