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子孙的文章 / 子孙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一副楹联传家风

文/石大泉

藏书万卷可教子;

买田十亩尽种松。

记得我在读高三时,请父亲写了这副对联,贴在我们教室的门上。班主任看后,非常赞赏,他在班会上鼓励同学们好好读书,学好本领,早日成才。

其实这副对联所昭示的是我家几代人所传承的家风。从我记事起,这副对联就挂在父亲的书房里,是清末庐州最后一位举人、大书法家、经学家张子开先生书赠我爷爷的,可惜后来被毁。遵循这样的家风,爷爷、父亲和我们一辈子珍藏各类古典和现代名着数千册,有清宣纸版《康熙字典》、《石头记》、《芥子园画谱》、《镜花缘》、《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我们家不仅珍藏,而且要求子孙精读,使子孙们懂得怎样读书,开卷才是有益的,也就是说要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记得20多年前还在读初中的儿子,我要求他认真阅读一下明代程大位写的《算法统宗》,这是一本通俗实用的数学书,也是数字入诗的代表作,书中有一首饮酒数学诗:“肆中饮客乱纷纷,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饮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颜生。试问高明能算士,几多醨酒几多醇?”我叫儿子算一算,未想到儿子釆用一元一次方程式,很快算出了答案,其中3人喝了9瓶差酒,30人喝了10瓶好酒。通过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读书才有收获。我家几代人一直信奉“耕读兴家”的哲理,要求子孙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懂得“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道理。因为读书,孩子们还牢记孔子的教诲:“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他们都非常孝顺长辈,经常回家看望。这祥和的家风潜遗默化感染着家中每一个人。

我们后辈没有辜负先祖的希望,不仅多读书,读好书,而且还学有所成,几代人中有教授,有画家,有工程师,即使是普通工作者,也酷爱读书,学好本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我真正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像香甜的母乳,营养着我们躯体的每一个细胞。我也常对自己的孩子说要有真才实学,不要做稻草人,因为稻草人穿戴上衣冠,毕竟还是一个草包。

毋以货财杀子孙

文/黄永武

古代的人,把一生作了段落的计划,这叫做“生计”:从一岁到十岁以上,为个人成长作计;二十至三十岁,为成家立业作计;三十至四十岁以上,为生儿育女作计;五十至六十岁,就为退休养老打算;六十七十以后,就为死亡身后打算了。所以有“六十不造屋,七十不制衣”的古谚,六十岁以后不造新房子,七十岁以后不添新衣服,这叫“量时计享”,不肯让“冗功剩物”拖着自己,以致劳役心神于无用的地方。这一方面是“惜福”,另一方面,也使“劳生”不必受“物役”的无限驱使,能留下足够余裕的退闲岁月呀!

如今许多人已经有足够的养老金钱,也有美好的退闲岁月,一生都吃喝不尽,还在做牛做马,拼命赚钱,大概是想留钱给子孙用吧?其实平心想想,你我都是白手兴家的人,子孙一样可以白手兴家,何必要你操心如此?你会说:“不见得子孙都像你我这样贤智,万一他不能自立创业呢?”如果你是以这个原因为他存钱,心意虽美厚,实际上是以轻薄的眼光在对待子孙了!你用“不肖”的眼光预估他们,他们如何能以贤智自许呢?

所以唐朝人就有“毋以货财杀子孙”的教训,让子孙因遗产而骤富,容易养成淫荡骄奢、唯物寡情的生活习惯。淌来的资产,他也不见得爱惜。与其留黄金给子孙,远不如教他读书学艺。

祭祖

文/丁明烨

祭祠曰:赫赫吾祖,恩泽绵长,福佑子孙,万世永昌;列祖列宗在上,阖族后辈在此叩首。

在农村,一个村庄往往只有几个大的姓氏,有的全村都是一姓,大家同宗同族,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便成为全家族最为隆重的大事,也是族人们增进凝聚力和团结的重要纽带。

过去,祖上的牌位供奉在家中专设的灵堂里,每遇节日,后人们都要上香祭奠,每有重大事件发生,事前都要默默禀报祖先,以获得祖先神灵的庇佑。子荣孙贵,喜事盈门,家中每有成就也会祭奠一番,告慰祖先英灵。好像冥冥之中,祖上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们还端坐在那里看着后人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因此,中国人的一半精神是与祖先连接在一起的,“光宗耀祖,荫蔽子孙”就成为许多国人一生的努力和承担。

由于“文化革命”破四旧运动,把灵堂当做封建迷信加以破除,各家都拆除了灵堂牌位,因此,每年的年三十下午,全族男性爷们齐聚祖坟上,点燃香烛,燃放鞭炮,焚烧纸钱,作揖叩首,请祖先的神灵回家过年。女人一般不上坟,她们在家中忙着准备贡品和过年的菜肴。大年三十的下午,让人倍感家族的亲和,倍感家族的源远流长。

乡亲们生活在一起,家族观念特强,特别在意远近亲疏,在乎亲情人事,在意祖上的阴德。他们认为,个人的造化,财富的多寡,子嗣的兴盛,都与祖上的阴德密不可分。自己的作为,自己的成就,都是在为祖上增光,为子孙造福,自己就是家族的一环链接,所以要积德行善,修身齐家,努力尽好自己的职责,千方百计完成自己的使命。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悠久历史的民族,是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或许,正是讲求传承,讲求因果的传统文化,正是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民众心灵中的“家国”观念,才形成了凝聚全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得以延续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