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当地的文章 / 当地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万佛湖散记

文/季宇

我一向认为,旅游景点要吸引人不能没有文化。有文化才有深度,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许多名胜古迹之所以如雷贯耳,让人趋之若鹜,功在文化,不言而喻。

记得第一次去万佛湖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是某系统组织职称评定,为了保密起见,作为评委的我前一天才接到电话通知,要我于次日上午某时至某地集合。到了之后,方知要去万佛湖。万佛湖离合肥80多公里,车程仅一个多小时,这样的安排倒也颇具匠心,一来排除了干扰,二来便于集中精力。

时值冬令,天气很冷。到达万佛湖时下起了小雨,雨中夹着雪粒,真有些天寒地冻之感。这样的季节当然不是旅游的好时候。大家到达后,都钻进房间避风取暖。透过窗子,我看着外边雨雾迷蒙的山水,不免有些遗憾。然而,令人高兴的是,两天之后,当我们职称评定结束时,天气开始放晴了。于是,会议组织我们参观游览。直到这时,我才得以窥见了万佛湖的真容。宽阔的湖面,美丽的岛屿,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一幅幅妖娆多姿、令人神往的画卷徐徐在眼前展开……

同行的一位大学教授说,他多次来过万佛湖,这里四季景色各有不同,春之媚,夏之秀,秋之盈,冬之静。尤其是雪天的万佛湖颇美。有一年冬天,他与好友来这里小住,恰遇大雪。一夜之间,银妆素裹,白雪皑皑。室外一片洁白,鸟尽湖空,室内煮酒烹茶,开怀畅饮,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摒弃了一切烦恼,好不快意。

他的一番话说得我心痒难耐,心向往之,却求之不得。更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游览只有短短半日,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总也忘不了万佛湖,却一直没有机会再去。不久前,苏皖两省作家联手举行了一次采风活动,我又一次来到了万佛湖。这一次是专门为万佛湖而来,时间安排得相当从容,使我有机会细细地品味、欣赏和感悟这个美丽的度假胜地。

阔别十多年的万佛湖已经大变样了,路况和旅游设施均有大改善。安置下来后,便迫不及待与三两友人出外观景。

首先要去的自然是龙河口大坝。上次前来由于时间匆忙,只是闻其名而未见其面。万佛湖,原名龙河口水库。这座水库是解放后修建的,作为举世闻名的淠史杭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龙河口水库改名为万佛湖,是因为湖的上游有山,名曰万佛山,此山名乃汉武帝所题,湖中之水亦源于此山,故而得名。

龙河口大坝巍然壮观,长600米,高34米。据说是皖西五大水库之一,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坝。如此壮观的水坝,当年竟是用最简陋的工具,用肩膀一点点挑起来的。简直不可思议,令人叹为观止。

看完大坝,我们沿着湖边漫步。周围是一些徽派建筑和园林,园中有不少石碑石刻,平添了不少文化气息。万佛湖位于舒城境内。舒城古称舒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舒城的历史上曾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其中民间熟知的便要算周瑜了。赤壁一役,周瑜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从此天下无人不知周公瑾。当地流传着不少有关周瑜的传说,包括一些景点,让人津津乐道。我一向认为,旅游景点要吸引人不能没有文化。有文化才有深度,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许多名胜古迹之所以如雷贯耳,让人趋之若鹜,功在文化,不言而喻。舒城文化积淀深厚,这样的典故并不少。据说,梁祝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至今当地仍有梁姓与祝姓不通婚的习俗。这些都值得很好地挖掘。

然而,万佛湖最吸引人之处还在她的自然风光。概括起来有几点值得称道:一是湖之壮阔,二是岛之妩媚,三是山之秀丽。万佛湖湖面宽阔,达50平方公里之巨。展眼望去,如临海一般,堪称浩瀚。湖中岛屿众多,散布其中,宛如群星闪耀,妖娆妩媚。岛上的山多不大,也不高,小巧玲珑,且植被丰饶,绿树成荫,套用欧阳修的话,便是“望之蔚然而生秀也”。秀者,乃秀丽。山之秀丽,当之无愧矣。

阳春三月,正是春光明媚之时。我们一行乘船游湖,碧波万顷,湖光荡漾,层峦起伏,远山如黛,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船行湖中,如在画中,悠然自得,好不舒畅。我们不时停船靠岸,登岛游览。每个岛各有不同,姿态万千。尤其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自然生态保持得极好。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尤其是水好,清澈透明,没有丝毫污染。这得益于当地采取的保护措施。据说,县里规定在万佛湖附近严禁建厂,一切回归自然,这才保留了一方净土,实在难得。我们一边走一边看,微风轻拂,暖阳照在身上,置身于这美妙的环境里,真如踏入仙境,物我两空。在桃花岛上,细心的主人为我们沏好了新采下的舒城小兰花。大家围坐茶室,品茗谈天。茶香扑鼻,大助游兴。小兰花乃当地名茶,当年毛泽东视察舒茶公社时,当地领导就为他沏过此茶。据说为主席沏茶的杯子至今犹存,可作见证。

短短的两天采风转眼就过去了,大家都乐不思蜀,意犹未尽。顺便一提的是,万佛湖的美景让人难忘,而除了美景之外,万佛湖的美味同样令人久久回味。特别是万佛湖的鱼着实鲜美,在主人的盛情招待下,我们每天的菜肴中都少不了鱼。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时一餐饭,光鱼就有七八种之多,有些鱼我叫不上名字,但其美味却过口难忘。从万佛湖回来后,至今想起,仍是心痒难耐。我想,偷得几日空闲,与家人或友人再去住上几日,好好消受,方能得其神韵。正所谓美景如茶,需要慢慢品味。

而万佛湖正是这样的绝佳好茶。

此心安处是吾乡

文/刘宏伟

昨天跟二姑到巴黎春天商业街买裤子,发现有家小餐馆的农家秋茄大盘鱼好吃惨了。知道“观音手指”吧?就是盐步的秋茄,这里的特产,很有名的,据说有300多年历史了。“留命食秋茄”的潮汕谚语,说的就是它,下次带你去尝尝……

上周去谭边村摘大顶苦瓜了,饱餐了一顿苦瓜宴,还跟酒楼的师傅学了如何做苦瓜刺参,你下次来我亲手做给你吃……

孩子上学的事情解决了。莲湖的荷花节开始了,我跟厂里的其他优秀员工一起被送去赏莲了……

真不敢想,我刚住进了自己修建的廉租房,特便宜,每月租金才几十块钱。上月寄给你的连州“藤婆条”还有吗?喝完了我再给你寄……

我升任副厂长了,按揭的房子下个月就能入住了,到时候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再不用每年春节都往老家跑了。记得念书的时候你就喜欢漂流,下次来,我带你到老虎谷暗河漂流去……

……

自打手机上网普及后,隔三岔五的,我的QQ上总会出现这样的留言,有的发自佛山、有的发自东莞、有的发自清远……遍及岭南大地,珠江两岸。发这些信息的人,都是最近三十年来,陆续离开故乡渝州,散落到广东各个角落的农民工,他们中有我的老乡、我的同学、我的亲友。他们说话的口吻,很难再听出昔日背井离乡的愁苦。

在我的记忆里,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三十年前,同样是这些老实巴交的乡邻朋友,离开家乡时的场景。送行的人,满脸担忧、千叮万嘱;离开的人,依依不舍、眼含热泪……当时的他们,把到广东打工视为血水里讨生活,视为不得已的选择。

是啊,要不是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为了孩子能有钱上学、为了老人有钱看病吃药、为了挣钱修水泥板屋、为了存钱讨媳妇……谁愿意背井离乡呢?在他们的眼中,那时的广东,只不过是个临时挣钱的地方,他们只是匆匆来去的过客。

谁也不曾想到,许多年后,这些来去匆匆的过客,停留在岭南大地的时间越来越长,原本认为是临时挣钱的地方,渐渐变成了长期挣钱的地方。建房子、娶媳妇的梦想依然,可梦想开花的地方,却已不再局限在故乡的山水,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打工的当地买了房子,在当地成了家。

如今,每到年关,他们依然不辞辛劳万里迢迢赶回故乡,与亲友团聚,但他们谈论的内容,已经不仅仅只是故乡的山水人情了。从夫妻房、小孩上学、工厂分红、积分入户,到人生规划、继续教育、退休养老……更多的是岭南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尤其是他们打工的地方发生的事情,更是如数家珍。那方曾经陌生的水土,越来越多的物事,跟他们的生活融在了一起,开始为那里牵肠挂肚,难分难离,一如曾经的故土。

尽管他们中有不少人听说过“湖广填四川”的故事,却并不清楚那段移民史的细节,不知晓当年的移民大军中,有超过百分之十的人,是从广东移民过去的。或许他们中,就有这些移民的后裔。去年夏天,当我独自站立在午夜的广州街头时,就曾产生过这样的联想和恍惚。要是果真如此,广东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不,他们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就融入了岭南大地,且对其如此地魂牵梦萦?!

我的父老乡亲们,开始越来越自豪地把打工当地的名优特产赠送亲朋好友,越来越自豪地向他们推荐当地的风景名胜,说话的口气,也越来越像当地的主人翁了。说起打工的小镇、工厂、城市,说起当地的花草树木、高楼大厦,他们的眼里总有一抹亮光闪烁。是啊,那其中不但有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更饱含着他们怒放的青春。

春节回家,站在故乡的土地上,他们的心神越来越不安宁了。昔日他们嘴里说惯了的“去广东”,不觉间竟变成了“回广东”。广东,俨然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恰如苏东坡的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而我跟那方岭南山水的关系,也因了他们的缘故,变得越发意味深长起来,开始关心着那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一如故乡。

这些年,无论是探亲访友,还是日常出差,我在广东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因为有越来越多的父老乡亲和朋友,扎根在了那里。越来越多割舍不断的牵连,将我引向那里。

比如此刻,那只年前我到大沥镇看望已在当地落户的小学同学时,从雅瑶带回来的小沙皮,正安静地趴在客厅沙发上,浑身金色的皮毛,绸一般熠熠发光。它那双乌黑的眼睛,正若有所思地凝望着窗外,难道,此刻的它也跟我一样,正思念着它的故乡,神游在岭南的山水间?!

要喝就喝紫阳茶

文/朱百平

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提一壶水沏一杯茶,然后再开始案头的工作。这个习惯我已延续了多年。虽不敢说学会了品茶,但南茶、北茶,窝窝茶、砖茶、花茶等也都喝过。喝来品去,我对紫阳茶还是情有独钟。

与紫阳茶结缘那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毛头小伙。此前对于茶来说,只是听说过却从未接触过。因为那时村里乡亲们都还很穷,温饱问题尚且没有完全解决,所以喝茶品茶一则没钱二则也没那闲工夫,根本谈不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亲们,口渴了,舀半瓢凉水或浆水下肚。喝茶品茶对于他们来说,那可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村里个别儿孙绕膝的老年人,常用桑果叶泡水喝。是什么味道,我从未品尝过不敢妄加评论。

记得很清楚,那年三月,我所在的地质队从陕北转战到陕南,第一站就来到了紫阳。一行三十多个人都很兴奋,一进县城,看到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南来的,北往的,县城虽然不大,街道也不是很宽,但却熙熙攘攘,很是繁华。看到临街不少房子用薄薄的石板当瓦时,大家无不称奇。走进店铺,眼望房顶,斑驳的天空清晰可见。有好事者就问老板,这房子漏雨吗?老板说当然不会了,漏雨怎么能住人呢?大家怎么也想不通世上会有这种见天却不漏雨的房子。逛了一圈,肚子饿了,在一家元宵店一人十五个元宵下肚。要不是老板说这元宵不好消化,第一次吃不宜太多的话,大家还想吃。

我们驻地离县城不过七八里地,所以大家一有时间,就结伴到城里去逛。觉得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是难得的福地。在与当地老乡聊天的过程中,大家知道紫阳是全国唯一用道教名号命名的县份,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平叔(号紫阳真人)在这里修行而得名。知道紫阳茶可是天下闻名。在东汉末年,佛教传入紫阳时,紫阳茶和紫阳茶文化便开始萌芽并逐渐兴盛。

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到了与紫阳说再见的时候。大家缠着头儿找当地政府给大家买点茶叶。头儿被逼不过找到当地茶叶公司,最后茶叶公司特批了几麻袋茶叶,我们一人分得一两斤。那时的茶叶很是便宜,记得一斤也就几元钱吧。回来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泡上。品上几口,觉得紫阳茶就是名不虚传。其中有不少如我一样,过去从未喝过茶的人,喝下后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我也正是从那时起,就爱上了紫阳茶,并与紫阳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以后,看到报刊上宣传说紫阳茶富硒,具有很好的抗癌和保健作用,我就更爱紫阳茶了。

之后不久,我调入机关工作。再之后,我辗转几个单位来到西安,再没机会到紫阳去。好在那边有朋友在,朋友知道我喜欢紫阳茶,所以几乎年年都给我带茶叶来。有道是茶和水,犹如一对夫妻,好茶要配好水才能滋味更佳。基于此,我有一个小小心愿,就是什么时候能重回紫阳,用当地清甜的泉水泡一杯新茶。然后闭上双目,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体会出浓浓的紫阳美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