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善待的文章 / 善待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善待父母的唠叨

文/青衫

昨天儿子偷偷向我诉苦:“姥姥太唠叨了,受不了。”我听了微微一笑:“受不了也得受!”

母亲今年七十五,耳聪目明,身体硬朗,记忆力比我都好,多少年前的往事都记忆犹新。母亲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生活,独自住在老房子里,所以每隔几天我就会过去看她,顺便听她唠叨唠叨。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真是一点不假,车轱辘话反复讲。见面问“吃了吗”,临走再嘱咐“走路看着点,晚上出门多穿点衣服”……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说了一遍又一遍,外孙的情况问了一回又一回,就连我换个发型,买一件新衣服,都被多次提起又提起。我理解母亲,不管我多大,在母亲的心里永远是个孩子,她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反复告诫我该与不该、对与不对,虽然不是字字珠玑,但绝对是语重心长。

我有一个好闺蜜,叫小薇,她叔叔的女儿在外地,平时大事小情的就找她。有一回小薇告诉我,叔叔的女儿给她打电话了,生气地说父亲太“磨唧”了,以后都不敢接他电话了。小薇劝慰妹妹要有耐心,平时难得一见,电话里多说几句很正常。小薇不光是这么劝妹妹,自己也是极有耐心地与叔叔交流。她告诉我说,叔叔年龄大了,说过的话记不住,一遍遍重复,的确是絮絮叨叨的,但是不管怎样她都会耐心听他讲。“婶婶离世了,女儿又不在身边,他多孤单啊,平时没人陪他说话,所以我就安静地做他的倾听者吧。”

其实,我们哪个人不是在父母的唠叨声里长大的?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到读书求学,到走入社会,到成家立业,这种唠叨,实乃人间至爱。

家有一老,犹有一宝。记得自己刚刚成家的时候,因为条件所限必须和婆婆住一起,我就和母亲抱怨过。母亲用过来人的口吻告诉我,家里有个老人,年轻人心里安定,大事不能跑偏,关键时候老人一句话,就像吃了定心丸。

当父母老了,我们也长大了甚至成为他们的支柱,他们的话再听起来可能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可是老人的心态也在变,此时喜欢询问,喜欢忆旧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不用做太多,无关紧要的大事小情不要瞒着他们就好,唠叨的时候安静地倾听,不必太往心里去,我甚至一边写字一边听母亲唠叨,只需间或地应答“哦”“是吗”“好”就行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忆旧说明父母思维清晰,操心儿孙的事说明他们精力还算充沛啊。

父母老了,我们自当学会包容,善待他们的唠叨,他们的人生经历够丰富,无需向我们寻求答案,我们仅仅需要做一个好的听众而已。

善待明天的自己

文/朱凌

公公住院,我与先生一同去医院看他,还没进病房,远远地我便见他一人靠在病床上,显得是那样的无力。先生见后轻声说:“老了,时间真是不饶人。我永远都记得小的时候,有一次外出游泳,他打了我,那巴掌下去可真是疼啊,可现在的他,别说打我了,恐怕自己连床都下不了。”

走进病房,见我们来了,老人很是高兴,强行想坐起来,先生见状连忙走到跟前,正准备扶他,他却说:“我能行,不用你。”谁知话还没说完,便顺势又倒了下去。

那一刻,老人轻声说:“老了,起个身都这么困难。”言语间很是无奈。将他扶好后,我和先生便坐在一边,我帮着削苹果,先生则将一杯水端到了他的面前。见我们在身边,他很是高兴,和我们一聊便是许久。

我们从聊他以前如何教育这几个孩子的事情,聊到我和先生现阶段该如何教育孩子。聊到最后,老人叹了口气说:“转眼间,孩子都大了,我和你妈都老了!”一句老了,让我感到他是那般的无奈。

从医院出来,我问先生,有一天我要是老了该怎么办?先生看着我说:“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我们也不能太过悲观,日子还是要一天天地过。或许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善待身边的每一个老人。”

善待老人,其实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同时我们也要有接受老去的勇气。既然生命不可逆,那么我们就让它在该灿烂的时候尽情灿烂,该平淡的时候,让它能够从容地归于平淡。不要惧怕衰老,不要嫌弃身边的老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和他们一样。

希望被善待的路痴们

文/苇杭

我们身边一定不乏这样的人,方向感极差,分不清东南西北。给他指路,需要先搞清楚他面朝哪里,然后再说左手边右手边。从一座建筑物里走出来,如果他毫不犹豫直奔相反的方向,你千万不要感到意外,他相信那是自己要去的位置。就算到过无数次的地方,他永远像第一次一样,新鲜得令人诧异。

如果这人开上车,就更麻烦了。他会在停车场拿着钥匙四处打转,就是找不到自己的车。他会经常走错路,明明目的地就在马路对面,他却望眼欲穿不知路在哪里。作为朋友的你还会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我在哪里哪里”“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我该怎么怎么走”。他不仅仅当你是朋友,更当你是街景,扫描一下就能迅速识别。可这时的他的确很焦虑很紧张。所以,就算你正在干着再要紧的事,都只能停下来帮他定位,走出迷途。

有一句挺酸的话是这么说的:你要善待一个路痴,因为他走进你的心里就走不出来了。路痴们听了这话一定很高兴,因为他们是希望被善待的。

路痴们活跃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地带,他们每天在各种路标下行走,他们试图依靠建筑物和路牌辨识方向,可现实就是那么残忍,有的时候需要承认一点——那就是某些天生的缺陷的确会限制一个人的发挥。所以,像偷偷学习的笨孩子一样,路痴们就算很努力,要发狠,提前做功课,考试的时候依然不及格。

GG只要上路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刚开车上班那会儿,同一小区的同事要蹭车回家。俩人开上京承高速就出不来了,眼看着错过一个出口,再错过一个出口,同事急了:我今天还能不能回家……

LL分不清路标,搞不清主路辅路,不会看路牌。曾经连续错过一个路口3次,在三环路上一筹莫展,完全不知道究竟在哪儿出辅路。

NIC呢,每次去同一个地方,走的都是不同的路线,你问她怎么来的,她做无辜状:我不知道啊。

好像说的都是女人。男人也路痴,但男人不肯承认。我记得高晓松讲过一个段子,是他妹夫的故事。这位妹夫是个德国人,不是路痴,只是迷了路,但当老婆下车问路回来,俩人就吵崩了。男人连偶尔不认路都不肯承认,更不用说路痴了。所以,真正的男路痴或者绝不开车,或者绝不吐槽,不像女人,喜欢拿来当笑话讲。

路痴的笑话说不尽。但乐观的事实是,路痴们总是让人恨不起来的。日本漫画有以路痴为典型人物的习惯。有游戏设计师分析说,因为路痴是一种无伤大雅的小缺点,能博人一笑,又不影响人物的角色身份。而且,路痴有点萌,容易安排节外生枝的情节。总之,路痴身上不乏可爱的气息,尤其是女孩子,总是无法让人袖手旁观。

不过路痴们也知道,应该对自己有所要求。这种要求来自压力,你的求助不可能次次得到优质的回应,所以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还有,在生活面前,你总希望自己显得没那么笨拙吧。所以,路痴们要翻牌。

不是有GPS吗。但路痴们很快发现,这种号称“让你无忧”的东西并不是利器。他们常常辨识不清GPS说的那个三岔口,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明明直行吗怎么又错了。还有一点他们很介意:跟着设备盲走,自己就等于一个被动移动的点而已,太侮辱智商了,路痴们最不肯承认的是,关于道路的那个“痴”和智商有关系。所以,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尽管对道路毫无整体感,但他们最爱干的事就是把自己绕到熟悉的路上去,不管这条路有多么周折。熟悉感对路痴而言是一种镇静剂,有安抚作用。他们不知道,路痴的感觉从来都是断片儿的,好不容易拐到熟悉的那条街道,在夜色的掩映下,他们真心搞不懂前方那个路口为何变了样。

不过路痴有的是办法,比如另辟蹊径。

我的朋友甲,出门需要指南针。手机里你的指南针多半只是摆设吧,可对于她而言那是救命的装备。她的名言是,知道在哪条路上没用,关键是知道方向,所以只能让自己原始一点。自从用了这个方法之后,她反倒一点也不慌乱了。

还有朋友乙,跟车水平一流。如果几辆车结伴出行,无论前面的开车手技术多么高超,路途多么遥远,路线多么复杂,她都能跟得紧紧的,从不掉队。大家惊叹于她的绝技时,这姑娘一笑:无他,路痴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