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柘皋的文章 / 柘皋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柘皋,在早茶中流淌千年

文/祝俊生

柘皋人吃早茶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太平寰宇记》和《巢县志》并没有记载,但一般认为自古柘皋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小镇被商业所滋润,饮食文化自然应运而生……

在合肥,讲到吃,东有柘皋,西有三河。而三河的吃文化则源于柘皋。

我是苏湾的,家住在巢湖,儿子在合肥上班。每次坐车到巢湖抑或合肥,必走柘皋,如果有时间的话,在早上,我一般都会情不自禁地从柘皋下车。一个人,拎着一个茶杯,逛逛石梁街,转转北闸街,走走桥西街,然后找一下老字号的早点铺,坐下来,要一碟小菜,来几样柘皋的早点,锅贴蛋饺、炒面皮、烫三鲜什么的,枕着河,优雅地喝着,吃着,闲着,乐着。我是一个俗人,几件早点下肚,烦也走了,心也安了,劲也来了,趣又添了。再恋恋不舍离开古镇,接着跑下一个“码头”办事去。

柘皋人吃早茶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太平寰宇记》和《巢县志》并没有记载,但一般认为自古柘皋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小镇被商业所滋润,饮食文化自然应运而生。而关于柘皋早点在民间也有很多传说,比如小小一碗面皮,就跟五个人有关,这五个人,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一个巨人两个诸侯两个皇帝:这个巨人就是孔子,晚年时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在柘皋,喝过茶,晒过书。两个诸侯鲁哀公和吴王夫差在此会过盟,北方的哀公带来了北方的面点御厨,夫差从富裕的江南水乡也带来了御厨,北方的面食,南方的大米,几十个厨师也在此交流和切磋,成就了柘皋南北兼施的早点文化。两个皇帝就近了,一则是说朱元璋带着起义军打到柘皋河时,突然河水陡涨,军粮麦子全被浸了水,朱元璋大怒,聪明的柘皋早点师傅将浸湿的麦子制成了面皮,换来龙颜大悦;另一则是说乾隆下江南,吃到了柘皋官员送来的炒面皮,赞不绝口,还亲笔写下“面薄筋光、鲜酸辣香”八字语。

做商埠久了,饮食文化就来了。“到柘皋吃早茶”,在合肥地区是望梅止渴的流行语。凉拌小菜、鸡蛋锅贴、三鲜锅巴、炒面皮是柘皋早茶的“四大件”。

“四大件”热气腾腾,满屋弥香。凉拌小菜,一言以蔽之,就是凉拌千张或干丝,辅以红菜椒丝,滴上小磨芝麻油、浇上老抽酱汁,洒些镇江的香醋,色泽明艳。这个凉拌千张的特色是滑而又有筋道,一点豆腐里的黄浆水腥气都没有。三鲜锅巴是一锅木耳、银耳、竹笋丝、槌猪肉片、菠菜、芫荽菜做的热筒子骨汤,浇上老虎灶手工炕的大米锅巴吃。不过,我觉得最好吃的还是鸡蛋锅贴。一大块煎成金黄色的蛋饼,用筷子轻轻拨开发现另有“机关”,里面卧着二十来个圆鼓鼓的金元宝似的锅贴饺呢!饺子是纯肉馅,却清而不腻,饺皮沾染了土鸡蛋的香与鲜,黄、松、软、香、绵、鲜。大快朵颐之,扫光它!压轴戏是碟炒面皮,黑黑的香菇,红红的肉片,琥珀色的面皮,配在一起,用清油炒得亮晶晶,很诱人,但我们再也吃不了多少了,只能望“面皮”兴叹。柘皋的早点有名还远不止上面的四大件,诸如狮子头、小烧卖、马蹄酥、“三尖子”、包油条、朝笏板(一种像过去大臣上朝用的“朝笏”样的烧饼)、大烧卖、春卷、面团等几十种。

柘皋自古就是六省通衢,江淮首冲,是长江中下游的江边要塞。悠悠的柘皋河通巢湖达长江,悠闲的柘皋人靠河而贾。在柘皋的闾巷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之说。意思是每天早上定去老字号“鑫隆茶馆”、“广源茶馆”、“三元早点”、“一品茶楼”里泡上一壶绿茶,来上几碟早点,再要上一碟水煮干丝,几个好友在一起侃山海经一两个钟头,就叫“皮包水”。晚上,太阳落山后,邀上几个老友去大众浴池洗一把澡,放松放松身子,再来上一碟五香花生米,也乐也雅,也趣也适。

飘香柘皋

文/李夏

几年前,与友人同游柘皋,他将我领进了一间老酒坊。这酒坊有近70年历史了,在那里,我头一回看见了古旧的窖池及酒糟,甚是惊艳。可以说是一缕酒香引我来到古镇的。

在巢湖,乃至合肥市范围,柘皋称得上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西周和春秋。午后,我们徜徉于柘皋大桥上。友人告之,这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其前身却是春秋时一座简陋的木桥——孔难桥,它因何得名呢?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准备在柘皋一带讲学,他们驱车疾行,岂料欲速则不达,马车从孔难桥翻落河中,随身携带的书简全被河水浸湿,落了难。弟子们将其捞出,晒在河边的土墩上,此墩又因此得名晒书墩,我们在河边找到了它——一面斜缓的青青山坡,生长着绿树和一些庄稼、菜蔬。然而一缕缕书香文气却氤氲浸染,漫漶2000余年。上世纪40年代,青年鲁彦周从柘皋走出,问鼎文坛,终以《天云山传奇》等佳作巨着,为安徽矗起了又一座大山。

今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我们特地赶往柘皋去吃早点。行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两旁多是古旧的徽派建筑,据说最久的建筑已有400年历史了。走到古镇的中心地带,兀地看见街口立有一块“北闸老街”石碑,前面就是一条不太宽的青石板街,青石路面光滑如镜,路中央还留有或深或浅的独轮车车轮印,记录着那流逝的光阴。街道两侧多为一阁一底楼舍,上层居住,下层是门面,老房子斑驳的墙体上,“胡德成缫丝店”“桓记号南北货”这样的字迹依稀可辨。

号称“天下第一铺”的李鸿章当铺也坐落在古街中段,店铺前后有三个大开间,三座高大的石门门额正中间雕刻着八仙图,虽然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这些图案依然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看着走着,却嗅到了一阵阵香味,那是香油和食物混合的香气,我们蓦地想起此行的目的——吃早茶,这是当地人的说法。在老街上,无论是修葺一新、装潢考究的“迎湖轩”,还是那种上门板的早点铺,都经营“早茶”生意,我们选了一家大众化的早点铺,进门落座。店主介绍道,柘皋的早点小吃,随便数数就有十几样:面皮、狮子头、鸡杂碎泡饭、响淋锅巴、鸡蛋锅贴、拌千张、生煎包、油炸麻花、三尖子包油条、芹芽馅春卷……其中,柘皋早点的代表作之一“面皮”,独具风味,它根据食材的不同分为“面面皮”和“米面皮”。柘皋面皮中还有一种叫“凉皮”的,它用绿豆和荞麦做原料,入口绵润、滑、酸、辣、香,五味俱全。相传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在庐州停驾几日,当时庐州府的巢县籍官员进贡了柘皋野猪肉炒面皮,乾隆吃后赞不绝口,挥毫题下“面薄筋光,鲜酸辣香”八个大字,柘皋的早点由此声名远播。

面对桌上色、香、味、形俱佳的柘皋美食,我们食指大动,尽享口腹之福,直至离开古镇后,依然是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一路上我在想,如果将合肥周边的环巢湖十二镇串联成项链,无疑,柘皋堪称其中一颗耀目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