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名人的文章 / 名人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札记

文/朱海君

闲暇时爱读一点自己喜欢的书,这样的习惯延续了好多年,小时候看看连环画,大了阅读散文、小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名人信札悄然走进了我的生活,藏札、读札成为我工作之余的一大享受。

人生的很多际遇恰似因缘巧合,透过小小的巧合,让你看到的不仅仅有明亮的窗户,更可能是广阔美丽的文明世界:那是一个冬日的黄昏,孩子满月不久,去他外婆家了,我一个人百无聊赖,漫步在亮着星点灯光的小巷子,信步走进了一家“金鹤书法社”的门店,店主是一个刚从艺校毕业的年轻人,简单的闲聊之后,顺手拿起书桌上的一本毛笔字帖,“咦?字帖上怎么都是前人写的信呀?”就在那瞬间,率性随意、一气呵成的信札墨迹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慢慢的从关注到喜欢到拥有,直至现在成为信札收藏爱好者。

十多年前名人信札的收藏刚刚在中国大地上兴起,网络论坛的流行为这样的小众收藏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很难想像信札因现代通讯的发达而走向衰亡,而全国那千余名信札收藏爱好者却因为形形色色的艺术网站而聚到一起,灌水、品鉴、买卖、辨伪……我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作为只有热情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初来乍到者,只能默默地看,默默地学,文人学者手札一直是我重点收藏的门类,了解得越多,越是感到知识的贫乏,每一位学者背后都有一个文化故事,信札当中他们的所思所想其实都在诉说着这个故事,值得你去探索、去追寻。

信札收藏以名头为第一,书写者的名头越大,知识背景越丰富,传世华章越多,则越有价值,同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真假。名头越大造假也就越多,所以就要求你去钻研纸、墨、信的背景、书信者的风格,包括信封、邮戳、邮票,尽可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作伪的依据。信札收藏圈是一个各式人等都有的群体,其间有像我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更多的则是从事教学甚至研究的知识分子,向他们学习和讨教,可以开阔你的视野。那时候网站上真的可以淘到名头大、书法好、内容好令人心仪的东西,譬如:老舍从美国寄回来的信,吴宓在西南师院的便条……刚到手的一刹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捧读她,油然而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顺意,就是这样寻寻觅觅、披沙拣金,一封一封的不断入藏我的书斋;没有一掷千金的豪迈,有的只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光阴流逝,斯人已去,手中留有几通曾经熟悉的名人信件,然后精裱装框,用来点缀客厅、卧室,风雅至极。

每一通名人信札都是历史的孤本,同时也是真性情的流露,真思想的表达,书画家可以重复同一题材,几乎不可能有人会重复写同一封信,名人信札因其存世量少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因此信札收藏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发现只有走出信札才能看懂信札,只有站到了历史和书法的高度,才能真真读懂这一个看似小小的门类。岁月静好,青春不再,我的收藏也不再止于信札,对于签本、题词、处方等,见到满意的也会大胆出手,前几天请回来一笺嘉道年间的医方,朋友说是用来治疗肠胃炎的,听后颇多感慨,那段时间刚巧肠胃不太舒服,正吃着中药,冥冥之中这二百年前的方子就是为我而开的,一张白纸,当她有了字,有了思想内容以后,就有了生命的灵动,就有了心灵的火花。

孩子刚满月时,我与信札结下了不解之缘,孜孜以求之,如今孩子已长成追风少年,经年累月收集而来的信札也像我的孩子一样,与我朝夕相处,伴我度过白天、黑夜、空虚、寂寞,每当月白风清之际或是夜半梦醒之时,情不自禁会想起我这既花钱又花时间和精力的“癖好”,是坚持还是放弃,何去何从……偶然孩子的一句话坚定了我勇往直前、风雨不改的信念,“信札挺好的呀,我喜欢”,讲到我心坎里去了,真的,书札不就是文化的载体么,捧读书札不就是在捧读中华文化这部大书的某一个章节么?还有什么值得你去犹豫、彷徨的呢?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我在领略父辈多读书、读好书的家训时,不也就是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年?想到这里,我很释然也很幸福。

名人过年趣事

年,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各有各的过法,这里我们选三位古今名人,看看他们是如何过年的。

先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过年趣事。王羲之有一年到浙江绍兴暂居,正值年终岁尾,于是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着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了。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谁也不愿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贴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溜走了。

再来看香港富豪李兆基、李嘉诚是如何过年的。李兆基被香港地产界尊称为“四叔”,他每年过年时最快乐的事情是带着他的爱子家杰和家诚一起到国外旅游,比如去加拿大滑雪,在享受大自然乐趣的同时,尽享天伦之乐。而香港富豪李嘉诚呢,在过年时总是和儿子李泽钜、李泽楷等一家人在一起辞旧迎新。李家有一条家规,这就是:李家的成员无论在哪里办什么大事,过年时都必须要回家吃年夜饭。所以,李家的人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无论在做什么大生意,过年时都会返回香港,一家人团聚。

最后看看作家冯骥才如何过年。作家冯骥才说,中国人置办年货是为了寓意来年的丰足,因此冯家置办年货要备足八样:玉丰泰红绒头花、正兴德茉莉花茶、津地吊钱、彰州水仙、宁波年糕、香烛供物、干鲜果品、生熟荤腥。

另外,冯骥才过年要打扫屋子,装点过年的气氛。他总是拿吊钱、福字门、花灯笼之类把房间里里外外布置一番,还要贴楹联和吉祥图画。

过年时到郊区的农村集市去逛逛,是冯骥才养成的过年习惯。他说,这是为了去感受一下年的氛围和劲头。要说年味浓,还得到乡间。冯骥才在赶集的时候,看着大姑娘小媳妇们挑选窗花,看着扛着猪头的兴冲冲的大汉,觉得年的气息扑面而来。

当年,剪纸担当起点染年意的主角,所以过年时,冯骥才也少不了去天津的天后宫买剪纸,把年的味道带回家中。

过年期间,冯骥才最重要的事情要数祭祖了,他家有四幅祖宗像。除夕之夜,悬挂这几幅祖宗像,像前摆放供案,燃烛焚香,以示感恩之情。

此外,过年的时候,冯骥才还会在墙上挂上几幅珍藏多年的古版杨柳青年画,像道光版的《高跷图》、咸丰版的《麟吐玉书》和《满堂富贵》等,冯骥才喜欢从这些老画上感受昔日的风情,这年过得也别有一番风味。

九秩名人与百年名校

文/戴健

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同样以“百年树人”为己任的杨振宁和合肥一中,不啻是合肥的傲人品牌,永远令桑梓荣耀,城邑增光!

赏罢明月,我们又迎来了国庆佳节。今年的国庆,于合肥来说,仿佛特别有意义:一位名人——杨振宁90华诞;一所名校——合肥一中建校110周年。

1922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一日),杨振宁出生于合肥城内四古巷家宅第五进东正屋。35年后的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杨振宁。

1902年10月,当京师大学堂正在招生之际,由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创办的安徽最早的中学——庐州中学堂已经开学。1915年10月,庐州中学堂更名为省立二中的一名毕业生叫杨武之的,安坐在北京高师(今北师大)的课堂上,成为当时全国学微积分的为数寥寥的学生之一。8年后,1923年10月,远涉重洋的杨武之又坐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系的课堂上。此刻,他的口袋里揣着宝贝儿子的照片,杨振宁刚满周岁。

没有杨武之就没有杨振宁,这绝不是废话。因为连获斯坦福大学数学学士、芝加哥大学数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的杨武之留洋归来,把杨振宁带往“外面的世界”。1928年10月,6岁的小振宁坐到小学课堂上,他也第一次见到抽水马桶,喝到牛奶吃上香蕉。

在北平成志小学和崇德中学就读的杨振宁1937年15岁时遭遇了卢沟桥事变,他随父母回到合肥,就读于父亲的母校今合肥一中。10月日机频繁空袭合肥,不得已学校避往三河镇。课堂借用祠堂,住房租用民房,杨振宁在这里和同学们重续弦歌。

那是抗战史上悲壮的一页。合肥的400多名学生迈开双脚,芒鞋竹杖,辗转到湘西的大山沟里,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继续求学——“白天庙里上课,晚上油灯温书,五谷杂粮野菜糊,不误学子前途”,一位合肥籍教师填词明志。而杨振宁则由父亲接出,经舒城、望江、黄梅、汉口、广州、香港和海防、河内、河口,“八千里路云和月”,其间转换过好几种交通工具,最后乘窄轨列车抵达大后方昆明。他于艰难竭蹶中读完西南联大物理系本科和研究院的课程。

1945年10月,赴美留学的杨振宁尚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苦苦等待去往大洋彼岸的便船,而他合肥母校的师生员工也正在湘西万溶江畔收拾行囊,准备“复员”。庐州中学—合肥中学—合肥一中,变化的是校名,不变的教书育人精神的传承。一代代学子“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

一中校友杨武之在旧社会常挂在嘴边的唱词是“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但他教儿子唱的歌曲却是“上下数千年,一脉延”和《中国男儿》。1951年10月,他给刚出世的杨振宁长子命名“光诺”,想不到遗与孙儿的“诺贝尔”之愿,6年后就提前在儿子身上实现了——1956年10月,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完成的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问题》发表,轰动了全世界,并因此获1957年度诺贝尔奖。杨振宁夫妇收到父亲的贺词是“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是的,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杨振宁这样说道。

新中国成立后,合肥一中跨入发展的快车道。60多年来,这所合肥人引以为豪的“第一中学”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栋梁之才,数以十万计的毕业生成为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母校以杨振宁等杰出校友为荣,杨振宁也深情关注自己和父亲就读过的家乡中学。一中建校90周年,他回合肥参加并欣然题词:“1937年秋,我曾在当时的庐州中学读过书。半个多世纪以后有机会参观母校,备感兴奋。合肥一中我知道是很好的学校。敬祝此后有更多更好的发展。”一中100周年校庆,他寄来亲笔题写的“合肥一中”校名。获悉迁入滨湖新区的合肥一中正在筹备110周年庆典,90高龄的杨振宁虽因讲学档期紧难以赶来,日前特向母校表示热烈祝贺。

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同样以“百年树人”为己任的杨振宁和合肥一中,不啻是合肥的傲人品牌,永远令桑梓荣耀,城邑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