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关注的文章 / 关注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在意和“在意”之间

文/董竹林

突然之间,就想起了不知是谁说出的一句话:真的没有多少人在意你。

但我也的的确确被人在意过的呀。

母亲没有文化,从不知道哪天是阳历的几月几号,但她在世的时候,却对哪天是星期六星期日记得很准。因为,我这个在县城上班的儿子,星期天回去得最多。我每次外出和生病的时候,看到的母亲总会用最原始的方式,跪到神灵牌位前上香,祈求苍天保佑我出行平安疾病早愈。我头上的白头发是父亲最先看到的,他在村里,最爱听的就是外面的乡亲给他说起和我有关的事情。

晚上酒喝多了,爱人烧了一壶开水,还放了一个水杯,半夜醒来爱人也醒了,怕我头晕下床摔倒,扶着我上厕所。天明后告诉我一夜没有睡好,老记着我的呼噜声,停了她就靠近我的脸听听呼吸是否匀常,或把盖住头的被子撩开。我在外面碰到了不开心的事儿,回到家不说话,爱人都能从我的脸上看出来。我做了不该做的事儿,能够对我直言的还是爱人。

我有一位高中同学,上学时家里都困难,他比我略好些,每次从家里拿了白面,到学校换成饭票后,又从我手里换过几张粗粮票。从学校毕业后都在县城工作,可来往的频率却不高。他偏重理科又爱运动,与我正好相反。但每次见面,都能说出我这段时间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他经过我那扇朝街的办公室的窗户,要是几天没有打开,他就会到我家里来,看是不是有啥事情。我父母去世,没有来得及告诉他,他就赶过来了。我在外面有了憋屈事,也爱找他倾诉。

我心里面明白,这样的在意,可都是源自生死与共的亲情和真挚的友情啊!

自然,在公众场合,在与人交往和相处时,能够在意他人的感受,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但这种在意是一种礼仪,一种修养,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但在很多时候,不少人感觉有人在意并期望得到他人的在意。

比如,公众人物,自觉并看似有很多人在意,其实,那不是对你这个人在意,甚至说那不是在意,而是关注。即使关注,关注的是你的权位和罩在你头上的光环。外在的东西一去,便难以再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有的人因丑闻败露,间或可以制造绯闻而让人关注;有的人靠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去千方百计吸引世人的眼球;有的人靠善行的施予,不经意间被善良的人们关注;当然高官落马自然成了大快人心的事情。但是,这些时候,人们关注更多的是你做出不应该发生或在他人身上没有发生的事情。追星,也有追到偶像在意的程度,但那是因对你的演技追捧,附带形成的爱屋及乌,明星永远是演艺的客体,永远逃不出你方唱罢我登台、人老色衰时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结局。

当然,更多的时候,还真的没有多少人在意你。不被更多的人在意才是人生的常态。

我有一个当老板的朋友,他说从不敢在快餐店里吃饭,怕人笑话。其实这都是自我感受,在自己抬高自己。我给市长当过秘书。因为这个经历,在以后总觉得会被人在意。平常,有益的是对自身行为约束,但更多的是在饭店吃饭,爱和见到的曾经交往过的场面上人敬酒,觉得不去人家会见怪,结果常常是自己酒醉而回,躺在床上肚里翻江倒海,爱人端来一大杯热茶水时,边扶我坐起来边自言自语:谁让你喝这么多,就没人劝劝……

听说到北京跑项目,地级市的市委书记都得给部里的小办事员点头哈腰。假如没有发达的媒体,即使国家总理一个人去到一个城市,都会没有人理的,去到乡村,顶多让街头晒太阳的老人指点,说句这是一个陌生人。

我在这样想——在意,是长久地对于你生命个体的关注;关注,是对生命个体的外在表现的留意。在意你一定是关注你,而关注你不一定在意你。关注中的在意具有时效性,取决于你外在表现及影响的持续长度。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对生命个体的在意和关注,它的持久源于亲情。对公众人物或所谓“名人”的关注和在意,源自对其外在表现的畏惧、欣赏或猎奇。有人真正在意你是幸福的,有人关注你是荣幸抑或是不幸的。

我还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话:“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心路,只是世事烦乱让他迷乱而无法找到这条路。迷乱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由此产生关注与在意之间的错位。”

其实,真的没有多少人在意你。也难以有更多的人真正在意你,除非你成了社会群体的精神领袖。正因为此,淡漠生命个体之外关注你的人,遵循人伦天道,找到自己的快乐,走好属于自己的心路。更重要的是,珍惜真正在意你的人,把对你的关注变成更多的安宁和快乐。

谈刀笔

文/胡令峥

刀笔作为人类延续文化的方式遗传至今,仍被赋予举足轻重的位置。它赤裸裸地展现“人”整体概念化的真实存在,从最初的记叙,到最后变成文明的证据。其实它只是在做这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那就是对话。它在对话,到底在与谁对话?

在对话中周而复始的沿用,沿用的并不是一种习惯和心态。而其间最多的是揉入了对存在习惯和存在心态的反思。到底什么催生我们一直用刀笔的方式去把握世界,用刀笔的意念去耕读我们所依赖的土地。

这本身并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刀笔在整体性上肩负着一种源于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责任。它原初的萌芽始于对人本身的关注,就如同神话的逻辑一样,我们想飞上天,于是创造了长着翅膀的人。那刀笔是什么?是我们的翅膀吗?它并非翅膀的人文内涵所能承载,它是超越感性和理性的一种创造性存在。拔离时间的维度和空间的限度再现一种逻辑的真实。这种真实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一个理字,中国人的理并不是一种理性的理,而是一种人文上的逻辑真实。其实,也就是一种良知。这种良知是对于人的困顿和存在意义所产生的关注和恻隐。如果刀笔之下尽是空话、套话、假话,这就是泯灭人文良知的行径,也终将受到刀笔的审判。

刀笔除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外,还充斥着对于社会生活的关注。这就是对于人际的关注。狭义的人际只是圈定人与人的社会生活,而广义的人际则包括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就像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刀笔之下言简意赅提供最真实的社会导向。而如果刀笔之下尽是繁言、缛言、粗言、恶言,这就是丧失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在当前的历史语境和社会语境下,刀笔最切实的功用则是以人民的呼声为先导,在和谐的生活氛围下,改造和提高当前的生存境遇和生活境况。塑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匡扶扭曲的歪风人际,杜绝遏制环境污染的蔓延。这也就是刀笔的社会责任,即刀笔为谏。

其实,从刀笔的造型感知,会发现其锋利的本性。可是不能因锋利而失语,讳疾忌医只会使人类走向愚昧。而刀笔肩负的则是一种启蒙。如果一个时代要发展,必先以群体觉醒为发端。刀笔则是走在最前沿的,其实前沿的主题就是马克思在讲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和思维的解放。这也就是刀笔所追慕的实绩:使人作为人而能成为人,对人生有所觉解,对生活有所反思,最终诗意地栖息在真善美的大地。这也就是刀笔的社会良知,即刀笔为鉴。

亦如,对于好的文学作品的评判,反映现实而又高于现实,能够若有所思、怦然心动。不是告诉你多少东西,而是让你想到多少东西。不是一味流于言辞,而是那里面浓郁出多少关注,展现出多少问题。

刀笔不是答案,只是疑问的开始。善待刀笔,与人为善。

北京那座城

文/毓新

童年的印象里,北京如宝石般光鲜,太阳般明亮,“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不仅歌曲这样唱,年画中的天安门城楼,也在中国红喜庆的背景下,闪闪发光,金辉四射。

而真正零距离感知北京,是儿子高考结束那年。我带儿子去北京旅游,游览了故宫、颐和园、定陵、八达岭长城及北大和清华等,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京城的天绝没高原的蓝,太阳绝没高原的艳,天与太阳白蒙蒙一体,但游人都打了伞。游故宫那天,光喝饮料,我跟儿子花了二十多元——在当时的老家,这些钱能拉贮满满一大窖水,节约一点,够全家半年用度呢。

我们抽空去了儿子将入读的大学。校园学子朝气蓬勃,楼房高大气派,草坪郁郁葱葱,花木姹紫嫣红,令儿子相当满意。

这次旅行北京留给我的印象,有故宫般的厚重、草木般的生机,还有更多无法游览无法感知的广阔与神秘。身为农民后代,普通教师,能将孩子送进这样的城市读大学,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世事远非想象的简单。如今有更多学子,心怀五彩梦想,闯荡喧嚣京城,经过无数辛酸锤炼,创造了一个集体性词语——“北漂”。汉语实在太奇妙了。“北漂”,典型的动词中心语,整体却是名词;说名词,又给人荡船般的动感,其中“漂”字,写尽了外地人在北京无根的打拼。

好多年,儿子被置于这状态中。读本科,读硕士,想方设法找工作,可关键是那个“居”字。辛苦的收入多半花在了租房上。而租赁的房子不由自主,今年在这儿,下年不定得挪窝儿。求东家,找中介,谈价钱,签合同……

幽燕故里,六朝繁华,山川形盛,四季风物,不再引我注意了,注意力集中在儿子如何走出困局。只能在担忧中关注北京了。关注飞涨的房价,关注拥堵的街道,关注红色的雾霾,当然也关注奥运会,关注APEC蓝,关注时事风云变化……

偏偏几年之后,女儿又进北京读大学了。一段日子之后,我去北京看女儿,同时也另有任务——儿子与一女孩确立了恋爱关系,准备买政府补贴房。儿子在欧盟学习,一时半会赶不回,有非办不可的手续,儿子让我去处理。

想到儿子和他恋爱中的女孩将在北京拥有温馨小家,从而结束无根的“北漂”生活,再想到正在大学读书的女儿,心里前所未有的安详。一场持续数日的雾霾刚刚散尽,夜幕初临,飞机从空中缓缓降落,北京城如宝石般晶莹透亮。数不清的灯,温暖而黄色的灯,按各种程序——公路、街道、建筑或许多无法说清的形状——串珠似的,将整座都城装饰得容雍华贵,富丽堂皇。飞机越降越低,地面驰行的车辆,也无不闪着晶莹的黄色,在黄色的串珠之间缓缓移动,使温馨的北京更具诗一般的生机了。

儿子的恋人,一个文静而朴实的姑娘,到机场接了我。简简单单聚会后,合力办了该办的事,我便将住处挪到海淀,专门陪伴了几天女儿。

天飘雪花,落地成雨,显见温润的北方初冬。除了必要的坐车,女儿和我选择步行,自由自在随心畅游。北京的好地方实在太多,什刹海边的王府和故居,南锣鼓巷的胡同和酒吧,地安门外的钟楼和鼓楼……我们无视重新聚拢的雾霾,不戴口罩,瞻仰圆明园遗址,抚摸铭刻在伟大废墟上深重的屈辱,站立学清路立交桥,观赏夜晚的车灯川流不息,踏足小月河岸边,倾听潺潺流水和嚷嚷市声的奇妙弹奏,穿行学院路,领略着名学府迥异的风姿,不止一次踏进女儿在读的校园,感知每个角落的新鲜和美好……

这样的时刻,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一定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