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谷雨的文章

2022/12/15好文章

关于谷雨的文章(精选12篇)

快乐谷雨

文/黄土福

2020年4月19日是谷雨,儿时的欢乐涌上心头。

这天,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和煮蛋吃,以鸡蛋为多,在那个缺衣少吃的年代,绝对是美味佳肴。小孩还有特别的福利,父母帮每个孩子用纱线编一个小网袋,把鸡蛋用水煮熟,用红纸把鸡蛋壳染红,装进网袋,还用竹片做一个小调羹,大一点的孩子就自己编网袋和做调羹。

谷雨早上,吃了一个粽子后,小孩们迫不及待出去找小伙伴玩,打蛋战。于是巷子里,看牛的草岭上,看鸭子的田野中,都有这一群那一群小伙伴在玩打蛋战,首先是比哪个的鸡蛋染得红,然后比哪个的蛋子大,最后进入高潮,甩动网袋,让蛋子互相碰撞,蛋壳碎了的,就算输,轮到下一个来,最后蛋壳没碎的,就算赢了。不过,最后基本没有赢家,蛋壳都会碎裂,但大家都非常开心,欢声笑语久久回荡。最后,从碎裂的地方挖一个小洞,用竹片小调羹,慢慢挖蛋肉吃,大家啧啧有声,惬意地在慢慢享用!吃完蛋肉,还是舍不得丟蛋壳,有的把大家的蛋壳用小棍子穿成一串,红红的一串,十分好看。有的用蛋壳在灌满水的田边舀水玩,直到玩碎为止,依依不舍丟掉,在心里想着明年的谷雨再次到来!

谷雨时节,小伙伴还期待的一件事,就是跟着大人去外公外婆舅舅姨妈等亲戚家串门走亲戚,有粽子尝,有肉吃,特别是临回家还得一小包米,米里面放一个或者两个红鸡蛋。当然,小孩看中的是红蛋而已。

长大读了书后,才知道谷雨的来历。传说远古开天辟地后,人类在几十万年里,是没有文字的,直到某年春末夏初的某天,仓颉终于造字成功,黄帝诏令天下,臣民都要同学识字。当天,不知道是不是上天也要祝贺人间有了文字,天上落下了谷米。后来,人们就把这天喊“谷雨”。

还有一个故事,唐太宗贞观元年,春末夏初黄河涨水,一个叫谷雨的人,奋不顾身救了许多人,人们为感念他的事迹,就把二十四节气之一,取名叫“谷雨”,年年轮回,永远不忘记谷雨的恩情。

谷雨时节我们吃鸡蛋和染红蛋这个习俗,听父母说,是用来避邪、防春瘟和迎来好运气的。春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春困,至于为什么能够防春困,就没人可以解释清楚了。反正,小时候有肉吃,有粽子吃,有红蛋玩,而后还能有蛋吃,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就不知道这么快乐的谷雨习俗,现在还在村里流传没有。

谷雨杂记

文/杨仲达

那年我在团泊湖畔买了一套房子,并为之取名寸园——因为园中有一块菜地。我在转年春天种了几样蔬菜和丝瓜——本想种葫芦,向当地农人要籽时,说是已经晚了。再过一年,照例种起丝瓜——我又想种些葫芦,再问,又被告知晚了,那时正值谷雨之际;我勉强种了些,但秋收时并不饱满。第三年依然如此,又错过时节。

之所以如此,和我执念于“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有关,我把葫芦也当成一种瓜,这当然错误;此后知道还有种说法是“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若是往前说,那么则可在阳历三月:看来不同的瓜豆,播种时候不同。我因此就曾以为葫芦或许应在春分之后播种,而后来再向老农求教,得知其要在“九”里播种,就是说,在惊蛰的时候就可以了。

我毫无农耕经验,我父亲虽曾下乡,但对于稼穑之学也是一知半解。当然了,要知道,节气是对农耕的时段划分,其常识也是重要的农业总结,可以作为实践的指导。因为雨水温润,不光可以种瓜种豆,谷雨更是春耕的时候。

一个节气有半个月的时间,五天称作一候,共为三候,谷雨的三候是:“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萍即浮萍,水多而浮,草与水面持平故为萍,朱熹有诗“未觉池塘春草绿”,这就是萍。

鸠是指什么,其实就是布谷鸟。我小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儿童节目,名为“小喇叭”,开场即是童稚声音:“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嘀嗒……”彼时还有一台少年节目,开场是一个少年清脆的声音:“布谷鸟节目现在开始广播——”我至今觉得以“布谷鸟”来给一档少年节目命名非常贴切。春夏之交,正是布谷鸟鸣叫着的播种时节,这和人生一样。

我后来在天津市档案馆供职,单位在水上公园北路和中环线交口的大牌坊下,这里有天津市区内并不多见的一片树林。每年谷雨时节,这里都会有 “布谷——布谷——”的鸟叫传入我的耳际。我并不善于观察生活,从未见到那鸟的影子,但是年年听见,忽地觉得春天来了——而春天其实已将归去,楼下的海棠已快败了。我在楼上,看着那片白杨从灰黄逐渐转绿,当布谷声音传来之时,树叶已一片碧绿。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时节,令人嗟叹者也多,故而我常常在那片树林里漫步,似乎要挽留住春天。有时候我就要向津河岸边移步,在已见衰败的姹紫嫣红里,在燥热之中,我曾于河边的草地上多次遇到过戴胜。它也是一种鸟,嘴长,像是啄木鸟,但是个头儿小,而且颜色鲜艳。它之所以叫戴胜,是因为它的头上宛似顶钗,脖子又似围了一个黄围脖。春花掩映,春鸟踯躅,我曾掏出手机静静地对其拍摄了许久,慢慢走近,又慢慢拉伸镜头,那鸟在镜头里清晰逼真,宛如眼前。

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在不断地惜春之后,也做好了诀别的勇气,此时的春天也最为绚丽。南北朝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描述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真是文采飞扬,而其实这“文采”,却来自自然世界和生活本身。

清明谷雨

文/石之桑

清明。谷雨。

小草,不喧哗,不争抢,在泥泞中挣扎,在苦难中煎熬,然后头顶雨珠,从腐朽中挺拔新生。

风生水起。细雨中,女人们揣着各自的心事,听布谷鸟叫响春天,看桃园花开花落。

在连绵的雨天过后,柔弱的阳光慢慢挺直了腰杆。

泛青的苗子散发出潮腥味,在灌木林和菜园子,在堤埂和大田,在姑娘们装满私密的闺房,在小伙子雄气勃发的梦里缠绕,弥漫……

岸柳中,小鸟怀抱枝条,欢蹦乱跳。摘一片新叶,卷成哨子轻轻一吹,便将心中的渴望鸣奏成风中的最美。

总是,把过去留给过去,把今天还给今天。

而对明天的祝福,都写给持久芬芳的大地。

谷雨

文/秦澍瑶

“谷雨时节种谷天,种瓜点豆种地蛋。”母亲一边精挑细选着种子,一边唠叨着父亲加紧收拾田地,播种移苗、埯瓜点豆,一项都不能耽误。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我打记事起就记住了谷雨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节气。

“谷雨谷雨,雨生百谷。”这是24个节气中唯一将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通纬·孝经援神契》解释为:“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当凛冽彻骨的寒风转化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时,当晶莹剔透的冰雪羽化成润物无声的细雨时,当死寂冷清的荒野蜕变成喧沸热闹的绿野时,春天就如一位女子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地出场了。虽然万物复苏,蓄势待发,但“春雨贵如油”,要想下种播种,还只能等到谷雨。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当太阳的马车到达黄经30°时,压抑许久的谷雨就再也按捺不住性子,一声令下,大江南北,便满是春耕忙作的身影,到处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随着雨水的增多,土壤湿润,溪水叮咚,棉籽入土,麦子拔节, 豌豆开花……一切都在雨的温情滋养中开始了生命的跋涉。

谷雨就如它的名字一样,给人一种诗意的烂漫和朦胧的美,这种美一直流淌在唐诗宋词中。“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桐花树上跳跃的鸟儿,水中翻弄浮萍的鱼儿,让唐朝的崔护完全沉醉在谷雨的东湖美景中。而宋朝的范成大却诗曰:“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他不仅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的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更是嗅到了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

关于谷雨节的来历,在陕西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做史官的仓颉,因为以结绳记事,将国家大事记得清清楚楚,深受黄帝赏识。随着日子的推移,结绳记事日显落后,在一次狩猎中,仓颉深受猎人通过野兽足迹来辨别野兽的启发,依类象形,始创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并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现在的“谷雨节”。“谷雨祭仓颉”,也成为白水县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作为臣服于土地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着这个特殊的节气。南方有喝谷雨茶的讲究,北方有食香椿的习俗,沿海地区有“祭海”活动,而在山东和山西临汾、陕西凤翔等地,有在门上贴张天师符贴的惯例,名曰“禁蝎”,反映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丰收平安的心情。不管什么习俗和讲究,都寄托着老百姓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盼。

“春雨惊春清谷天,柳绿絮飞夏衣染。”一粒谷子和一滴雨水,在时空的隧道中默契的相遇,不仅是神农氏创造的谷雨神话,更是造物之神的恩赐。节气与农事,天人合一的自然吻合,让数千年农耕文明不断得到延续,而人类也才得以生生不息。

暖暖母爱谷雨茶

文/雷琛

当惊蛰和清明在早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季节里轻轻走过,谷雨,携着灵性,带着暖情,在不知不觉中翩然而至。

谷雨时采制的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经过雨水充分的滋润,茶树叶肥芽厚,鲜嫩翠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味也醇香绵和。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所以谷雨这天不管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我的母亲也不例外,每年谷雨这天,都会去自家山上的茶园摘一些新茶。说是茶园,其实并不是园,我家的茶园也就十来棵茶树。有一年,父母听说我喜欢喝谷雨茶,这茶在市面上又很难买到真货,于是父母就种了那么十来棵茶树。每年谷雨过后,父母几乎都会从家乡托人送来一小包手工谷雨茶给我。那是我心中的茶,带着山野的春风,裹着浓浓的春意,蕴含着父母的温馨和爱,令我心醉神迷。

去年谷雨,天刚蒙蒙亮,我早早地起床,跟随母亲到山坡上的茶园去采摘新茶。我们沿着山路,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山坡茶园走去,走了近一个小时山路才来到一片葱绿的茶园里。走进茶园,只见母亲弯着腰,食指和拇指捏成鹤嘴状,把小茶芽一撩,上下一折,一片完好的茶叶就落在她的手心里了。然后像鸡啄米一样不停地再去掐采第二片、第三片……

母亲一边熟练地采摘着茶叶,一边不忘教我怎么采茶:先要挑选那些叶子嫩、芽突长、品质好的芽尖来摘;其次要保护好芽叶的完整性,枝梢的长度适宜,不能采一片留一叶,这样泡出来的茶才不会苦涩。采茶是个精细活,母亲采茶十分讲究,几叶一芽或一叶一芽,都有讲究。

到了晚上,母亲会将采回来的鲜茶叶用山泉水洗净,摊开在竹篾筛里晾干后,才倒进热铁锅里杀青。只见她一遍遍地用手掌在热铁锅里不停地翻动着炒,使茶叶均匀受热失水。为了不使茶叶被烤焦,她将手指送到嘴边哈哈气,然后又不停翻炒起来。

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就开始揉捻。直到把湿漉漉的、片状的茶叶搓干、搓成卷曲状,然后又倒进锅里进行第二次翻炒。如此重复四五次,直到茶叶被揉得软绵绵的,原本舒展的叶子变成一根根细绳子状,闻到清新的茶香,才能筛掉茶末,把茶叶放在阴凉处充分晾干。每做完这一切,母亲早已是腰酸背痛了。

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告诉我,人生像茶,欲品甘甜,须先尝头杯茶的苦涩。人要像谷雨茶一样,洁净中见天然,简朴中见自在,宁静中见真善。

晚上读书写作时,我常常会抓一小撮母亲的手工谷雨茶放进白瓷杯,用开水慢慢淋下,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就在周身徐徐漾开。端起茶杯,抿一口,顿觉满口生香、满心舒坦。勤劳善良、昔日辛劳的父母立马又在脑海中浮现。

谷雨是春天远行的两行泪

文/洛水

到了谷雨,春天就要走了。

日益走高的温度,像酝酿的情绪,忽冷忽热,起伏不定。大地深处,一定也坐着一个唐诗里的母亲,牵着东风,念着心事,在一场斜风细雨里飞针走线。“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雨点的针眼,缜密而繁复,把牵挂和絮叨缝纳进百谷和草木,把百谷和草木缝补进光阴,把光阴纹绣在眼角与眉梢。

水是万物化生之源,谷雨的雨,是万物之母,草木是长子,谷是幺儿。

《通纬·孝经援神契》说:“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一个干净、利索的母亲形象,在草木的簇拥下,在庄稼的脆声里,面目清秀,体态丰盈。谷贪婪地吮吸雨的乳汁,伸出叶片的小手,仰着脸,一门心思追赶着阳光的脚步。

成长和衰老,都源自梦想的远行。自此,孩子成为游子,慈母沦为老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关于谷雨的集解,我是从一首唐诗的角度诠释的。也是自上而下,明月别枝惊鹊,雨轻轻推敲大地的门,一粒谷的灯火摇曳着起身,照亮泥土。土膏脉动,谷和雨趴在春风的门缝上,像入定的僧。

犹如一对母子,谷雨的谷和谷雨的雨,互为镜像,互为禅机,互为谜底。

过了谷雨,春天就成了游子。

在春夏之交的路口,一场盛大的送别,从一粒种子抵达一场雨。桐花站在树梢,举着紫白色的小喇叭,声音比蝶翅还轻微。麦子抽穗扬花,倒悬的笔锋,润湿了天地,就是挥不出一字一句。蒲公英顶一头雪,举一把把小伞,送上一程又一程,并在沿途埋下归程的标记。一枚瓜籽,钻出壳,伸出藤蔓的触手……

春天是卵生的。东风解冻,春天应运而生。谷是一个句号,也是一枚卵。每一粒谷里都住着两个春天。一个春天是圆寂的前世,一个春天是涅槃的今生。

谷,从禾从壳,也从卵生的宿命。壳的稃甲,温暖,坚固,是保护,也是桎梏。卵生的生命,注定要经历破壳的阵痛,才能迎来成长空间和远大前程。谷雨唤醒了谷,谷挥别了壳,壳斟满了雨,为一个春天招魂,为又一个春天饯行。

《群芳谱》说: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这多像荆轲的话:壮士一去不复返。

一个母亲所能给予游子的,一场雨都点点滴滴地给予了谷。一个游子所能反哺母亲的,一粒谷都转山转水地反哺了雨。雨滋润万物,谷滋养生灵。那些血脉里亘古的美德和传统,假借一场谷雨的隐喻,轻易地就完成了传承和嬗递。

谷雨的谷,谷雨的雨,是春天远行的两行泪。一行欢喜,一行悲戚。

谷雨“吃春”

文/周广玲

谷雨前后,香椿新芽初绽,民间有“三月八,吃椿芽儿”的说法,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谷雨食椿,又名“吃春”。古时,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寓意迎接新春到来。

据说早在汉朝,我们的祖先就有食用香椿的习惯。香椿还曾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宋苏颂盛赞其“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椿素有“树上青菜”之称,鲜椿芽中含丰富的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 C。其叶、 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香椿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家乡的院落,栽种两棵香椿树,每年春末,母亲总会摘下打尖下来的最鲜嫩的香椿芽,为我们做各色的香椿美味。香椿可以腌制、凉拌、炒食、油炸,食用方法很多。但由于其香味浓郁,无需繁复的配搭,所以烹饪方法极其简单。

最经典的香椿菜肴,当属香椿炒鸡蛋。将椿芽洗净切碎,打入鸡蛋,加盐适量,搅匀,锅内放油,炒熟,即成。此菜味香浓,佐食馒头、米饭均可。简简单单的煎香椿饼最能吃出香椿的原始味儿,小段的香椿和进面糊里,两面煎香之后,金黄的面饼夹着一丝碧绿,令人齿颊留香。香椿拌豆腐也是可口的小菜,常吃还可润肤明目。

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吃春”,人们也许是想用这种形式,留住春色,让春意驻在心中吧。

生命中的茶香

文/程中学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一个春日的午后,读到这句诗时,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母亲在谷雨前后采摘、晒制的茶叶。遂起身步出户外,感受着清明节后浓浓的春意,想像着此时母亲有可能已放下手中所有的农活在故乡的茶山忙活的身影,心中有股暖流涌往全身,正如泡开的谷雨茶,氤氲出那种清香的气息,流溢的都是母亲满满的爱。

故乡的茶山傍水而立,春暖花开之时,风景秀美,十分宜人。最迷人的景致,便是那一座连着一座的茶山,远远望去,像极了相互连接的一只只草帽,深绿色的是茶树,嫩绿色的便是茶叶。近观,一排排茶树很有规律依山蜿蜒而植,倒映在水中,绿的更绿,鲜嫩的茶叶颜色更明丽,很像植入人心尖上的一枝蓓蕾。

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滋味鲜活,香气怡人。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因此,谷雨前后采茶忙,也是茶农们的丰收之喜。我家的茶树并不多,只覆盖了几片凸起的坡顶,母亲十分珍视。用她的话来说,亲自动手,吃最放心、最健康的茶,何乐而不为之。所以,年年我们都能喝上母亲采制的谷雨茶。

据记载,唐代僧侣有饮茶风尚,晚唐着名诗僧齐已留下了三首与谷雨有关的茶诗,其中一首是《谢中上人寄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在轻雾如烟的茶丛中,翠绿鲜嫩的春山野茶很稀少,乃至天色将晚时,还未采满筐。尽管谷雨佳茗难得,但诗人还是迫不及待地招来邻院的客人品新茶。可见,谷雨茶在谷雨节气这天最难得,且珍贵。以茶结友,以茶知其性,也算是喝茶的最高境界了吧。

难怪母亲曾经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才算是真正的谷雨茶,而且要上午采的。母亲采制的谷雨茶从不卖,留一份给在外地打拼的我们,留一点家里待客。母亲说,谷雨那天采制的茶,喝了对人身体特别好,通全身不畅之气,有病可以治病,无病喝了防百病。说得那样神乎其神,倒不像说的是茶,倒像是在说一种灵丹妙药,令人对母亲的茶不免肃然起敬。但我知道,那不仅仅是一杯谷雨茶那么简单,那是母亲对儿女之爱,对亲友之敬,更是对所有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以茶识人品,母亲勤劳善良的美德更加令人尊敬!

生命中,茶香缭绕,母爱深深,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感谢我的母亲!

谷雨茶香(三章)

文/潘新日

你的谷雨,在瓷做的江山里斜织着。飘香的油纸扇、细细的丝竹,还有淡淡的思念,被你的纤指素抹成一片烟云。你的身外,是漫山遍野的茶园,是掐茶姑娘的一声尖叫,还有几枝嫩绿。

香茗弥漫时,杯子晶莹的心正在翻腾曾经的旧念和过往。

不说人世间的不悦,不管市井的喧嚣,让一切都静下来,静得可以看见茶叶舞动的身姿。

茶越酽,田园的意境就越悠远。

所有的风尘,都是紫砂或瓷的王土,在滚烫的热情里重生,称王。以后,摇旗呐喊的热气,只要看见竹林,就要跪拜。

它们撑着伞,不等我开口,一转身成了细腿的舞者。

就抿一口,茶香便扭着细腰来了,撩人的婀娜,还有千般的妩媚,都被你写进纸里,成为音响里飞出的音符了。

那些淅沥的雨还在朦胧,它们恣意的心怀在你的心头描出花朵。此刻,春日的阳光幻化成雪,你用谷雨茶弥漫的清香搭配出宁静自然,还有好的念想,让它们发芽。

万物寂静,青草的叶子在炉火中凋谢,恍若池塘边,我们刚刚打发的波纹,一圈一圈,像渐开的形容词,把爱情打湿。

谷雨茶叙,那么多的灯笼挂在大汉江山的屋檐下,一枚枚红红的果实,浸泡在汉语的季风里,让茶艺表演在透明的窗户边凋落成水声。品茶的人,正在无雪的岸边观望,柳枝婆娑,青春一个趔趄,掩映大片的沧桑。

门神举着刀剑立在门上,一口淡香的茶,让你的今世开满鲜花。

学着古人,着长衫,挽发髻,用清泉温茶,满屋的茶香可以随性迈着碎步,你只需一嗅,便可醉在一首古诗里。

一壶茶,是所有春天最明亮的时光,适合居家。清脆的水声裹着普洱和绿茶的风,潜入闲暇,祖上的规矩纷纷匍匐,在民国的诗词里探出头。

苍天不老,每一盏茶都让你开怀,茶具不会说话,老去的村子用源头的水滴把你唤醒,像一盏明灯,照亮你。

所幸有人相伴,你庆幸,对于茶,你永远都是不用乔装的签收人。

谷雨正当时

文/杨春云

关于谷雨,民间有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代,仓颉造字,黄帝决定重奖他。一晚仓颉梦酣,听见有人大喊:“仓颉,你想要啥?”仓颉梦中回答:“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第二天漫天谷粒飞落。仓颉将这件事告诉黄帝,黄帝便把下谷子雨的这一天定为谷雨节,号令天下百姓每年此日载歌载舞,感谢上仓,祭祀仓颉。

谷雨是农民的劳动节。在每年4月19日~21日之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后降雨量充足而及时,农作物开始茁壮成长。自古以来,农民编成许多关于谷雨的农业谚语,世代相传,提醒自己赶紧播种。“谷雨前,好种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谷雨前后见家吉(鱼)”“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等,谷雨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天气结束,气温快速回升,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大好时机。

谷雨是茶客的狂欢节。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叫雨前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茶树经半年的休养生息,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茶水滋味鲜活,香气怡人。雨前茶中的一芽一嫩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它们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雨前茶价格经济实惠,水中造型好、口感上不比明前茶逊色,往往更受茶客们追捧。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当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连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也好这一口。

谷雨是百姓的养生节。此时天气忽冷忽热,人易患感冒,应注意“春捂”;过敏体质人要远离自然界中花粉、柳絮等物质;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风湿病易复发,应小心防范;谷雨那天可喝清代名医吴鞠通所创的用鸭梨、荸荠、藕、麦冬、鲜芦根煎制的“谷雨养生汤”,提升阳气、滋阴生津;谷雨时还可选择踏青、慢跑、放风筝等运动养生方式,但要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此外还可通过开穴通络和调节情绪,进行经络养生和情志养生。

谷雨正当时,雨催百谷生,万物尽生长。“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飘飞,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向人们宣告:时至暮春了。

牵挂

文/邹清平

民间谚语“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是谷雨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茶树发育充分,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它清肝明目除湿气,泡起来茶叶舒身展体,鲜活得如枝头再生,染得春光盈眼,茶香浓郁浑厚,久泡余味绵长。

去年谷雨前后,我和朋友们在铁山荒野中、万源市大山里采了无人管、无人施肥、无人洒农药的野生茶,回家用几十年前的土办法治好,味道特别温润绵长,直抵脏腑。给女儿拿了三分之一,仅有二两。她喝后戏说是爸爸妈妈造的“三无产品”,但她感觉味道特好。因为这种茶叶数量少,女儿倍加珍惜,每次拈三根泡一杯,闻香解渴洗眼睛,提神正气润喉。

我们去年采的谷雨茶,女儿特别喜欢。因此,我们一直盼望谷雨节早点到来。今年谷雨后的大周末,一大早我们就直奔万源大山里,目标明确采山茶。雨后初晴,山青雾白,暖风拂面,鸟语花香。在这样清新的环境里,提着提篮,进入荒野森林之中。一进入林子里,家属就高兴地唱着“茶叶快来哟,茶叶快来哟”。刚走了五十米左右,大家突然说“茶叶来了”。一棵茶树约有两米高,长在似有似无的羊肠小道左边,又嫩又黄又绿又红的新芽裹满了茶树,满树活泼泼像披着迷彩服,在雾气中静默,等待路人来采。俗话说,茶树茂盛要有人采,姑娘漂亮要有人爱。“头年采得多,来年发得多”,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子女是父母一生的牵挂,天下的人们都是在父母的牵挂中成长起来的。

我父亲满腹经纶,十分关心牵挂子女的学习。从启蒙读小学开始,无论他怎样忙,总是牵挂我什么阶段需要什么学习资料,并千方百计想法找到。读小学时,家境十分困难,就用在大山里披荆斩棘挖药材的收入,托人在县城给我买了《新华字典》《语文基础知识》《钢笔字帖》《毛笔字帖》。他说字是人的脸面,是打门锤,是见面礼,叮嘱我要练好字。读初中时,他省吃俭用,将卖核桃、柿子、洋芋种子的钱,先后买过《初中生作文选》《读写通讯》,小说集《雨涤松青》,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等课外书籍,并督促我学习理解,他随时牵挂我的学习进步和知识积累,总是抽空给我讲解人文历史知识和古典文学常识。

小时候我在大山里读村小时,单面路程12里,要穿过一片大松林,爬两面山坡,趟过三条河流。母亲尽量把我送过大松林,给我壮胆,看着我过第一条河,即便有时不空,也要尽量想法托人给我搭伴壮胆,早晨上学,下午三点钟放学,走读上学,每天回家。一年四季,她准备好红薯洋芋或者用石磨将麦子荞子包谷推成面粉,和成粑粑,在火笼坑里翻来翻去,烧好烧黄当作我的午餐,或将糯米蒸熟炒干,再用苕麻糖贴好,做成乡村里叫的阴米子糖给我当点心。她在家煮午饭时,总是把饭留好放在热锅里盖好,以便我放学回家时立即吃饭。每当下午要到五点时,她掰着手指盘算着牵挂着我大概走到了什么地方了,尽量安排一些农活在我放学的路旁,随时用眼睛望着我放学回家的乡间羊肠小道,盼着我出现。母亲真是用心良苦,随时把我牵挂。小学五年那些日子,虽然生活十分困难,但我在母亲的无尽的牵挂关怀中快乐幸福成长着。

几十年前,我们几弟兄上学,工作后离开老家上班了,父母亲在大山里干农活时都在掰着手指算,此时走到了什么地方……我们这一代人更方便了,我女儿每次上大学,我们估计到了目的地,都会第一时间电话问候“到了没有”?

生活中,何止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还有兄弟姐妹牵挂,夫妻互相牵挂,师生之间牵挂,朋友之间牵挂……

无时无刻的亲情牵挂:在凛冽的寒风中,在炎热的夏日里,在亲人行走的羊肠小道上,在长途颠簸的汽车里,在穿过大山越过河流的火车上,在万米高空的飞行途中……

无时无刻的亲情牵挂,像无形的风筝飘向远方;像圈圈涟漪荡过高山,淌过河流,飘向空中,抚慰人们的心灵;像阳光照亮每个角落,引领前进的方向。被人牵挂幸运,牵挂别人幸福。牵挂是无私的给与与奉献,牵挂是默默地祝福与祈祷,牵挂是浓浓的回忆与思念,牵挂会带给你无限的温暖和希望,牵挂会产生无穷的向上力量和精神。人类世世代代无私牵挂关怀,才能有生生不息的繁衍发展,才会有生机勃勃的世界。

谷雨的由来和习俗

文/王文莉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民间素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说法。

“谷雨”的由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此时也是栽瓜点豆、移苗播种的最佳时节。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之后雨量增多,浮萍逐渐生长,布谷鸟也开始提醒人们尽早播种,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祭仓颉的习俗。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刻了一副对联:“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每年的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

“吃春”的习俗。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等多种功效。

赏牡丹的习俗。“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被称为谷雨花、富贵花,谷雨时节赏牡丹已绵延千年。清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都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游玩。

喝谷雨茶的习俗。福建的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制成的茶叶,而且要上午采的。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祭海的习俗。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海祭时刻一到,渔民便抬着供品到海神庙、娘娘庙前摆供祭祀,有的则将供品抬至海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场面十分隆重,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