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感念的文章 / 感念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感念老师

文/肖云

偶然听说张老师得了白血病,正在接受治疗,心里不禁一惊。

张老师是我的初中物理老师。印象中,同学间的任何小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看到也不说,只需用眼睛微微一瞟,课堂就安静了。而我也特别害怕他的眼睛,怕到后脊发凉。但说也奇怪,初中三年,却从未见他发过脾气。

我以为和张老师就这样敬而远之的过完初中三年。直到一次物理课上,张老师说要选物理课代表。我成绩并不突出,想想也不可能,况且心里害怕,于是便低下头看笔记。“你来当我的物理课代表!”听到声音,我抬起头,和他四目相对,全班同学的目光瞬时投向我,吓得我手心直冒冷汗。

第一次去张老师办公室,物理组四个老师都在办公,四张桌子分成两排,靠在墙两边。桌子都很整洁,只有张老师那一张桌腿黑黢黢的,桌面还垫着一张半旧的报纸。我把一摞作业本放在桌上,正欲离开,他却把我叫住,打开抽屉,从屉子里拿出一叠物理卷子让我发下去。我不经意间看到他屉子里面一片漆黑,仿佛被火烧过似的,便问他桌子怎么了?“硫酸毁的!”他说完,径直改起作业,我不便多问,只好离开。

一次,在路上碰到化学老师,才知道张老师帮一位老师做实验,不小心弄倒了硫酸,结果整个桌子就变黑了。学校一直想给他换一张桌子,他每次都说还能用,不必换,一直延用至今。

再见到张老师已是今年八月了,张老师已赋闲在家一年,一年的化疗使他的身体浮肿,头发也稀疏了,但他的笑容却增加了。他说现在心态很好,自己教书二十多年,如今休养也挺好。我们谈了许多,我才知道,这么多年最让他自豪的还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的中考情况。

经历过生死考验,如今张老师乐观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再次离别时,心里不再那么感伤,倒是多了几分期许。张老师,你要好好的。

感念清明

文/戴益民

既清且明,当这两个汉字奇妙地组合在一起时,就会让人生出无限的感念来。

清明是一个独特的节日,它不但以节气命名,而且是三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合一,至今流传两千五百多年,散发着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魅力。“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们不能不敬佩我们的祖先,选择这样一个春和景明、天朗气清的时节,携家带口,呼朋唤友,走近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举行祭祀、踏青、聚会活动,真可谓手舞足蹈,游目骋怀,甚而至于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四月的乡村,田畈里到处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带着母亲,我们回到了她年轻时的老家——这个名叫仙人坝的地方。和煦的阳光给了母亲行走的活力,在我们上山祭拜的时候,她居然在村子里遇见了儿时的伙伴——一个比她还大几岁的老人。这恐怕是母亲最后一次眺望她的故土家园了,她该有多少心里话想对儿时的伙伴诉说呢?在祖人的坟墓前,我们虔诚地祈祷着,祈求平安、健康、幸福,为了老人、自身和后辈,这些祝福代代传承下来,已经变成了人和自然的对话与交流。

父亲的山脉上生长着无数的映山红,吸引着我的眼球。我们越过荆棘丛林,一步步艰难地靠近它们。在漫山遍野的翠绿中,它如火红的旗帜,与生命涌动的春天相感应,令人欢喜不尽。清明的主调是感恩生命,回归自然,映山红带给我们的不是悲伤而是快乐,是蓬勃的诗意的快乐。且采撷一簇,插在家里窗台的花瓶中,似乎把春天也搬到了家里。

村里人说,三月三,吃芥粑,大人孩子不惹灾。姐姐的菜园里应有尽有,那些生态的绿色令人眼前一亮。临走的时候,车座后塞满了大袋小袋,那里面装的全是浓浓的亲情。

清明谒祖先,乡村接地气,何乐而不为?!

感念师恩

文/吴浩

一直很庆幸儿子遇到了两位好老师。

从迈进课堂也是人生学堂的第一步至今,尽管作为一个粗心的家长,我只是偶尔来到学校,但孩子之心无法隐藏,老师之辛苦劳累我心感知。

想囊括所有的词汇,师恩如山、如海、如歌……来表达我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似乎都不足以形容。这是儿子之幸运,也是班级里每个孩子之幸运。

她们是黄州区实验小学四(3)班的叶学珍老师和杜筠柏老师。

上周,在全校师生歌咏比赛上,我再次见到了这两位让人尊敬的老师。叶老师嘱我多拍班级照片,以作留念。哪知见到几千学生身着统一服装,我愣是没找到儿子在哪,只能对着貌似儿子同学的队列一阵猛拍,最后实在没找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但我分明注意到老师的目光从没有离开过这群让她们骄傲的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当这群懵懂的孩子如今都成小大人样,她们是怎样激动和开心的心情呢。

第一次来学校,见到孩子老师,感觉叶老师就像孩子们严厉的大姐,而杜老师则像位和蔼的慈母。这样的老师组合,想必最顽皮的学生都会乖乖听话好好学习的。事实证明了我的感觉,儿子原是个脾气大的霸气小子,一到学校就驯服了。

儿子驯服了是第一步,可是课堂上思绪飞到九霄云外,两位老师很严肃地找到了我,一直还记得老师说的话,“到了学校你们家长不用操心,但孩子身上一些毛病也需要家长帮助克服!”我一听有些急,当即表示儿子如不认真、调皮,你们可以打。叶老师笑着说,我们也不舍得打。我们要一起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一起帮助他成长。

印象最深的是两位老师拖堂。可能四(3)班的拖堂是年级最多的,每次去接孩子,看到两位老师都在苦口婆心地教导,生怕有一个孩子掉队,生怕有些知识孩子们还没消化好。每每在教室窗边看到,我的心真的很舒坦,有这样的老师,强将手下无弱兵。

作为家长,我实在有些怕老师找我,因为这往往预示着孩子犯事。但每次碰到两位老师,千嘱咐万嘱咐的只有一件事:儿子是块读书的料,千万不要荒废了。在家里一定要好好督促,检查作业、签字……

只是我确实是个不称职的家长,很多时候只好在心底拜托老师们了。就是在我这样的漫不经心下,儿子从班级三好学生到校级五好学生,居然成了班上的“数学大王”,老师们对他寄予厚望。而且儿子也变得懂事了,我累的时候会为我捶背,会为家里承担些家务事,带带弟弟。

看到儿子的成长,我不止一次地告诉儿子,永远要记得老师,永远要谨记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