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两地的文章 / 两地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你在哪里 爱就在哪里

文/袁启芳 陈潇

阅读提示:2006年,辽和默因为大学,两个从原本相隔千里的地方聚在了一起。大学里,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毕业后,他们明知两地分居,还是不肯放弃曾经的山盟海誓,步入了婚姻殿堂。如今,他们经历两地相思、彼此闹矛盾的时期,幸福地走到了一起。日前,辽(化名)通过QQ向记者倾诉了他的情感故事。他说:“我们从认识到现在8年了,现在我们很幸福!感谢有他一路的陪伴!”

为追上她

我每天努力学习

记得第一次注意到默是在刚进大学的第一节课上。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刚进入一个陌生的校园环境,彼此都不熟悉,在上课时,所有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坐到了后排,而默则一个人坐到了前排。那时,心里便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好奇,后来渐渐地发现,默每天除了坐第一排以外,上课回答问题也很积极。慢慢地,我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好感。

后来,我就每天以向默请教问题为借口,找她聊天,和她坐同桌。时间久了,默便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一天晚上上完自习,我按惯例送她到宿舍,一路上,我们还是向以前一样争论着问题。快走到楼梯口时,默突然转身对我说了一句:要想追我,先考过我再说,然后跑着离开。

回到寝室,我暗自下定决心,为了默,我一定努力学习。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每天早上调好闹钟准时起床,然后到默的宿舍楼下等她一起吃早餐,上早自习,周末一起做兼职、逛街。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我们两一起牵手考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同时还承包了每年的国家奖学金。当然,默也兑现了她的承诺,我们终于走到了一起,成为了班上所有同学称赞的一对。

大学毕业

不忘山盟海誓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而难忘,不知不觉间,毕业季悄然来临。严峻的现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2010年,我毕业之后参加当地的招教考试被录用,回到黔江一所镇上的初中担任语文老师,过得清贫也快乐。而默毕业则回到了上海,因为她的父母都在那里。

分开的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一段日子,我们每天只能盼着下班后,用电话或者QQ来倾诉互相的想念。那时,虽然我们每次只能一两月见一次面,但我们的感情丝毫没有减少。2010年国庆节,正好是默的生日,我提前从网上订了机票飞到上海,买了玫瑰,买了戒指,向她求婚。

那天,默很感动,她答应了我的求婚。明知是两地分隔,我们也没放弃曾经的山盟海誓。终于,我们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步入了婚姻殿堂。

两地分居

我们产生分歧

结婚后1个月,默回了上海,从此开始了两地苦相思。结婚4年多,我们每年平均要分开大半年以上,彼此心中都多了抱怨。默劝我去上海,在她家乡找个工作,而我则希望她来黔江。我在黔江也算在编人员,父母不愿意让我轻易放弃,并且我自己在城里也买了新房,日子不愁过,只希望默能回来。但几经商量,我们两个人意见始终没能统一。

2011年,我们的孩子小宝出生了,我特地向单位说明了情况,到上海照顾默。但15天后,我不得不再次回到黔江上班。那一次上火车,宝宝在哭,默也一脸忧郁和不舍。一开始我们联系还很频繁,默也经常打电话关心我和父母亲。后来,因为照顾孩子的问题,我们开始发生口角,渐渐地电话、短信都少了;再后来,都只是我给她打电话。

终于熬完一学期,等到放暑假了,我高高兴兴地带着特地为默准备的礼物来上海团聚。可是,到了那,我才发现感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默总是挑剔我穿得老土、不讲究卫生,言语中对我很失望。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爆发了,互相争吵了一个多小时,把以前的种种不满都宣泄出来了。

为爱妥协

终于走在一起

那次吵架后,默说了一句话彻底伤了我的心,她说:“我心里已经没有你了。”曾经的两地相思渐渐成了我的单线联系,我道歉、恳求,那段时间里,只要她说想买什么,我就给她买什么,可是半年过去了,她又说:“我们不可能了。”春节回去,她提出了离婚。

世上做父母的都不想子女离婚,岳父岳母都劝我去上海,他们说:“默只是嘴上厉害,你过来了还是完整的一家人。”

后来,我将这件事告诉了我父母,父母知道我们的不容易,也割舍不下孙子,经过几番商量,最终还是准许我辞职到上海发展。到了上海,我事先没有给默打电话,而是买了一大束花突然出现在她单位,默很惊喜、也很感动。随后我开始疯狂地找工作,现在,我终于把工作稳定了下来。

其实我更喜欢在黔江的生活,在这里我是个教师,受人尊重,生活安逸宁静,可是,只要默高兴,我就是在上海住出租屋、当临时工也是愿意的。现在,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能继续珍惜那一份爱情,把那一份海誓山盟继续到底。

记者手记

辽和默这一对年轻夫妻经历了两地相思、彼此闹矛盾的时期,如今辽首先妥协,放弃了家乡的工作来上海与妻子相聚,祝福他们今后能够幸福快乐。

年轻的时候,相爱就是幸福;结婚以后,一家人相守是幸福。这份幸福中也许要放弃很多自我,但是,只有珍惜彼此,才能拥抱明天,祝愿辽和默在今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好。

两地书

文/程绪宇

未曾见面的小果果:

因为参加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没能见证你的出生,也没能参加你的百日礼,错过了那么多关于你的纪念日,舅舅感觉很遗憾。每当想到在遥远的家乡有一个小生命正在慢慢地接触这个世界,温柔的亲情就会触动我的心底。虽然现在的你还是襁褓中的小婴儿,无法看书识字,但我还是想给你写一封信,也许将来有一天你想听一听关于南极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就像蓝色的大海一样,安静沉稳却又充满了各种可能。我们乘坐一艘叫做“雪龙”的大船从上海出发,一路向南行驶。我和一位标标叔叔住在船上一个很小的房间,离开上海港不到一天,我们就被晃的七荤八素,这个时候海飞叔叔出现了,他弹着吉他唱着歌,让船的颠簸有了节奏。因为音乐,海上的日子变得格外热闹,来了天生丽质的汪楠姐姐、阳光灿烂的潘曜叔叔,原本单调漫长的旅程因为他们的出现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就这样唱着歌在赤道看日出,在马来西亚海域防海盗,在“魔鬼西风带”共同经历狂风暴雨。

一路向南,时间和空间都在改变,仿佛从秋天走到了夏天,又由夏天走到了冬天。随着航行继续,黑夜越来越短,直到我们到达南极圈,进入浮冰区,进入没有黑夜完全是极昼的状态。偶尔出现的几只企鹅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当“雪龙”船开始破冰时下起了大雪,白色笼罩了大洋,放眼望去海冰和天空一个颜色,耳中仿佛只有雪花飘落的声音。

经过紧张的卸货,我们踏上了南极大陆,到达了中山站。舅舅工作的地方在距离中山站7公里的冰盖机场,距离虽然不远,但每次往返就像“翻山越岭”。极昼状态下的南极,每一天环境都在变化:冰雪融化后曾经走过的凹谷变成了湖,曾经冰雪覆盖的山坡露出突兀的石头,曾经走的路今天未必能通过。我们总是一边埋头修路,一边震撼于南极的神奇与美丽。

这里拥有最具耐心的雕刻师,它用风雪做刻刀,经过千万年的酝酿将裸露的地表镌刻成一座座让人肃穆的艺术品。这里也拥有最具创意的画家,沉默的冰山、飘逸的云、坦率的阳光被它糅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让人惊叹的作品。当你凝神倾听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南极还有好多音乐家,狂风肆虐时的慷慨激昂、雪山融水时的轻柔灵动、海冰摩擦时的节奏明快。在中山站越过冬的李航叔叔告诉我,在极夜的时候他会对着绚丽的极光泪流满面,南极的艺术家们用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盛宴告慰那些坚强的守望者。

果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有当你自己走出去,你才能体会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和你的爸爸妈妈一样爱着你,希望你能快快长大,用你的勇气与智慧去探寻未知的世界。

最后,愿你的笑容像西澳的阳光一样灿烂,愿你的心灵像南极的冰雪一样永远纯洁。

爱你的舅舅:程绪宇2016年1月8日写于中山站度夏楼

两地书

文/穆连庆

老伴儿:

昨天是我54岁的生日。每年我在家过生日,都是你和孩子替我张罗,我知道你在家里肯定惦记我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告诉你,我在南极度过了一个非常幸福又难忘的生日。

早上8点,我的班长陶超笑嘻嘻地走进我房间,先跟我说“生日快乐!”,随后,他告诉我,今天是我的生日,站长特批我休息一天。

午餐时,站长说:“庆祝老穆的生日,大家多喝几杯。”他还宣布,国家海洋局评选的南极考察30年的60位风云人物,我入选了,值得祝贺。管理员强海飞给我送上了珍贵的生日礼物。副领队孙波单独给我敬酒,并表扬我说:“老穆工作做得好、照片拍得也好。”还有很多队友给我敬酒,真情的祝福令我永生难忘。

下午回到房间,感动、感激的事又一件接一件。打开站上送的生日礼物,一张系着红丝带的生日贺卡竟然是总领队、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风云人物、我非常崇拜的秦为稼亲笔签名的。还有一个礼物是特制的精美相框,上面写着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打开手机微信和电脑QQ,里面全是庆生祝福。打开电脑邮箱的未读邮件,极地中心发来了生日贺词。极地中心的同志们那么细心地想到我这样一名普通队员,真是太让我感动了。

站长很忙,但是他知道我喜欢拍照,晚饭后就和几个人一起带我去看新生的冰山。站长亲自驾驶越野吉普车,我拿着两部相机。到达俄罗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的进步站后的最近点时,一眼望去,大冰山的剧烈活动,使周围至少半径四、五公里内的陆缘冰没了模样。几米高、大小不一的冰块被无情地推上岸,变成了我们拍照的背景。新生的冰山从水下冲出时,顶起了五六块至少几十吨重的大冰块。我拍了不少冰山照片和人像照片,效果很好。我们九点多钟往回走时,遇到两只阿德雷企鹅在嬉戏,这立刻激发起了我的拍摄欲望,很快,企鹅的憨态可掬被“收进”了我的相机。

晚上正在房间写日记,美女记者吴琼走了进来,手上拿着相机拭纸、茶叶等,专程给我送生日礼物来了。她说:“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礼物,是一点小心意。”在这人迹罕至的南极,每一份礼物都让我感动和温暖。我们聊了大约一小时。我从她那儿得知我在第26次队的队友、中国海洋报社非常出色的年轻记者赵建东已经出了书。书里有专门写我的内容,还有我和考察队领导的合影及工作时的照片,并给予我高度的评价。

老伴儿,这么一个普通的1月7日,对我来说是一个惊喜接着一个惊喜,一个感动接着一个感动,我最想说的就是感谢考察队的各级领导,感谢我的队友们,感谢美丽的记者吴琼,感谢南极……

老伴儿,你放心吧,我的这个54岁生日非常难忘,我在南极非常愉快。你在家多保重,问候儿子、儿媳和大孙子好!

穆连庆

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