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清泉的文章 / 清泉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为爱清泉禅境胜

文/邱九如

清泉寺曾是浠水境内一座历史悠久、香火鼎盛的庙宇。

据浠水县志记载,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佛教禅宗三祖僧灿驻锡泰春山,建天然禅寺传戒授徒。唐咸亨四年(673),禅宗五世弘忍在玉台山附近建昭化寺传道布经。唐贞元六年(790),建清泉寺于县城东北凤栖山下。据此推算,清泉寺建造时间分别比天然寺、昭化寺晚。但另据县志记载,佛教在该县的传播始于南朝萧梁天监六年(567),清泉寺的前身就是一座萧梁古刹。由此可见,清泉寺的修建时间应比天然寺、昭化寺还早,是该县境内一座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寺。

在清泉寺建寺34年之后的唐长庆四年(824)八月,着名诗人刘禹锡“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途经浠水游清泉寺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珠圃邀欢兴未赊,赓诗煮茗坐莲花。上人我亦忘机者,欹枕相将到日斜。”其实,最给清泉寺增色添彩的,莫过于北宋文坛巨匠苏东坡留下的《浣溪沙·游清泉寺》。词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诗人运用素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画面,并借景抒怀,表达了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境界。

除刘禹锡、苏东坡两位着名诗人外,游历清泉寺并留下诗痕词迹的名贤俊士代不乏人。宋咸平二年(999),黄州太守王禹偁游览浠水名胜景观后,题有《浠川八景》和《陆羽茶泉》两首诗,其中浠川八景中的陆羽茶泉、右军墨沼均位于清泉寺。宋庆元元年(1195),工部尚书魏了翁游清泉寺,写有《雨中寻清泉寺》。明天启五年(1625),兵部尚书熊文灿迁居浠水,居住浠水期间曾游清泉寺,写有《祝清泉寺守心上人》诗。民国南京临时众议院议长汤化龙于1918年春回浠水,游清泉寺后题词8首,流露出遁入空门之意,借以排遣仕途受挫的消极情绪。

清泉诗不仅吸引历代文人雅士为之低吟浅唱,而且在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元至正十一年(1351)九月,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率众攻占浠水县城,立国都于清泉寺,年号“治平”,国号“天完”(意即压倒大元)。从此,徐寿辉在这里指挥各路大军纵横驰骋于南方诸省,给封建王朝以沉重打击。直至至正十三年(1353),元朝统治者调集大批军队围剿红巾军鄂东根据地,国都被攻破,徐寿辉才被迫撤走黄梅,后移天完国都至汉阳。

偏处浠水县城一角的小小清泉寺为何能成为元末南方农民起义军的指挥中心?为何能使历代名贤硕儒为之挥翰摛藻,吟咏歌唱?我想,也许魏了翁《雨中寻清泉寺》中的“为爱清泉禅境胜”一句能作为最好的注脚吧。浠水地理位置居中独厚,北倚横贯中原的大别山,南临宽阔浩淼的长江,依山带水,通江达海,素有“鄂东门户”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七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清泉寺坐落在一个藏风聚气,妙境天成的地方。它附近的凤栖山上,修竹凝翠,劲松染苍,景色十分秀丽。寺后岗脊自东向南伸展,构成一个半圆形状,对其呈环抱合围之势。寺前的浠水河清涟碧澈,波光潋滟,宛若一条洁白的玉带,由上而下轻盈舒展,将青山寺影倒映其中。水光山色,浑然一体;梵音缭绕,鸣泉荡谷,使清泉寺无处不蕴含诗情画意,无时不充满禅风逸韵。这种交通便捷、四通八达的战略要地,这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融荟萃、相互辉映的游览胜地,怎不令文人雅士心驰神往,纷至沓来?又怎不让一位胸怀大志、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垂青呢?

往事如烟杳然去,谱写新曲待后人。值得欣喜的是,清泉寺已易地重建,且初具规模。

享受宁静

文/江汪民

喧哗的社会,熙攘的人群,浮躁的人生,使宁静显得弥足珍贵。

宁静是一幅幅田园画。山上杏花红了,坡上小草绿了。“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刀”不住地裁剪河边柳树,裁出一片片蝴蝶般的新嫩叶片,裁出“万条垂下绿丝绦”。河岸一株株绿柳,像一团团绿雾,像一块块绿云。池塘长满青青水草,青蛙在其间追逐嬉闹。观赏如此春景,工作的疲惫、生活的艰难,会抛向九霄云外。

宁静是一泓泓清泉。春日,拥抱青山,观万木青翠,闻百鸟争歌。静坐岩石,小憩一会,赏一泓清泉。清泉如一条玉带,从青石岩上,弯弯曲曲,涓涓流淌下来。一路上,溅起一朵朵细小的水花,水珠飞洒在旁边的绿草、青苔、山花上,亮晶晶。观赏此景,如同欣赏一首清幽隽秀的小诗。

宁静是一首首歌曲。门前无车无马,无迎来送往的客人。独坐门前,抚一把琴,弹起心灵之曲。琴声惹来小猫蹲在面前,转圆溜溜双眼打量,招来小狗摇头摆尾,蹦蹦跳跳。小猫、小狗不宁静,但人感觉有别样的宁静和兴味。

宁静是一盏盏友情酒。摆一张方桌和两把椅子,和朋友各坐一方。桌上没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只有一碟花生米,几盘农家菜。还有一壶酒,不是美酒佳酿,而是农家酿制的土酒。你一杯,他一杯,喝了又酙,酙了又喝。喝的是盛情,醉的是友情。边喝边谈,边谈边笑。谈天南海北,论古今中外,无拘无束,无牵无挂。

宁静是一杯杯淡雅茶。静悄悄的夜,独自坐在书房,饮一杯茶,捧一本书。借着淡淡灯光,遨游于文字的海洋,时而掩卷沉思,时而圈圈画画,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朗朗发笑。临窗而坐,饮一杯绿茶,一缕暖阳入怀,两手敲打着阳光温热的键盘,做不染尘的秋水文章。曾巩说:“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一杯茶喝下去,人心静了,眼睛亮了。

其实,真正的宁静不为环境所变,也无法伪装,主要取决于心境。因此,要想好好享受宁静,关键是要有一个宁静的好心境。

乡音似清泉

文/清明的心弦

某天,在商场买衣服,试好衣服后,导购妹子说:“听口音,大姐是大名人吧?”我忙点头称是。导购妹子用家乡话又说:“一听口音就是,我也是大名的。”立马有种亲切感笼上心头。

与老公去旅游,在火车上,一车的南腔北调中,一下就听出乡音来,上前一问果然同乡,且是邻村。千里之外老乡见老乡,那种乡土井水的亲近,直击心胸,眼睛里流出水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含义,在家乡时没丁点感觉,此时一下懂得很深很深。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初中高中的同学从乡间走出来,遍布全国各地,二十年后校庆的日子,同学们回到家乡,一张口仍是流利的家乡话,清纯的乡音一点未被大都市浸染。有同学偶尔说几句普通话,在众乡音里显得那么另类,有种疏离感,立即遭到围攻起哄:“这咋来了个外乡人?”这同学脸一红,立马乡音上口。乡音是纽带,连着家乡人的心呢。

在家乡工作十几年后,我来到石家庄市,初来的几年里,觉着家乡话格外“土气”,常为自己不能讲普通话感到尴尬,家乡话成了与人交流的障碍。于是我苦练普通话,跟着新闻联播学舌,跟着上小学的女儿读小学语文课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乡音如磐石般压在舌尖上,纹丝没动,于是我放弃了,但普通话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结,我甚至恨起家乡话来,乡音让我无法正常与人交流。直到有一天我读了贾平凹的文章《我不会说普通话》才释然,贾平凹说:“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从此乡音伴着我,骄傲地穿行在现代文明的都市里。

从小生活在家乡的农村,那片土那井水滋养出来的乡音是印在身上的烙印,无论走到哪里,一张口,乡音如流水般畅流而出,不华丽,不张扬,却是那么的朴实熨贴,说家乡话实在是种享受。小区门口不远处有一菜市场,我常去那里买菜,因为那里有“乡音”。刚搬到这个小区时,菜场一位卖菜大姐的菜总是很新鲜,我常去她那里,去了几次后,大姐用家乡话肯定地对我说:“我们是老乡!”我忙说:“你……听你口音特像。”大姐爽朗大笑:“不是像,就是!”一句乡音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由买卖双方变成家乡亲人。于是我们聊起来,聊起家乡的种种,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与家乡人说家乡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我买菜时说的是普通话,就算遇到家乡人也不知道呢。后来,空闲时我就去菜场与大姐闲聊,在被普通话淹没的大都市里,能找到用家乡话畅谈的对象,那简直是上帝的恩典。

乡音是泉水,滋润着游子的心;乡音是风筝,牵挂着游子的梦;乡音是“身份证”,拿着这张“身份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家乡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