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传统节日的文章

2022/12/13好文章

传统节日的文章(精选12篇)

十月的祝福

文/樊学亮

从金黄的季节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那沉甸甸的丰收歌唱:从那镰刀斧头光芒指引的大道上走来,我们没有理由不为那红火火的事业歌唱。那南湖游船、井冈翠竹、皑皑雪山、光辉延安在我们的梦乡中越来越近,几回回,那北国飘香的麦穗、南国早春的莺花、东部城乡的日夜繁忙、西部沃土的苏醒,燃烧起我们所有的激情和快乐,在十月的节日里为您大声放歌,祖国啊,母亲!愿您永远繁荣、昌盛、文明、富强!

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您的宽广胸怀充满了力量:从南昌起义黎明的那第一声枪响,到遵义会议上那划时代的抉择、延安窑洞和西柏坡燃起的预示着新中国即将在这里诞生的长明油灯,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的共产党人都是这样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地实践着真理,求索着天下劳苦大众未来的光明呀!皑皑的雪山不会忘记,茫茫的草地不会忘记,杨家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会忘记,西柏坡的苍松翠柏也不会忘记,那个在峥嵘岁月、血火洗礼中诞生的名字,那个始终以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宗旨的政党,她猎猎飘扬的旗帜是一种怎样的吸引,是一种怎样充满感召和鼓舞的神奇力量,引领亿万中国人从贫弱走向强大,从封闭走向开放。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重温历史,让我们信心万丈,“三个代表”的光辉思想像那世纪宣言引领我们再创辉煌!

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我们为自己是您的儿女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从战斗年代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到和平年代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从激情燃烧的年代的东北大庆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粤海深圳……在每一个成长的日子,在每一寸被镰刀斧头覆盖的土地上,时时都充满生机,处处都沾满惊喜。历史证明:那个流淌着祖先殷红的血脉、具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优秀的民族,那条腾飞在东方的巨龙,目光深邃瞩目美好未来,它的儿女勤劳聪慧、勇敢自强。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上,拥抱着香港和澳门这两个迟归的孩子,重温那个2008年8月8日国人为奥运不眠的沸腾之夜,还有什么语言可以替代你的自豪和升腾不息的梦想!

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我们为您的光辉事业充满无限景仰:从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那句面对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浓浓湘音,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那句铿锵有力的“实事求是是检验和实践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到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梦”伟大的复兴梦想!祖国母亲永远都是那么青春永驻、活力四溢。她以海的胸怀、光的速度、钢的品质容纳世界,独立自强、扞卫自己的宁静家园。她以手中放飞的圣洁白鸽呼唤友谊、和平;她以绿色的橄榄枝呼唤人道、尊严,抚慰那些在野蛮和苦痛的战争边缘挣扎着的受伤的心灵。

在祖国华诞即将迎来65年节日里让我尽情为您歌唱,祖国啊,母亲,祝福您永远美丽、年轻!

人在重阳

文/谢观荣

我们脚步匆匆,从一个节日奔向下一个节日,偶尔,会在心中把节日当成温暖的客栈,累了时,想停下来歇歇脚。时光却冷峻严酷,它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不停地催促我们起身上路。可到了每年的重阳,面对这个敬老爱老的节日,怎么也要停下来,与老人们聊聊天,听听久违的故事,拉拉温馨的家常。

人在重阳,看落叶纷飞,眼前的重阳就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白胡子迎风飘扬,飘来飘去都是亲身经历,得意也好,失意也罢,一切皆成过往。满脸皱纹里藏着故事,难得到了节日,面对儿孙满堂,就趁机说说吧。爱听也好,不爱听也罢,深秋的寒凉冷了身体,好听的故事却热了仍旧年轻的心。季节貌似很老,可季节又永远不老,这个道理,年轻人无法理解,只有拈须微笑的老者自己才能懂得。

人在重阳,赏菊花盛开,眼前的重阳成为一个智者。生活的智慧在于点点滴滴,一次云开,一袭风吹,一声鸟鸣,一滴雨露,都包含着极深的人生道理。何况,满眼皆是美丽的菊花,到处都是动人的表情,菊花本身并不求美,并不以花瓣的姿色来打动人。菊花是一种最爱诉说的花朵,从绽开花蕾开始,它就在不停诉说,当然,菊花的诉说是无声的,它本来就不是喋喋不休死缠烂打的性格,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懂得菊花的絮语,才能看得懂菊花的口型。我们更多习惯于自然界的声响,而忽略掉自然界发自内心的表情,人在重阳,万物归于寂静,那些表情才有机会进入人心。

人在重阳,登高且望远,身边的重阳又像一个隐者。重阳登高是一种习俗,可谁知登高是为了看更多的人与景,同时也让更多的景物看到人,还是一种走向山巅的隐居行为。深藏在九月的重阳,本身就不是显摆的性格,有多少人早已忽略掉这个节日,有多少人早已忘记深秋的情感。表面上的光环再美,也代表不了事物的全部,内在如何,反而会起到决定作用。重阳表面冷酷,不炫耀,不争宠,只是安静地等着在乎它的人,这也许并非是真正的隐者性格,却也有着隐者的素养。如今的时代,并不适合隐居,隐居是对生命的浪费,所以真正的重阳并不会被人忘记,它总在人生回眸处。

人在重阳,不用想的太多,人生的经历不是靠想出来的,光阴的故事也不是凭谁虚构。不管登高还是驻足,迎接我们的还是以后的征途,充满未知充满魔力。

过年2011

文/刘远忠

民间把过春节叫做过年,合家团聚,辞旧迎新,这是一年中最隆重、最欢乐的节日。辛劳了一年,这才能轻松快

活地过上几天安闲的日子。年关一过,新的365里路,又将从人们的足下开始。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日益繁荣。年关逼近,各家各户都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况采购年货。除夕之夜,吃过丰盛的团年饭,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前,观赏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精采节目,欢声笑语不断。时针指向午夜12点,当新的一年到来的钟声敲响,千家万户鞭炮齐鸣,焰火冲天,大大小小的城缜,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告别旧岁,喜迎新春,有谁能不笑挂眉稍,万分激动泥?那些历尽艰辛、饱经磨难的人们,眼角会悄然滚出泪花来。节日期中,有人品茗聊天,有人外出旅游,有人唱歌跳舞,有人探亲访友……走到哪里,嘴角都含着一丝笑意,把节日的喜气溢满神州大地。

人们以往过年,也都是这样热闹、这样欢乐吗?上了年纪的人,不皱一皱眉毛,也会摇头叹息。

我国人口增长极快,有相当长一段时期,市场供不应求,不得不实行凭票购物的配给制度。每家每户按月领取各种票据,如粮票、肉票、油票、糖票、蛋票、肥皂票……种类繁多,配量极少,大家只好节衣缩食,紧紧凑凑地过日子。人们翘首以待的就是过年,年前会公布节日增加供应的品种和数量,如盐肉一斤、咸鱼半斤、木耳一两、花生二两等等。年关临近,每家每户都奔忙起来,各个供应点门前,排起购物的长蛇阵。人们跑了这家,又跑那家,去迟了货物早已售完,还得再跑一趟,但不管怎样辛苦劳累,心头总是乐滋滋的,盼了一年,除夕餐桌上,总算能象个过年的样子,吃上一顿极难吃到的菜肴,大人小孩的嘴里、心里,都是甜津津的。但就象这样平平淡淡多少有些寒酸的过年,又能维持多久呢?

文化大革命开始,到处敲起造反的战鼓,吹响武斗的号角。中国盛产各种各类的分子,名目多,人数多,揪出一批又一批,斗倒一伙又一伙。在震天动地的口号声、批斗声中,春节不知趣地悄悄走来。那时的口号是“过一个有意义的革命化的春节”,切不可放松对阶级敌人的警惕,更不可松懈革命造反的斗志。既然是过年,总得休战两三天。但休战决非休息,或打扫环境卫生,或去工厂农村劳动,或瞻仰革命胜地,或赶写革命的标语和大字报,革命的事情哪里会作得完呢?

至于形形色色的那些分子,会让你象平常人那样过年吗?或囚于标准牢房,或关在私设的牛棚,或押去劳动改造。他们过年虽没埃批挨斗、挨打埃骂,但如坐针毡,年一过完,更猛的风暴即将袭来。这些人的亲属虽没被关被押,但怀念亲人,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坐在吃年饭的餐桌前,泪眼望着泪眼,谁能了解他们的苦楚和辛酸?

峰回路转,欢乐热闹的春节,在阔别多年之后,又回到人们身边。但快快活活过年时也别忘了,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依然还在风雪严寒中冷冷清清地过年。当春节捧着美酒佳肴,把欢乐送进城市乡村的每户人家,举国欢腾的鞭炮声中,我们会看见祖国母亲噙着泪水在微笑。

在异国相依为命

文/王拾忆

我来澳大利亚4年了,女朋友来了5年。我们都在墨尔本大学读本科。我读数学专业,她读金融专业。要说认识,很早就认识了,因为我们租住在一栋楼里,但仅限于点头之交,真正开始谈恋爱是去年初的事。

有一天在图书馆自习完后,我们俩一起搭车回家,路上聊起来才知道我们都爱看漫画、都是吃货、有共同的偶像,俩人一下子就熟络起来。后来越聊越觉得兴趣爱好一致,过了一个月就决定在一起,没别的原因,就因为“太聊得来了”。

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我只觉得春节这种重大节日是有必要过一下的,其他的过不过都不重要。一出国,感觉全变了,恨不得把国内所有的节日过个遍,每次都守着盼着下一个节日的到来。

情人节、五一节、儿童节……不论什么节日,我们过节的方式都很简单且一致,相熟的朋友聚在一起,自己做饭、聊天扯谈。最重要的是,没有外国人参与。其实这真的是在异国他乡孤独的一种表现。好像只有过节,我们这些留学生才能找到一个聚会的理由。

所以,刚刚过去的七夕节,我们也没有放过,照例是七八个留学生聚在一起,每个人做一个拿手菜,全程AA制。不过,既然是属于情侣的节日,礼物是一定要送的。

我想换一部手机,正巧女朋友的手机也坏了,于是我买了两台手机,一台送自己,一台送女朋友。当然,这都是我自己打工赚的钱,和花父母的钱谈恋爱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理解和沟通。我和女朋友来自中国不同的城市,我从小在北方长大,她是湖南人,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理解对方有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但就是因为留学在外,我们有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所以更懂得迁就对方。

自从谈恋爱以后,我们为对方学会了很多事,比如我成了她的司机,她成了我的厨师;我是她的免费劳动力,她是我的家政老师。我们有什么困难再不像以前,手足无措,孤身一人,我们有了可以依靠的人。

关于未来,这是每一对情侣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还有一年半就要毕业,是继续深造还是找工作?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这都是再现实不过的问题。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希望我们能留在离他们近点的城市,这些问题我们都讨论过,但没有结果。

不过目前我们达成的共识是,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尽量留在同一个城市。我不喜欢异地,她也不喜欢。

丝丝秋雨点中秋

文/子木

已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已成为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也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便已忘记了中秋这个节日,朦胧中似乎只知道别人在举杯畅饮,而自己只是个局外人而已。

至今依稀还记得小时候自己对节日的那份热爱,这热爱不仅仅是因为节日的喜庆,更重要的是在过节的时候自己总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在农村的家里有这样一个习俗,每到过节之时总会做一些好吃的或是分到平时自己想吃而又吃不到的东西。中秋便是其中的一个节日,虽说在农村,中秋之时总是会和农忙碌时分凑到一起,大家在忙碌之余也会抽出一点时间来过中秋,节日气氛虽少了许多,但节总是还要过的,而此时的此地的中秋自然和城里人的中秋有些许不同。在城里只是在中秋当天家人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而在农村中秋是好多天的事情,不单单指八月十五那一天,因为亲人之间要相互拜访。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带上礼物去看望一下自己的亲人,随之而来的就是我也能跟着吃上一两顿好吃的。这就是我渴望的中秋了。至于在八月十五的晚上,在大家忙了一天之后,此时乃是闲暇之时,晚上大家早早吃过晚饭,在那盼着月亮能够早点出来,当一看到月亮的身影,各家各户就会急急忙忙的把贡品摆上,好让仙人享用,这样就算完整的过完了中秋。

今年的中秋之际,自己自然又是漂泊在外,亲人远在家乡,再加上自己现在本来就不怎么喜欢过节的缘故,所以就没把这次中秋节放在心上,甚至月饼都没有买上一个。记得昨天在和妈妈通电话的时候,妈妈一再叮嘱我要给自己买点好吃的,别亏待了自己,我在电话这边也是不停的点头,但当挂了电话之后自己还是没有去做任何和刚才通话有关的内容。想的只是到了今天和平时一样平平淡淡的过完了就行了,用不到去做什么特别的准备。

早上醒来的时候,听到窗外有断断续续淅淅沥沥的声音,难道是下雨了吗?!匆匆从床头爬起来,走到窗前,看到楼下三三两两的晃动的伞儿和那水汪汪的路面才敢断定是下雨了。轻轻的打开窗来,迎面扑来了丝丝的秋意,原来这真的是秋天了。可不是吗!往日飘荡在林中的鸟儿歌声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飘到了南国,就连那一向葱绿的大树也已显得黄叶斑斑,写满了沧桑,油湿的地面不远处还静静的躺着几片落叶,再看不到他们昔日的招摇,有的只是现在在静静的诉说着对秋天的最后的一丝眷恋。是秋天啊,这真的是秋天了,这下的不正是秋雨吗!那飘动在中秋节的秋雨。

本应明月挂东床,奈何秋雨敲檐房。也罢,反正自己本来就没有打算赏明月,今天反而可以赏秋雨了,反而成了一个惊喜。虽说不是举杯再次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行,换之而来的不正是少了许多哀愁和思乡之苦吗!这样的清闲,这样的安逸不正是自己一直所向往之境吗?

再次向窗边望了一眼,细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窗前的爬藤在雨中更显得抖擞,似在庆祝这难得雨中中秋。在这样一个难得中秋里,此时我暂且什么都不要去想,抛去心中的那一份冗杂,合上自己早已疲惫不堪的双眼,且听听在中秋之际的秋雨声:

雨,平静的下着/滴答滴答/没有带来忧愁/更没有给秋送去忧伤

/叶,安静的躺着/,/没有吵醒大地/更没有打断中秋/

风,轻轻的吹着/呼呼呼呼/吹走的是冗杂/送来的是中秋

/眼,淡淡地合着/,/看不见的是喧嚣/看见的是安详/

心,慢慢的想着/扑通,扑通/想不到是明月高挂,借酒要悬月,对影成舞/想到的是细雨沥沥,丝丝秋雨点中秋。

中秋之日,午时。

寄语春节

文/夏荷听雨

中国文化曾经有过它的从容和优雅,也曾经在历史上写下了辉煌和不朽的一笔。

近200年间,中国饱经沧桑,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前,世界列强对中国的蹂躏,无休止的战乱动乱,带来至今难以抚平的创伤。在濒临外扰内患的重要危机中,我们几乎是身不由己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清理和反思,并对其赋予了太多的批判和指责。

然而,在新的全球化大环境中,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强势席卷而来的时候,是否也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一并改变?

80后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

“春节文化”和所有文化一样,是由人们创造而又为人类自身服务的,随着人类需要而变化。但是,她毕竟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从我们的祖先放鞭炮驱鬼,到贴春联营造节日气氛,延续至今,民俗的生命力非常强。

在西方强势文明大举入侵的今天,“洋节”大行其道,而传统节日却节节败退,我们自己就应该检讨。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为什么没有外国节日来得火爆?究其原因,除了文明“融合”这个大道理之外,最大的原因在于中国自己的节日越来越没有自己的特色了,在这里。我们借着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鼓与呼——

回归春节!

回归优秀的传统文化!

(春节传说大多来源于《旧闻周刊》)

姑娘,慢慢爱

打造长长的爱情天梯,只为陪伴自己一生一世的老太婆能在上面稳妥行走。守着一座高山,打造出这个天梯确实需要不少功夫,真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爱力。慢慢地,一级级的打造。这就有点像文火炖中药,一个急躁的人是享受不了这些不起眼的情趣和中间过程的。

而时下小年轻的恋爱、闪婚、速食爱情,让你在多次恋多次爱以后,指不定就失去了爱的能力。在你睁大慧眼选择对象的时候,就要看准了再决定是不是给彼此一个机会。机会不要乱给,更不要抓到手的机会又不去珍惜,也不能有了机会就立刻冲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那煮透的豆腐表面看上去外面冷却了,内里却仍是滚烫的,小心烫掉舌头,烫溃口腔。

不要四眼聚在一起,磁场一轰鸣就急三火四地抵达爱的沸点。适时降点温,撤点火,以免在不理智的状态下,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世上药好寻,但后悔药坚决没有。你就是买一大堆云南白药也无法医治心灵的创伤。那就慢点行动吧,让爱情的磁场多沸腾几次没什么不好。

那天闺密跟我说,她的侄女最近和老公吵得不亦乐乎,还说结婚才四个月就已经双双后悔。不是她一个人后悔,那个当初和她急风骤雨般冲进围城的男人,在和她吵架的时候也频频地说自己有多么后悔。她心灰意冷。闺密跟我叹了口气说,早知道他们闪婚没有好结果,只是不敢说出来,怕不被祝福的婚姻没有好结果。可现在找多少药房也买不来后悔药了。

姑娘,慢慢爱。一年有那么多的节日,你们婚前过了几个节日?他给你买没买过节日礼物?四个月,能过几个节日?假设你们五一认识的,第一个节日是五一劳动节。试想,他能送你什么礼物?当然,脏外套臭袜子这个时候是不会给你的。你们这才认识一天嘛。那么,下一个节日,五四青年节,他会动心思送你份礼物吗?下一个六一,跟你们没关系,不过你要一撒娇,兴许也能捞点小礼物,为你们的文火爱情加点佐料。只是你板着脸不承认自己小,那就没有办法了。再下一个节日,七一,跟你们个人没啥关系。不过也可以借此机会制造点浪漫。然后就是八一,似乎也没啥关系……

四个月的日期到了,你们婚了。你们也彻底昏了。四个月根本没有了解更多彼此,于是当你们面对每天的柴米油盐,你们就颠狂了。于是,接下来的,七夕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春节、2月14号的情人节,你们就来不及过了,甚至过得乱七八糟,甚至你根本都没心思过。你们急火烹制的爱情汤,沸腾得太早,眼见着锅烧干了,撤火都来不及。早点温火煮制,让汤品慢慢炖制,那味道定是鲜美无比。

早知道这样,你就会多给彼此时间,慢慢品,而不是婚得早也昏得早。

腊八粥飘香

文/山涧果子

暖冬不寒,大气包围了蓝天,天地混混沌沌,阴霾遮住了眼,恰如我当前的生活,浑浑噩噩,挥霍着流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时光推开了腊月的门,腊梅花怒放,时至今日,灰色的天幕笼罩大地,腊八粥飘香。

童年的记忆中,对于腊八节并没有什么印象,因为那时的邻家人,正处在土地承包初期,平常,各家都在为最基本的吃饭穿衣而忙碌,对于那些个可有可无的节日,不知道是源于未知,还是没有闲暇打理,总之,却是没人提及,也可能是地里不可能同时种这许多种谷物·豆类,并且手头也不宽裕,包括农村集市上,也很少有卖这些品种繁多的原材料,所以,腊八节,一向是城里人的奢侈。一直到上学以后,从课本上才知道腊八节,知道归知道,这个节日我却从未真正过。自打母亲在十四岁那年秋天离开后,我的生活就一直处于飘絮状态,多年后,虽然成家立业,因忙于上班,妻本就不会打理日常的生活,对于类似端午·腊八节这样的节日,几乎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偶尔会到超市买一些节日特有食品,感受一下节日氛围,只不过,遗憾之心还是有的。

对于超市里卖的所谓的八宝粥,我并不甚喜,内心里总是有一种渴望,在这样的日子里,我常常会静静的想,如若把这许多种豆类·谷物码放在一口锅里,添水,小火慢炖,熬出一屋子的香浓,迎着朝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就一碟小菜,捧一碗热气腾腾的五谷杂粮暖心粥,品尝那粘稠的醇香,感受一下浓厚的亲情,在平平淡淡中,一家人相亲相爱,共同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这何尝不是人生路上一种最简单的幸福。

在等待中过了这许多年,又逢腊八节,腊八粥飘香,因一些结,情感搁浅,又回归到一个人的生活,温馨的家的味道,始终是我心中的向往。一年一年,我的爱不曾上演,又迎来了新的一年,依然在期盼中望眼欲穿……

生命的节日

文/季栋梁

那个七月已经远去了。然而,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节日。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七月,意义重大,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坐标。许多人因为这样一个坐标,将彻底改变自己人生的轨迹。尤其是我们,生活在西海固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七月真正是一个鲤鱼跳龙门的日子。

一进入七月,一种赌徒的真正感觉袭击了我。我就如同一个把所有赌资都押上的赌徒,等待着开牌。那种痛苦的折磨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渴望着太阳和雨水的滋润,尤其像我这样的赌徒已经不止一次在七月输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更让我感到痛苦恐惧的是在我所有的七月中,父亲也经历着同样的甚至更为深刻的痛苦的折磨。

一年一度输赢揭晓的日子如约而来。和许多父亲一样,我的父亲一大早将我叫起来。他没有言语,只是用那种目光笼罩着我。这目光凝滞而沉重,仿佛将我置于一潭黏稠的汁液中,使我喘不过气来。父亲从他贴胸的衣袋里摸出十元钱来,在他递给我钱的时候,有些迟钝,手有些颤抖。而我接过那带着父亲体温与汗味的十元钱时,手颤抖得更加厉害。我努力表现得自信一些,结果越是要表现得自信,手就越发地颤抖,像深秋里的树叶一样,以至连我的身体也抖起来。我是遁逃似的离开了那双眼睛。虽然我知道那双眼睛是善良的仁慈的宽厚的,但我内心无法排除对这双眼睛的恐惧……我再也输不起了。

我一步一步走向学校,内心的恐惧正在加剧。经过村庙的时候,我不由得走来走去,跪在了那泥像之前,我想没有人比我更加虔诚,没有人比我叩的头更响。

第一年的七月,好容易挨到了“开牌”的日子,父亲递给我十元钱对我说如果中了,就打十元钱的酒回来,没有中,别糟蹋钱。父亲的话总是这样的直接。可因为仅仅差了两分我没有给父亲打上酒,我带着家人渴望花掉的十元钱回来了。父亲没有责备我,然而他越是不责备我,我内心的痛苦就越沉重。到了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父亲对我说再去念吧,差两分一年咋都弄够了,我那时候在生产队哪一年不比别人多挣个三五百工分?我无法对父亲讲学习和劳动的不同,我只有努力学习。

第二年七月的“开牌”,我又输了十二分。当我再次把钱放在父亲当面的时候,父亲火了,他对着我吼道:狗日的鼻涕淌到眼窝里——倒来了,你给我回来打牛后半截去,老子没有钱供你享福。是的,在家乡那样焦苦的地方,谁不认为读书就是享受呢?我想对父亲说如果读书真正可以叫做享受的话,那么我宁愿受苦。可是我说不出那样的话来。父亲一辈子好强,他是多么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面,来打点种田以外的事啊。要批房地基,他跑了多少趟,没有批下来,可是有人偏偏一批就是两处。这对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打击是沉重的,这让他充分认识到了种田人的可悲与无奈,人家无非就是有一个在县里开车的儿子。然而我们弟兄硬是一个个不争气,大哥二哥相继种了田,希望便寄托在我的身上,可我偏偏如此不出息。我期待着新学期的开学,可是又怕这个日子的到来。然而日子并不因为我内心矛盾而就推迟。开学了,父亲说再读!父亲依然没有多余的话。可那每个字都像石头一样,把地能砸出个坑来。他亲自送我到四十余里以外的乡里上学。父亲走在我的前面,拉着驴,驮着我的铺盖,他的步履显得有些疲劳,甚至是麻木,那已经驼了的背越发弓得厉害,仿佛背负的东西越来越多了,非要这样将背弓起来似的。他已经是年过花甲之人,应该是歇缓享福的年龄了。

看着父亲的背影,我忽然失去了赌的欲望,我为什么要继续赌下去呢?怎样不是活一辈子呢?我的朋友、我的同学不都输了个精光回来了么?我鼓足勇气说:“爹,算了,我不念了。”父亲回过头来看看我,他的目光里不再有那种凝重,反而凶恶起来,仿佛被激怒的老虎,一甩手,鞭子狠狠地抽在我的脸上。之后便默默无言,继续走自己的路了。我的脸火辣辣地疼痛,可是我心里却踏实了,我想至少父亲对我发怒了。

第三年的七月,不争气的我又输了,我捏着那十元钱在一个山梁上坐了许久,最后我一狠心走进了供销社,打了十元钱的酒。当我看着那晶莹的液体带着醇烈的芳香汩汩地流进瓶子,我的眼泪却来了。我顺着小路往回走,二十二岁的身体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沉重与疲惫。在与村子相对的山梁上,我远远地就看见父亲像一只老鹰,蹴在大门口,他手里长长的烟锅不停地喷出烟来,像一列钻出隧道的火车。父亲站了起来,他伸了一个非常舒展的懒腰,身体像蜷缩了一个春天的花朵尽情地舒展开来,两只长长的胳膊伸了伸,还上下起伏了几下,那是一种飞翔的姿势呀!父亲真像一只要飞起来的老鹰。我想我手中的酒瓶在夕阳的余晖里一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光芒一定照亮了父亲的眼睛,父亲一定闻到了代表着喜庆与快乐的酒香。

在父亲的注视下走完一段上坡下坡的路,我感到浑身的不自在,两条腿仿佛给什么绊着一般,不足一里路,我却走了十几分钟,走出一身大汗来。刚刚走到大门口,父亲就对着院子喊:“红红,快把凉水给你哥哥端出来。端上两大碗!”

我再也忍不住郁结的悲伤,一放声就哭了出来,两腿再也支撑不住,扑通一声坐在地上。我说我没考上!

父亲一扬手里的长烟锅,打在那两瓶酒上,酒瓶碎得十分彻底,酒像月光一样洒了一地,醇烈的酒香弥漫开来。

妹妹正端着水出来,由于惊吓,碗掉在地上碎了。

父亲一转身走向山顶。夕阳将父亲的身影扯得很长。我默默地跟在父亲的身后,我想父亲会转过身来给我一烟锅,两烟锅……甚至更多,我渴望这样。然而,父亲没有。到了山顶,父亲又装了一锅烟,吸了一锅又一锅,最后父亲说做官中状元都是出在祖坟里,咱坟里没埋下。

我对父亲说:“爹,你再给我一年时间!”

父亲抬起头看看没说什么,他只是抽着烟凝望着天空。

开学了,父亲再次拉着毛驴驮着铺盖送我上学,一路上我们没有说一句话,可是我却听到了更多的语言无法表达的话语。父亲走在我的前面,他的背驼得愈发厉害了,让我想起门台上那棵旱了多年的弯脖榆树来。我的泪一直流到了学校。

后来,我终于用那十元钱打回酒来了,那是一种非常廉价的散酒,用黑缸盛着,有一斤的勺子,有半斤的勺子。因此买那种酒叫打。可是即使再廉价它也是酒啊。它代表着喜庆与欢乐,它就是节日。除非过年婚娶能喝到酒外,再是很难喝到酒的。用家乡人的话说酒是有闲钱的人喝的。家乡人没有闲钱。家乡人的钱比家乡人还忙。

父亲醉了,把我也弄得醉意朦胧。他拉着我的手直叫我兄弟。这让我想起他拉着我家的那头老牛叫兄弟的情景。我想我不是个好儿子,我让他跟着我受了四年的折磨,如果我第一年就考上,我的父亲或许不会醉成这个样子,更不会喊我兄弟的。

父亲要为我举办村子里最丰盛的宴席,我说算了,这几年把家里拖累的。可父亲说这是啥事,这事能轻易让过去?这是咱祖祖辈辈最大的节日,砸锅卖铁也得过大了。

从考上大学到毕业,我一直奔波于尘世之中,往来于凡俗之间,忙着娶妻生子,忙着房子、儿子、票子以及多彩的人情礼仪,几乎挤不出什么闲钱来买名贵的酒。后来我终于挤出点闲钱来买了上好的酒,送回乡下。可是父亲听说这酒一瓶就四百多元时说酒没有贵贱,只有心情有贵贱。我点点头,父亲没有文化,更不是哲人,可是他说出的话常常让我要思考许久许久……

那瓶酒至今还放在家里的枣木老柜中,因为父亲自己喝觉得没意思,拿出来招待人却又觉得太奢侈。

感恩老师,明天就教师节了,提前祝您节日快乐

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彩笔耕耘,这就是您,我亲爱的老师。黑板前的身影还在眼前回荡,您的教诲还在我心里停留,您是我一生也难以忘掉的那份恩情。教师节又到,祝您教师节快乐。

在一个入秋的日子,我把剑兰花的怀念,百合花的纯洁,康乃馨的温馨,满天星的喜悦,金菊花的超脱,糅合成祝福的香味,送给牵挂的你,祝你教师节拥抱美好。

你是传递文明的使者,你是播种智慧的楷模,你把青春奉献给了三尺讲坛,你把汗水挥洒在了菁菁校园。当年的谆谆教导如今仍回响在耳边,足以浸润学生一生的心田。教师节快乐!

三尺讲台伴终生,一支粉笔传知识。春风化雨解疑惑,不厌其烦说真理。桃李芬芳满天下,依旧坚持不放弃。老师,辛苦了。教师节到了,祝您生活美满幸福!

最亲进的是父母兄弟,最爱的是老婆孩子,最难忘的则是老师您了。是您让我懂得世界和人生。教师节到了,祝您工作顺心、万事随心、天天开心!

愿这声祝福,化作一杯茶,滋润您发干的喉咙;化作一盏灯,照亮您下班回家的路;化作一束鲜花,带给您一份清香和美丽;祝老师教师节快乐,工作顺利!

这一年一度的节日是来庆祝您的无私,是来庆祝您的辛勤,是来庆祝您对我们如母亲般的关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您永远是我们的母亲。最后祝您教师节快乐!

满天的朝阳里,您像领头的大雁,指引雁阵飞翔在知识的天空;灿烂的云霞里,您是带头的羚羊,指引群羊奔跑在精神的原野;万里晴空下,您是领头的天鹅,引领鹅队游弋在心灵的湖面。您摆渡学子,撒播温暖,记录成长,桃李满园,真心的祝愿您节日快乐。

尊敬的老师,希望您幸福天长地9,健康一生1世,烦恼忧愁总是0,今天9.10教师节,祝您快乐9久,平安1百万年,疾祸几率为0,节日快乐哦!

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你不慕虚荣,把心儿累。这一天,这一时,这一秒,我充满感恩,送祝福到。教师节,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是一副画,让人赞美连连,老师是一句话,让人懂事晓情,老师是一粒定心丸,让人心安神宁,很想告诉您: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

三尺教鞭手中握,沉重职责肩上扛;笔墨飘落育桃李,满心期待盼成才;厚实教案用心凝,满腹才学无保留;批语奋进催人学,无语的真情当中留。蓦然回首忆往昔,感动丝丝缕缕,永远留存于心,似陈酿回味无穷,像财富伴我一生。9月10日教师节,亲爱的老师,谢谢您,愿您身体永康健,育得桃李满天下!

愿您的烦恼高阶无穷小,好运连续且可导,理想一定洛必达,每天都有拉格朗日,生活不单调,道路不凹凸,金钱导函数大于零,快乐无穷大。祝教师节快乐!

尊敬的老师,百花沐浴阳光齐盛开,草儿喝水绿油油!您是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知识的方向;教师节到了,送上祝福,祝您教师节快乐!

明天9.10教师节,我送你“九十”表心意:大事小事“九十”顺心,爱情友情“九十”甜蜜,事业学业“九十”顺利,生活无忧“九十”幸福。

曾经的你站在讲台上,欢迎我们的到来。如今的你还是一如既往地欢迎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亲爱的老师,在培养栋梁的时候也别忘了我们都挂念你的身体。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挫折将我的青涩打磨,苦难将我的幼稚清除,失败将我的气馁擦干,是你在我成长的路上给以引导,是你在我受挫的时候给以支持,没有什么比你的爱更炙热,没有什么比你的胸怀更宽广,教师节到了,我要大声谢谢您,愿你永远快乐安康。

你把我像春天的幼苗灌养,用夏天的甘泉把我培养,看着我秋天收获的辉煌,心如冬雪纯洁把我赞扬;谢谢你,可敬的老师,祝你教师节快乐!

看那太阳耀眼夺目,看那百花娇美迷人,看那秋风耳边拂过,看那歌声高亢嘹亮,看那思念心中弥漫,看那祝福真挚真切:教师节到,祝您节日快乐!

尊敬的老师你们好,感谢你们传授知识,感谢你们辛辛苦苦的教导,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在这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真真切切的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教师节快乐!

值九月,教师节,桃李心,雀跃然,念师恩,感师情,学生意,无以送,只祝愿,老师您,露笑颜,身体健,牙口好,胃口开,精神饱,乐开怀!

园丁,那是辛勤者的心灵。牵挂,那是思念者的心话。祝福,那是祈祷者的倾注。又一年教师节,祝愿你在这个秋天幸福无比,快乐无边,教师节咱也乐乐。

年少时不懂的珍惜,有这么好的一位老师在我面前,如果时间能够倒退我会说:“我一定要学好!”明天就教师节了,提前祝您节日快乐!

【教】书育人职责尽,【师】生几载情谊深,【节】日里来恩师念,【快】把祝福接力传,【乐】于表露我思念。教师节快乐!

愿这一声祝福化作一杯清茶,滋润您发干的喉咙。化作一盏灯,亮在

重阳今昔

文/静言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晋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中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诗人喜欢重九,满园菊花,无酒可饮,自觉空负大好时光。诗描写了有菊无酒境况,抒发了寥落惆怅之感伤。同时,也就有了重阳日赏菊、饮酒、抒怀之记载。也许自此始,重阳日带着菊香、酒韵、诗情,走向文人墨客,走向庶民百姓,走向历史长河。

到了盛唐,就有了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首清新淡雅的田园诗,宛如清水芙蓉,淳朴天然,却尽显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快;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诚挚的情意融成一片,也把重阳日引向广阔的田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更是把重阳日诗意化,浪漫化,闲适化。重阳之日,人们移步田园,去寻找那份恬淡,那份诗境;重阳就菊,亦成为一种精神文化,人们种菊、赏菊、赞菊。一首诗,丰富了一个节日,诗化了一种生活。

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进一步把重阳日大众化,情感化,节日化。它夯实了九月九日为“团聚节”“登高节”的内涵。秋高气爽,一家老小,头插茱萸,缘山而行,高歌缓步,赏秋唱秋,其乐融融。“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成为抒发思念之情的“国语”,既可为阳春白雪者吟唱抒怀,亦可为凡夫俗子所感喟。这首诗可谓重阳文化的里程碑,不仅众口传唱,而且赋予重阳节广泛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则赋予重阳节全新的浩气:“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大气魄,大胸怀,伟人之气荡寰宇;催人向上,给人力量,勃勃朝气震乾坤;唯物辩证的思想,跨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铸成千古绝唱——战地黄花分外香。

如今,重阳又定义为老人节。乘车免票、老龄补贴、景区免费,种种关爱送给老人。重阳节又承载起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孝老的光荣传统。重阳节,内涵更丰富,更质感,更醇厚。重阳节,更接地气,更亲民。

父亲

爸:

今天照例给你和妈打了电话,两天一次问候,是同在一个城市的我们目前唯一的情感互动。依旧是我妈接的,依旧是那些重复了千万遍的牵挂,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孩子动的厉害吗,身体最重要……你依旧是听筒对面那个沉默的父亲,我依旧没有让我妈把电话给你,尽管今天是你的节日,尽管我很想对你说一声,老爸,节日快乐。我知道你是瞧不起这些洋节日的,我也知道如果亲口对你说些矫情的祝福,你会不自在,我还知道,我能开心地生活,对你来说胜过千万句苍白的祝福。

长这么大,陪我妈过过一次母亲节,那是汶川地震那年,我带她买了一身运动服,她象个孩子般开心,和卖衣服的大姐炫耀了好久。但我没有陪你过过父亲节,我甚至不记得这个属于男人的节日是哪一天,但是今年,当我也即将成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时,当一个月前我将自己的生活状态第一次毫无保留地倾诉给你,看到满头白发的你隐忍着眼角的泪花时,我突然意识到,父亲,对我的重要。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但在我们之间,这个结论似乎并不成立,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我妈更爱我,更疼我,我和三个哥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亲近母亲,而疏远你。

记忆中,和你唯一的亲近仅限于十一岁之前。从记事起,你就常年在外地工作,每次探亲回家,你都会用胡子拉碴的脸扎我,问我想不想你,哪儿想,我会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想,这儿想;

那个《宝葫芦》的故事,我缠着你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听着听着睡着了;

你唯一一次打我,是有一次我哭个不停死活不去上学,你倒提着我的双脚威胁我要把我扔到猪圈里;

直到上初中前,你都会经常把我架到肩上,那是我最喜欢的游戏,也是三个哥哥从未享受过的待遇;

从小,我就爱哭,任性而敏感,你稍微说句重话,我就会委屈地掉眼泪,你就叫我林黛玉,于是便很少批评我。

在这些琐碎的片断里,此刻的我能体会到一个父亲沉默的情感,但那时候,特别是青春期之后,我不懂。

你和我妈吵了一辈子打了一辈子,因了我妈对我们兄妹无微不至的疼爱,我便时常觉得你不够好,甚至暗暗发誓将来绝不嫁你这样的男人;

上初中后,一直都是我妈接我晚自习,那条漆黑的小巷我妈陪我走了三年,我因此对懂得保护女人的男人特别向往,那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才能给予我需要的安全感;

你几乎没给我买过一件礼物,因为你没多余的钱,你要负担全家六个人的开销,所以直到现在我都无法抗拒毛绒玩具的诱惑;

对你最大的怨来自于你不供我读高中,甚至校长跑到家里和你谈话,你依然没有改变主意,沉重的经济压力足以让你喘不过气来,你没有选择。

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你都不是我理想中的父亲,我不崇拜你更不依赖你,因了你的平凡甚至平庸,我一直有很强烈的英雄情结。就是在对你这样的判断中,我一天天长大,你一天天老去。

成年后第一次读懂你的爱,是出嫁时,我妈并不是很同意我的选择,是你的一句“只要女儿幸福就好”说服了她。可是在出嫁的前一天,因了那场突如其来的闹剧,你第一次狠狠地训斥了我,你说我太不成熟,那一刻,我看得到你的心,你希望我幸福,你唯恐我不幸福。

你第一次为我流泪,是收到那条短信,你用你的方式平息了那场纷争,但是后来,我妈告诉我,你哭了。

你当着我的面落泪,是上个月,我怀着你的外孙,那是成年后的我第一次想要躲在你和我妈的怀抱里,象孩子一样寻求庇护,生活多么美好又多么残酷,最无助的时候,亲情成了我最后的依傍。我看得到泪花在你眼里打转,但你依然坚定地给我最平和的劝慰,那是父亲才有的力量。

你不是英雄,却极少落泪,只有在奶奶去世时你痛哭过。男人的眼泪很珍贵,而父亲的眼泪,是疼爱,更是懂得。知女莫若父,我忽然觉得,有你在,有我妈在,有我孕育的小生命在,我何其幸福。

我终于开始读懂你精神世界的珍贵。尽管很多人看不起你,但你应该自豪,因为你是称职的父亲,我最爱的父亲。

傍晚给你发了短信,“老爸,节日快乐”,你很快回复,“只要你开心,爸就高兴”。那一刻,和你一样,眼泪不争气地涌上来,但是向你学习,我没让它们掉下来。

如果可以,下辈子,我还愿意做你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