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习俗的文章 / 习俗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

文/网络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了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我国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习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生活的“举杯邀明月”,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古时如何过年

文/吴婷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春节叫做“过年”,起源于殷商时期,确立在汉武帝太初元年。

古时如何过年?又有哪些民风习俗?南朝梁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祭灶扫尘、燃放爆竹、插挂桃符和饮屠苏酒等过年习俗。

腊月廿三或廿四叫小年。首先祭灶,然后扫尘。祭灶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腊月廿三的祭灶是请灶神,而除夕晚上的祭灶则是送灶神。

灶祭扫尘后贴春联。桃符是最早的春联,是古代挂在门上的两块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能辟邪驱鬼,所以选用桃木来做成桃符悬挂门上。

五代时候还在桃木板上书写对联,到了明清开始兴起纸制的春联。《燕京岁时记》记载:“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

年前的习俗在古典名着《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也有涉及:“已到了腊月廿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腊月三十(月小廿九)的晚上称为“除夕”。吃完年夜饭长辈便要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而后一家人共同守岁。压岁钱原本为了帮助孩童辟邪,让其平安过年,后来逐渐演变成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情。守岁习俗最先见于西晋的《风土记》:“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到了大年初一,首先是迎年。在凌晨燃放爆竹祈愿平安,是迎年的第一件事。《清嘉录》载:“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病,谓之‘开门爆仗’。”接着喝屠苏酒、祭祖叩拜,保佑一年平安吉利。

新年第一天还有很多忌讳,如不能动刀剪,不能扫地倒垃圾,妇女不回娘家,等等。从初二开始出门拜年。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描写了宋代拜年情形:“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古时过年,始于腊月廿三或廿四的小年,止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在这期间有很多娱乐活动,如投壶、高跷、木偶戏、陀螺、杂技、听戏等。

古时过年,上至宫廷官邸,下到民间百姓,习俗众多,年味浓厚。

端午风俗

文/刘锴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一直为国人所重视,因此在神州大地上也就流传着多姿多彩的端午节习俗。这些习俗与其说是一种传统,不如说是华夏文明的永恒传承。

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国内最为主流的端午习俗。节日这天,人们争相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屈死的大夫屈原。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为“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为“筒粽”。晋代时,粽子成为端午节的“专利食品”,而且人们在包粽子时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各种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并作为礼品相互赠送。明代以后人们才用苇叶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悬画像。钟馗捉鬼是中国民间传说之一。因此,端午节这天,国内很多地区都在家门上悬挂、张贴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江南北“开发”出了多种钟馗像版本,端午遂成为中国民间绘画艺术的一个展示之日。

挂艾蒲。中国民间还有端午节采艾叶、挂菖蒲的习俗,“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端午节这天,家家都要上山采些艾叶、下河割些菖蒲,然后打扫门庭,把它们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南方一些地区的妇女,还将艾叶、菖蒲制成花环、佩饰,佩戴在头上和身上。“艾”即“艾蒿”,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因此,端午这天人们采艾叶、挂菖蒲是为了祛病健身,所以民间也把端午节称为“卫生节”。

赛龙舟。“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这是古人在端午这天赛龙舟的热闹情景。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普遍盛行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这一习俗当然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每逢端午,沿海地区的人们便扛起龙舟,奔向大河,擂鼓摇桨,一决高下,场面十分壮观。

食黄鱼。在南方一些省份,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端午节这天,人们不论贫富,都要买石首鱼(俗称黄鱼)煮食,寓意健身增智。江苏一些地区还将放养黄鱼的清水用来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家人一年不患眼疾。

佩香囊。端午节戴香囊的习俗。端午这天,小孩要佩香囊,既有辟邪驱瘟之意,又有襟头点缀之趣。《岁时杂记》中载,“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逐渐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青年人戴的香包比较讲究,那是恋人之间互赠的定情物,当然,香包也就由女方巧手绣好,送给男方。节日这天,老人则要戴香包。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香包,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饮雄黄酒。“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端午节这天,有饮雄黄酒的民间习俗。节日这天,人们将蒲根切细、晒于,拌上少许雄黄,饮之。饮雄黄酒,不但增加了节日气氛,也起到了健康身体、增进感情的作用。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