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社区的文章 / 社区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回乡有感

文/孟庆贵

今年春节照例给老家的三哥打电话拜年,电话那头儿的三哥听到是我便滔滔不绝起来:“老五,咱们村改社区了,听说是全县最好的社区,我也住楼了,140多个平方呢!你再回家来就宽敞了。这楼房都是原来的老房子换的,也没花啥钱。咱再花两个钱给你买一套,咱在一起住,很便宜。孩子们混的也都不错。你抽空回来待两天吧”。

我也知道家乡这几年有变化,但像三哥说的这么大的变化,我还是将信将疑。但这已经足能调动起我回家看看的欲望了。与其他几个兄妹的通话中也感受到他们的兴奋,都说家乡变化大了,也劝我回家住几天。好奇心促使我决定清明节回家看看。

过完年后,我就天天盼着回家的那一天。

回家头天的晚上,我失眠了。很多小时候的情景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我老家是梁山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庄,300多口人挤在一个狭小的村落里,村里只有两眼井,一口池塘,全村的人就靠这点水生活、生产。与外界相连的只有一条土路,又窄、又弯,遇上雨雪天就进不了门、出不了村。冬天大多数人都到墙根下晒太阳,因为外面比撒风漏气的屋里暖和多了。这样的村能变成啥样子?

我越想越睡不着:我兄妹9人,除二哥一家闯关东外,其余都在当地务农。我18岁外出求学、当兵,最后转业到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现已退休15年了。

近60年里,虽然我也多次回家,但村里没什么变化:穷依然,还是那些房子、那些地、那口池塘、那些树,倒也亲切;人依然,只是年龄在改变。父母、大哥、大姐也相继辞世,有些小时候的玩伴也离开了人间,让我多了些伤感;喊爷爷、叫姥爷的孩子多了起来,让我增加了不少的陌生。

虽然三年前回过一次家,四哥搬进全村唯一的楼房,但家里的其他亲人还是原来的生活状态。替四哥感到高兴之余,其他兄妹的现状反而更增加了我的担忧,心里更是沉甸甸的。

迷迷糊糊等到了天亮,带着这些疑惑我匆匆踏上了回乡的路途。

真没想到我竟然迷路了!闭着眼也能找到家的我在问过几个人以后才到了村口。脑海中的记忆面目全非,眼前的景象足以让我震惊: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米黄色的楼房排列整齐,到处都是绿树、草坪,各种鲜花也赶着春天及时的绽放,争奇斗艳。蓝天、白云、黄楼、绿树、鲜花,多美的一幅画面!比我德州居住的环境漂亮多了!我的精神一下子振奋了起来。

三哥和四哥在村口焦急地等着我的到来,老兄弟们见面自然百感交集。但一谈起家乡的巨变,他们却又兴奋起来:这几年梁山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挂车生产基地,钢材需求量大。我们村支书温茂文特别有眼光、有魄力、果断抓住机遇带领我们村建起了全县最大的钢材市场,有钢材加工、钢材运输等多种业务。村民们不用再种地了,土地有补贴,还能到各个企业去打工,等于挣了两份工资,全村都脱贫致富了。我的侄子们有的经营钢材加工、有的经营运输、有的经营机械油料、有到临边的村里承包了土地亩地种植山药。收入都相当可观。又赶上国家搞新农村建设,把我们周边的5个村建成了一个社区,我们村成了社区办事处所在地,以我们村的名字命名为:“姜庄社区”。这个社区是梁山县的标准示范社区。全村人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日子,住进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过去用不起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也进入了家庭,甚至不少的家庭还拥有了小汽车。我的侄子竟然还在县城最好的小区买了房子。

我是越听越高兴、越听越兴奋,恨不得立即出门去走走看看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竟有了在老家买房养老的念头。

在老家的日子里,我几乎天天都要出门串亲戚、见朋友、会同学,忙得不亦乐乎,心情越来越爽。全村角角落落都走遍了,原来那个小村落变成了大花园,规划的好、建设得好。设备也齐全:有音乐广场、篮球场、健身器材活动区,社区办事处大楼里还专门设有老年活动室、卫生室。到了晚上,全社区灯火辉煌。广场上跳舞的、扭秧歌的、练武的。孩子们脚蹬着闪光的滑轮车玩耍,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居民楼的外墙上画有24孝图,并配有文字说明,号召大家尊老敬老。还有五好家庭的标准,鼓励全村居民积极争创五好家庭。公交车也很方便,我哥儿们爱听戏,经常坐着免费的公交车到各处去听戏,高兴了还能哼上几句。我也陪着哥哥去听过戏,一下子找到儿时逛庙会、赶大集的感觉。听说我们村也有个庙会,到时还请剧团来演出,四邻八乡都来观逛庙会,场景蔚为壮观。

村子里的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不少同龄人都请我到他们家吃饭,特别亲切、温暖。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和满足,看到他们的脸上充满着希望。

此次返乡本打算住5、6天就回的,没想到待了10多天还觉的不过瘾,没尽兴。

到家吃晚饭时毫无倦意地给老伴儿和孩子们谈起回家的感受,他们听的津津有味,一顿饭竟然吃了2个多小时。

那天晚上,也许是乏了,也许是心里踏实了,我睡得特别香。

台账

文/刘兵

今年初,我大学毕业后,应聘进了社区,分管政宣这一块。

上岗后,根据工作安排,我对社区的黑板报重新改版,主设“最新政策”、“社区风采”、“生活浪花”、“物价解读”、“就业明星”等板块。由于贴近百姓,很受居民欢迎,不少人就聚在黑板报前展开了热议。我还发展了十几个“基层通讯员”,建了和睦邻里QQ群。总的来说,我搞得很接地气,受到了主任郑大妈等一致好评。

可不久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分管其他工作的老同事似乎总在忙。有的在外面跑了一趟,回来就赶紧在电脑上打着什么。

哪有这么多材料要写啊?给谁看?大伙儿如此重视,这些文字能起到啥作用?带着满腹的疑问,那天我特向中午又在加班的“师傅”蔡姐请教一二。

蔡姐好性情,她停下敲击键盘,指着桌面上和文件柜里十几大本“工作日志”说:“我们在做台账呢!”何为台账?蔡大姐告诉我,台账原是指摆放在台上供人翻阅的账簿。而后,台账经不断演化,现在泛指工作资料,包括照片、记录、影像资料等。一个普通社区台账包括党建台账、统战台账、共青团台账、征兵台账、未成年人教育活动等。她主管思想教育和调解邻里纠纷。今年根本没看见举办青少年心理辅导讲座,可她的台账里却有这项统计,三场讲座聘请的都是社会上知名心理专家,挽救了十几名“问题少年”。更离奇的是,蔡姐还上门成功地调解了三十多次邻里纠纷。她每天都是按时上下班,咋分身啊?可这些都被她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有发生纠纷的过程,还有达成谅解的结果。

其他人的台账我也翻了翻,内容也大同小异。难怪他们总是这么忙!见我还是迷惑不解,蔡姐点拨道:“社区工作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编得好。上面考核社区工作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看台账。年终评优,办事员的升迁也靠这些账本。以前要求纸质的,现在改成要电子版的,有的部门甚至两种格式的都要,还要配照片和影像资料。小刘,你现在也要重视起来,不然干得再多,台账是空的,你的业绩归零。”

免费旅游

文/连忠照

邻居王大妈这几天高兴得合不拢嘴。我好奇地问:“大妈,你咋这么高兴啊,有啥喜事?”

王大妈说:“当然是喜事啊,如今这日子越过越好啦,国家不光让我们这些老人免费坐公交车,明天还有一趟免费旅游呢……”

“啊,真有这事?你小心别上当!”王大妈儿子在外地工作,托我平日照看王大妈一下,我赶紧提醒她。

王大妈拿出一张印制精美的材料,上边写着:通知,全国老龄委,西部大学生志愿者同盟关爱糖尿病患者爱心行动。为了使老年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快乐安度晚年,特举办糖尿病患者免费旅游治疗活动。活动期间,免费给糖尿病患者检查治疗,并由着名教授讲授糖尿病康复知识,发放治疗糖尿病的药品。并免费乘坐豪华旅游车前往W城二日游,路上由大学生志愿者全程照顾老人起居……

我看了将信将疑:既然是老龄委办的活动,怎么不是由本地的老龄办组织的呢?又想想,社区不是每年也给老人免费体检吗?说不定还真是国家给老人们的福利,要真是这样,那倒是值得高兴的。

王大妈见我还有些迟疑,就说:“没事,报名的人可多了,这周围几个社区有四十多人报名呢,都是熟人,路上互相照应着,还有那些大学生一路陪伴,明早就在社区门口集合……”

次日早上,社区门口果然有五个身着统一制服的少男少女,胸前挂着大学生志愿者的牌子,白色的帽子上印着“西部大学生志愿者”字样。这些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亲密地搀扶着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并按照名单仔细清点人数。参加的人都是社区里熟悉的老人,其中李大伯更是夫妻两人一起去的。见此情景,我的心放了下来。

两天后我下班回家,见到去旅游的老人们满面春风地聚在社区门口,王大妈也在跟人说说笑笑。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兴奋地问王大妈:“回来了,玩得开心吧?”

王大妈说:“好着呢,逛了几个地方,看了病,专家还给讲课,还买了些专家推荐的药品……”

“哦,不是说是免费发放的吗?”

“哪能呢,人家这么好的药,咋能白送?优惠价还三千呢。”

我接过药盒仔细看看,全是一个药厂的产品,很普通,药品超市就有销售,几盒药加起来也不过数百元而已。看来天上真的不会掉下馅饼来。W城离我们这儿不过五十公里,两天怎么也花不了三千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