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小孩的文章 / 小孩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爱的谜语

文/致爱情的100份情书

匆忙中,已有许久未念。

几个星期,沉溺在其中的美好,像个找到了糖果的小孩。是童话,是梦幻?是一场未醒的梦罢!

我倾心的经营着,生怕某天消失了,我也是尘世凡人,等不了来世,也回不去前生!小心意义的活着,是笔下的字太沉,还是文中的情太深,就连笑容都那么的奢求!

太阳下我们都有自己的光辉,而我的一半给了你,一半消失在世俗中,我从来没有自私强求你什么,因为怕失去,而你就是个例外,在我的世界乱成一片,而我却感到很幸福,就像调皮的小孩搞怪,只是为了母亲的关爱,而你的小坏,我却反反复复的开心,看着你的笑脸,沉醉!

谁愿意去走一条没有未来的路,一份感情只限时间,却限不住一颗滚烫的心!若我能拜入佛下,我只愿红尘无牵挂!

鼓励小孩讲真话

文/老兵

近日,一亲戚给我讲了这么件趣事。一次,他上小学的孙儿放学回来叹气说:“唉!今天我昧着良心对老师讲了假话。”原来学校要评“书香之家”,老师问他爸爸妈妈是否喜欢看书学习,他迟疑一阵后回答:“还可以。”“其实,他俩读什么书啰!下班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孙儿回答。爷爷奶奶听后笑着说:“好!应该讲真话,做个诚实的孩子。”他们还给孙儿讲了那则“狼来了”的老故事,说明讲假话骗人的害处。小孙儿边听边点头,表示明天就向老师认错,“书香之家”以后再去争取。爷爷奶奶高兴地表扬了他。

俗话说“树大从根起”、“从小看一半”,教育小孩讲真话,这也是帮助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内容,应从一言一行入手,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可有的家长不是这样,不仅不鼓励小孩说真话,还将孩子做错事后说假话看作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表现,把如实认错之语,说成是“蠢话”、“宝里宝气”。

记得有这么件小事,一上小学的孩子路过他人果园时,随手摘了两个柑子放在口袋里。后来果树主人笑着问他摘了桔子没有,小孩认真回答:“对不起,我摘了两个,好吃哩!”小孩妈知道后,背后骂了起来:“你蠢得屙狗屎,他又没有看到你摘,你讲什么?真是个‘宝崽’”。这位当妈妈的真是太不应该了,长期这样下去只会害了小孩。殊不知,长此以往,“小精灵”有可能变成“大骗子”,那家长的“希望”就会变为“失望”。

有句老话:“大媳妇做鞋,小媳妇看样。”家长应把教育小孩讲真话当作一种好的家风来传承,经常向孩子灌输“诚立身、善作魂”、“做人讲良心,诚信走天下”的德性理念。同时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以良好的形象传帮带,成风化人、让他们将来成为坦诚、正直、善良的公民。

诗里童趣

文/冯响

在我看来,古代的诗人们除了才思敏捷、悲天悯人外,大都有一颗易感的心。他们在或顺或逆的生活际遇中,时不时童心萌动,因而许多可爱的儿童的形象就以永恒的稚嫩、灵气留在了古诗词浩瀚的海洋中,成为一颗颗美丽的珍珠,闪烁着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的光芒。偶尔捡拾一颗,这些“小屁孩”的形象是那样的天真无邪,充满着勃勃生机,不经意间已将我们深深地打动。

这些小孩是勤劳的。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中写出了农村儿童淳朴勤劳的形象: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农村夏日,乡村男女日夜辛勤不辍,他们的儿女从小耳濡目染,也学着父母的样子在桑阴下种瓜,开始了最初的农事活动。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乡村的孩子早早地将自己融入辛勤的劳动生活中,那位斜卧溪边的边玩边干的小儿算是一个另类吧!呵呵,辛弃疾的发现让我们得以感受到孩子的天真无邪。

这些小孩是顽皮的。白居易的诗浅显易懂,一首《池上》更是用通俗活泼的语言塑造了一个顽皮可爱、稚气未脱的农村孩童形象: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首五言绝句写出了一个小孩独自驾着小艇,偷采白莲匆匆而回,小艇穿过浮萍,水面留下一路痕迹。水乡的静美,小孩的灵动,读罢让人浮想联翩。

这些小孩是专注的。选入教材的《小儿垂钓》很有情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的这首七绝写了一个忙于垂钓的儿童形象:头发在匆忙中都未曾梳理,路人问路也不敢应答,专心致志的态度让人觉得童趣盎然。另一首袁枚的《牧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小孩刚才还引吭高歌,却在看到蝉的一瞬间忽然缄口静立,动作变化之快,在诗人笔下非常传神。

这些小孩是好客的。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写道: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乡村春日恬淡平静,风吹小船进湾,小童以为客来,急忙跑回家打开柴门去迎客。诗人用“疑”和“急”两个字成功地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童趣的小镜头,写出了孩子的天真、热情、淳朴的性格,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也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小孩童奶声奶气地询问已是两鬓斑白的回乡人,儿童的好奇,诗人的感慨无不跃然纸上。

这些小孩是个性率真的。诗人韦庄写给爱女的诗《与小女》: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何事,为嫌衣少镂金华。诗人抓住女儿学话、贪玩、爱美、爱哭闹的个性特点,用生活琐事表现出来,爱女之情亦流泻于笔端。另一位唐代诗人施肩吾也有给女儿写的小诗《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于堂前,学人拜新月。小女孩自顾自地学人拜月的动作,一定让这位父亲哈哈大笑了吧!这种天伦之乐的情景实在让人倍感温馨。

这些小孩是好动的。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这样写: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暮春的农村,篱笆稀疏的小路幽深寂静,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被儿童一路追逐,它巧妙地飞入菜花之中,消失了踪影。孩子天真好动的形象和周围的景致和谐地融在一起,成为诗人眼中最动人心弦的一道风景,十分富有生活气息。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前村后,绿草如茵,杨柳拂堤,儿童放学归来不肯耽搁,兴致勃勃地在东风中放起风筝。春光旖旎,孩童活泼,诗人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多么美好的充满生机的图景啊!

这些小孩是聪慧的。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诗人乘船路过安仁,见渔船上的两小童收篙停桨却撑着伞,不是为了遮雨,是利用风吹伞让船前进。多么有趣的好玩的游戏啊,显示出了孩子的聪慧。另一首《稚子弄冰》也很有意思: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儿童早晨起来,将铜盆中冻的冰小心地凿下来,别出心裁地穿上彩线当铮(古代的一种乐器),声音穿过树林很好听,忽然,敲碎了!散落一地,发出玻璃破碎的声音。小儿的精灵古怪,玩耍中透出聪明伶俐,让我们为之颔首,诗人的喜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古诗词中随处可见的儿童形象,说明了诗人热爱生活童心未泯的心境,他们用文字给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水墨淡痕的写意画,每一幅都是那么淡雅宁静,让人神往。而诗词中的“小屁孩”们,比起现在那些在家长的溺爱和各种培训班中长大的孩子们,是不是更有生命的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