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巴黎的文章 / 巴黎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聆听春天

文/依云

不知道春和冬是不是也如人一样喜欢仰望别人的幸福,于是私下里签订一份协议,玩起互换角色的游戏,本该是严寒的冬日,却温暖如春,而期待着春天悄然来临时,冬又呼啸而出。于是我们逐渐适应了暖冬、倒春寒和桃花雪,同时也对二十四节气的被篡改多了一丝遗憾。今年又是如此,当我们满怀期待奔向春的怀抱时,冬又不失时机地当了一回绊脚石,于是只好让心蛰伏着,不自觉地对春多了一丝怜惜,觉得春受了冬的欺骗,莫名其妙地沦为了弱势群体。亦觉得春如古代的幼女,刚刚感知到世界的美好,却被一块长长的裹脚布给封杀了,只能在疼痛中积攒力量,或者旁逸斜出生成另一种模样。

每个人盼春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随意走进一间服装店,我们很轻易地就能捕捉到春的信息,新款已经上架了,或时尚或简约,可爱地摆在货架上,不时有女士进来和同伴窃窃私语着,随后挑选一款带着喜悦的心情离开,为自己的春天增色。春装与占据了一冬的冬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穿一下,装点自己的心情,春就离心更近了。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头上;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听着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朗读着《春天在哪里》,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幅春的画面:柳条低垂着秀发对河梳妆,桃花绯红着脸开成春天的一首诗,春雨飘飘洒洒播放着春的音乐……春就这样不假思索、不用装饰地聚拢过来,让整个身心因为春的美好而诗意起来。

暖暖的房间里,水仙花依旧在开放,袅袅婷婷,清丽脱俗,托起了一个曼妙的梦。阵阵清香袭来,我不自觉地就陶醉其中了。“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红梅相并时”……在这些洁净的诗句中,水仙仿佛春的一片裙裾,轻轻地牵引着春缓缓走来,诗化了季节的思绪。

大朵大朵粉色的花,白色纱质的蕾丝婚纱,就这么闯入我们的眼帘。一年四季都从步行街口走过,巴黎春天婚纱影楼总是最早向我们传递每一个季节的信息。巴黎春天———我默念着这四个字,心头涌起了柔柔的情思。巴黎、春天,一个是浪漫之都,一个是诗情画意的季节,因为一个个浪漫的爱情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春天里,这里又会留下多少关于爱情的传说呢?

春天就是一个精心打扮的新娘,任由花童向她撒出片片花瓣,让我们的眼睛目不暇接。还等什么,准备好自己的耳朵,将这些春天意象的事物都一一打包回收,再配上心灵的音乐,聆听春天演奏的圆舞曲吧。

大学的诞生

文/房龙

现今,大学都是从一大笔存入银行的钱开始。这笔钱就用来建造校舍,实验室和宿舍。最后聘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举行入学考试,大学就办起来了。

但在中世纪的做法就不是这样的。一个明智之士对自己说,我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我必须把我的知识传授给别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找到几个愿听他宣讲的人,他就开始把自己的智慧鼓吹一番,就好像现代站在肥皂箱上的街头演说者一样。久而久之,某些年轻人开始按时来聆听这位伟大导师的智慧的言词,他们还带来记录本,一小瓶墨水和鹅毛笔,把他们觉得重要的东西记下来。有一天下起雨来,老师和学生们就撤到一间空的地下室去,或到这位教授的家里来。学者坐在他的椅子上,年轻人就地而坐。这就是大学的起始。在中世纪,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教授和学生的联合体,教师即是一切,而校舍则无关紧要。

让我举一个例子。布列塔尼半岛的年轻神父阿培拉德,早在12世纪就开始在巴黎讲授神学和逻辑学。数以千计渴望求知的青年人向这个法国城市蜂拥而来听他讲学。一些不同意他的观点的神父也前来解释他们各自的观点。巴黎不久即挤满了吵吵嚷嚷的来自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人群以及来自瑞典和匈牙利的学生。于是在塞纳河的一个小岛上,一座古老的大教堂的附近出现了着名的巴黎大学。

接着,在巴黎大学发生了一起争端。非法籍的学生被逐出学校。与此同时,英皇亨利二世召回所有在异国学习的人员。一批被开除的巴黎大学教师和学生组成了牛津大学的核心。这所举世闻名的大学就此创始。

中世纪,特别是13世纪,并不是世界完全停滞的时期,青年一代是朝气蓬勃的,也是热情奔放的,他们对所学的东西,即使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也非得问个为什么。文艺复兴就在一片喧嚷声中形成了。

逛巴黎旧货市场

文/曹雪柏

这次去法国旅游,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巴黎逛旧货市场。

乘坐四号地铁至北边十六区终点站,随着人群走,过了两个红绿灯,便来到法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旧货市场——圣图安旧货市场。

走进旧货市场,商品果真是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既有现代日常用品,衣服鞋袜,又有各式各样的古董珍藏,杂货旧物……几乎涵盖了家庭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应有尽有,堪称全球旧货市场老大!

说话间,我随着拥挤的人流进入了淘宝的行列。各种各样的旧物,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不觉间,一位老妇人小摊位上的一个瓷器引起了我的注意——圆溜溜的,黄釉瓷,色如天然翠玉,釉泽浑厚发亮,大约十三厘米高,直径二十一厘米,壶盖有点残缺。略知一点瓷器鉴赏知识的我,蹲下身仔细一看,原来是我国清代的暖壶,我非常惊讶!抚摸在手里,倍感亲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买下了这个暖壶。我小心翼翼地包好,装进旅行包,感觉沉甸甸的,心里很开心。

朋友说,法国旧货市场有不少中国明清时期的文物。法国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无数精美的器皿和文物被带到了法国。多少年过去了,侵略者的后代清理家里旧物时,往往会把这些中国文物拿到旧货市场上出售。有不少华人在旧货市场上淘到了明清时期精美的瓷器,还有人买到了年代久远的中国香炉和铜鼎呢。身在异国他乡,千里之遥,看到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文物,想起那段屈辱史,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穿梭在人群中,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不少人还推着婴儿车。据说,有的当日来回,远道的则住上一宿。其实,很多游客来此不是为了买卖,而是为了休闲。看着那些古旧的衣服,我想起在巴黎大街上看到很多年轻的女孩子都穿着这类衣服。原来巴黎女子对老旧的东西也有一种热爱,因为旧衣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岁月沧桑感。

在法国小住的这几天,我发现法国各阶层都喜欢逛旧货市场,大部分法国人去旧货市场只是玩玩逛逛凑凑热闹,满足一下好奇心,如果看见喜欢的价廉物美的东西,也可以趁机买回家。法国人不认为购买旧物,或者穿过时、二手的衣服就丢面子。这样既有利于物品的循环使用,更是一种节省简约的生活态度、富有情趣的精神享受,可谓精神物质双丰收!

漫步巴黎的旧货市场,总让人流连忘返!正如法国收藏家柯里尔所说:旧货市场是“淘旧货者和猎奇者的幸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