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纳凉的文章 / 纳凉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纳凉入诗情趣浓

文/李学开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鸣蝉聒噪,酷暑难熬。古代没有电风扇和空调,那么古人采用什么方式避暑呢?阅读古代文人笔下的一些纳凉诗,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

炎炎夏日,夜晚常常睡不好觉,因而古人也有午睡的习惯。唐代柳宗元在《夏昼偶作》一诗里说:“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该诗描写了诗人临窗在茶几上乘凉午睡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宋代苏舜钦在《夏意》里写道:“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小院深深,曲径通幽,诗人卧于竹席之上,隔帘闲望榴花,安然入睡,不知不觉进入梦乡,一觉醒来,听到小院里黄鹂清脆婉转的鸣叫,倍感清静、悠闲。

室内燥热难当,户外是乘凉最理想的去处。古人喜欢到水池边、大树下、深山里乘凉,在大自然的静谧中寻得一片清凉和安逸之境。宋代陆游在《桥南纳凉》一诗中吟道:“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在酷热的夏夜,诗人独自一人拄着拐杖来到村外的桥边纳凉,在莲池边的一株柳树下支起小床。这里月色明媚,晚风轻拂,船上悠扬的笛声萦绕水面不绝于耳;池中盛开的莲花幽香四溢,沁人心脾。置身于这般月白风清、诗情画意的美妙夜色中,自然会感受到别开生面的凉爽和快意。宋代梅尧臣在《中伏日妙觉寺避暑》写道:“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诗人写禅房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微风绕屋,凉意拂人,到此消暑,使人凉意骤生,品茗纳凉,烦热顿消。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在暑热难耐的夏日,保持心气的平和亦不失为一种消夏避暑的途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消暑》一诗中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对此,宋代诗人温革亦有同感,他在一首诗中写道:“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夏夜追凉》中说:“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诗人常在夏夜闲步庭院,此时夜深气清,清则心静,静中生凉,个中意趣,令人回味无穷。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现代人的条件自非古人能比,有空调和电风扇调节气温,舒适无比,今人很难感受到古人纳凉时的那种愉悦心境。在夏日里细细品读古代的这些纳凉诗,似有丝丝凉意随之而生,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

蒲塘埂上

文/杨莹

水塘是江南农村特有的屯水洼地,大大小小、方方圆圆,没有规则地点缀着大地,滋养着禾苗。蒲塘是千千万万池塘中极其普通的一口,只是与村子周围的众多池塘相比,又显得大多了。一百多亩的水面,有深宕,有浅滩。浅处有一大片一大片的沼泽与农田相连,水中稀稀疏疏长着几十棵柳树。那些柳树有些年头了,树干粗大遒劲,极像沙漠里的胡杨。春夏之季,远远望去,就像水面上漂浮着一蓬蓬的绿,枝条飘舞;秋冬季节,落叶飘零,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挺立风中,像一个个垂暮的老人,让人感到寒风的肃杀。

邻近村子有一条长长的挡水埂,宽宽的,上面的泥土被来来往往的人踩得光溜溜的。塘埂高出水面好多,四周很空旷。埂下有水码头,供人们担水淘米洗衣,偶尔会有几只鹅鸭在水面划过,荡起一圈圈的波纹。

每到夏天的夜晚,村上的老老少少都会汇聚到塘埂上来纳凉。日头一落山,最先上场的是“小把戏”,他们搬来竹凳竹床抢占着有利地盘。接下来是那些忙完了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把自己收拾利索了才出来的人。还有些人干脆把晚饭端到埂上来吃。那时候农家的晚饭大都是“炒米茶”。“炒米茶”做起来很方便,把米淘了在锅里炒熟,放上水烧开就成了,吃起来爽口、解渴。也有的人家吃“炒屑”,“屑”是谐音,准确地说是“炒面”,家乡人把面粉叫“屑”。“炒屑”是用刚打下的新麦放在锅里炒熟后磨成面粉,然后用开水调成“糊糊”一样的形状。因为没有去掉麸皮,面粉很糙,吃起来难以下咽。这吃食往往是青黄不接时用来充饥的。当然,现在也有人吃这种“麦糊糊”,只是吃的时候加了油和蜜糖之类的精细营养品,成了一种健康食品。农家还有“摊粑粑”的习惯,这种吃法也是图个简单,是用碾好的面粉和水调开来在锅里摊上薄薄的一层,摊的时候要先在锅上抹上油,有条件的还在面粉上撒上葱和白糖,吃起来喷香喷香的。

这边的人还在悠闲地吃着,那边的故事会已经开场了。闲不住嘴喜欢讲“古经”的老人一落座,就会被人团团围住。他们“讲古”可没有章法,常常是即兴表演,东一榔头,西一棒棰,云山雾罩的。一会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一会是狸猫换太子;一会是薛仁贵征东,一会是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一会是朱皇帝落难,一会是赵匡胤黄袍加身。那些事、那些人,就这样在民间被一代代人口口相传,成了我们孩提时代最早的文化启蒙……

我还记得那时候有“喊风”的习俗,塘埂上也不是时时都有风的,远处的树梢纹丝不动,耐不了燥热的人就亮起嗓子“喊风”。“大风凉小风凉,老天快来帮帮忙……”孩子们歌谣似的喊上几遍,有时候风就真的来了。

那些个夜晚,我常常独自沉浸在那些梦幻般的故事里细数繁星,对那条阻隔牛郎织女的银河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奶奶摇着蒲扇经常对我说:“天上有多少颗星,地下就有多少个丁;天上掉下一颗星,地下就会少一个人。”于是,我就仰起头一颗颗地数着、一颗颗地认着。启明星、北斗星、牛郎织女星……这天上的星星哪一颗是我呢?到现在也没有答案,只是奶奶的身影一直在我的心中,越久越清晰。

慢慢的,四周静下去了,草尖上起了露珠,虫鸣有一声无一声地拖着长音,远处传来低低的蛙鸣。大地开始疲倦,纳凉的人立起身慢慢地向村里走去,也有些人就在埂上进入了梦乡。

如今的生活好了,家电早已下了乡、进了家,纳凉渐渐地离我们远了,埂上的吃食、讲古的老人、喊风的歌谣成了乡村的记忆。又逢盛夏,当我躲进城市的高楼,享受着空调送出的凉风,乡村的纳凉风景却定格在脑海深处,使我魂牵梦绕……

小巷纳凉书做伴

文/徐学平

夏日的黄昏,搬来一把老旧式的躺椅,摇上一把蓝布边的蒲扇,让自己静静地埋进小巷的幽深处,然后捧起一本厚厚的书来读,那是我学生时代暑假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一份喜好。夕阳缓缓西下了,任微风穿巷而过,任书香扑面袭来……读书、纳凉两不误。

在故乡,一排排青砖红瓦的农家小院仿佛是支撑起整个村庄的肋骨,而一条条石板苔痕的悠长小巷则是村庄永不停歇的脉络了。小巷是院落间狭长的通道,有庭院为她庇护着风雨,有梧桐为她遮挡着阳光,习习凉风穿堂而过,从巷头直至巷尾,湿湿的,总会让人倍感舒适。在那没有通电的日子里,小巷算得上乡村纳凉的绝好去处了。过了闷热的午后,临巷居住的村民们便抢着将小巷打扫干净,然后再用木桶担来清凉的井水将地面淋个透,小巷一如浴后的少女愈发靓丽了。

桌椅搬出来了,草席铺出来了,小巷也随之热闹了起来。此时此刻,找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让自己的身体在躺椅中自由栖息,尔后再随意捧上一本好书来读,那绝对是一种极致的享受。沙沙作响的树叶间夹杂着几声聒噪的蝉鸣,袅袅升起的炊烟给村庄笼上了水墨的色彩,不知谁家小院里的栀子花开得正艳,空气里一直弥漫着怡人的花香……而我,早已随着书本神游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品读着人间百味,体味着世态炎凉,感悟着岁月沧桑。偶或有蚊虫叮咬,这才从恍惚间醒来,不觉得已是繁星满天、萤火点点了。

小巷纳凉书做伴,在简陋的小巷中,我可以漫不经心地读《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可以随心所欲地读鲁迅的小说、冰心的散文、艾青的诗歌等等……感谢小巷,如果说是村庄孕育了我的生命,那么就是小巷赋予了我的思想和灵魂。

如今,成天蜗居在都市的水泥夹缝中,尽管我拥有了宽敞的书房、满架的图书,然而呆在充斥着冷气的房间里我仍怀恋着当年小巷读书的滋味。也许,小巷给予我的已不仅仅是一种阅读的收获,而更是一种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