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勤劳的文章 / 勤劳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寒露悲秋

文/易晓阳

寒露时节,秋风习习;慈母仙逝,悲从中来;云山低垂,河水呜滴;枫叶渐红,天公慈悲;孝心感动天和地,西归之时泪雨挥。犬子何德,承蒙上天恩泽。

秋露含珠枝挂泪,慈母仙逝儿断肠。母亲享年七十又七。她同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为人品行,邻里有口皆碑。吾母高风,概为三点:其一仁爱,厚德是本。乐于助贫,喜人之所喜,忧人之所忧。敢于直言,恶人不怕,善人不欺,善德善行,惠及亲疏。其二勤劳,节俭之风传遍乡里。但店务农,养猪养蚕,移居浠水,卖蛋种地,勤劳之行,伴其终生,及至晚年,坚持种菜,受人尊敬。其三疼爱儿孙。母非生母,胜同己出;教我做人,以诚为本;教我成人,做有用之人;提醒我为事,不贪不占做清白之人;希望我能事,做一个受人称赞的人。母亲大人,为了我们,不言辛苦,宽厚包容,能忍能申。于儿于媳于孙,拳拳哺乳之情,片片关爱之心。侄儿侄女,内孙外孙,均是一视同仁,毫无偏袒之心。家中计算,料理有条,洁净之风,言传身教,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母亲爱我,胜我爱她,母子情深,寸草春晖,春晖相映。

而今母去,悲寒顿生;寒露悲秋,思之不尽;寸断肝肠,泪水时生;孝心已尽,思心不止;思念之心,与日俱增;母亲虽逝,精神永存。红茅垴上春晖远,五桂河水秋时寒。

劳动最美

文/王永清

几天前,我和朋友到湖北保康玩,来到一个叫龙坪的地方,那里是远近闻名的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

经过一片豌豆地,看见几名妇女在采摘豌豆,我掏出相机拍照。有一位大嫂看见了,大声说:“莫把我照进去了,我们做农活的,丑得很。”

我放下相机,笑着说:“没有做农活的,大家连饭菜都没得吃,做农活的不丑,是最美的。”她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想起了我的父母,从我记事起,他们从来就没有空闲过。那时还是大集体,父母每天都要到生产队里出工。父亲利用歇息的功夫,打理他的几分自留地。母亲在忙碌之余也不忘扯几把猪草带回家。在他们辛勤侍弄下,我家自留地里的菜,产出很多,除了自己吃外,还能卖一些补贴家用。我家的猪,也比一般人家喂养得肥壮。在那段日子里,父母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最大限度地改变了家庭的窘况。

后来,生活好了,父母完全可以过悠闲日子。但他们仍然在农村不辍劳作,我劝过几次,父亲说:“这一歇下来,浑身不对劲儿,只怕会歇出病来。”我知道,他们是劳动惯了,只好作罢。

记得刚结婚时,老公把我从外地调到他工作的学校。因在学期中途,学校不便安排岗位,要等下学期开始了再安排。刚开始我兴致很高,再也不用上早晚自习了,可以痛痛快快睡到日上三竿。可几天过后,我就感到无比的无趣和失落。没了工作,成了局外人,好像被社会遗弃了。于是,我就找到学校领导软磨硬泡,领导无法,只得让一个年龄较大的老师带了小课,让我接手他的工作。

有了工作,我立刻投身紧张的教学中,每一天,我因劳动而充足,因学生的进步而心情愉悦。老公笑我是天生的劳碌命,闲不下来。其实,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啊!

意大利着名画家达·芬奇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是啊,一个愿意付出勤劳的人,无论时间长短,都会收获一份生命的厚重。

农民辛勤耕耘,为我们创造了生命之粮;环卫工人辛勤付出,为城市带来了美丽和洁净;医生救死扶伤,解除了患者痛苦……各行各业的人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的世界。

勤劳不辍,我们的生命就会永远充满活力,让我们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勤劳的南充人

文/张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文化传统。《尚书》有“天亦惟用勤毖我民”之语,《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句,《诗经》赞申伯说“亹亹申伯,王缵之事”。孔子读《周易》,致韦编三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司马迁发愤成史家之绝唱,诸葛亮辅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勤劳相关的词汇比比皆是,勤奋、勤勉、勤快、勤俭、勤恳、勤苦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勤劳已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基因,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之中了,成为中国人的内在素养和民族精神。这既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崇高境界,更是一种生活习惯。

千百年来,南充城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是川东北名符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充人民在这片土地上栽桑养蚕,播种五谷,男耕女织,养儿育女,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同时,留下了许多不畏艰难、不怕吃苦、乐观坚毅的动人故事和勤劳朴实的优良传统,从而铸就了“勤劳、朴实、诚信、包容”的南充城市精神。

古往今来,南充人勤劳励志的卓越代表人物数不胜数,西汉才子辞赋大家蓬州人司马相如,出生富家,才华横溢,首次出川壮志难酬。回到家乡已物是人非,家道中落,虽携“文君夜奔”,但为生计亦“当垆卖酒”备尝艰辛,在感动老泰山卓王孙的同时,一篇《子虚赋》也打动了汉武帝,第二次出川功成名就,开创了文学史上司马时代的到来。

三国硕儒谯周,西充人。幼年丧父母,孤苦无依,只能随舅父一同生活。谯周天资聪慧,敏而好学,为钻研一篇古籍常常废寝忘食,与书中人同喜同悲。正是他“潜识内敏”,孜孜不倦地研典攻籍,成为了博古通今,见识卓着的一代儒学大家。他一生着述甚多,尤以史学见长,皆为后世史家所瞻目。

史学家陈寿,师从谯周,一生命运曲折坎坷。早年因其父为马谡参军,街亭失守后被一同问罪,陈寿终不为诸葛亮所重用,所任职务多为主簿、秘书郎之类的闲差。蜀汉后期,宦官黄皓专权,陈寿因不肯媚从黄皓,所以屡遭贬黜。三国归晋后,在朋友的大力举荐下,陈寿耗尽10年心血完成纪传体鸿篇史学巨着《三国志》,从此开启三国文化的源头。

悠悠历史长河,漫漫岁月征程。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嘉陵江水还孕育出天文学家落下闳,忠义大将军纪信,状元兄弟尹枢、尹极,一门三状元的陈氏父子,跟随岳飞抗金的张宪,父子宰相陈以勤、陈于陛,诗书双绝的黄辉……

出生佃户之家的开国元勋朱德,是在母亲的纺线声和爷爷的织布声中成长起来的。母亲勤劳善良,宽厚朴实的精神默默地影响着他。朱德的扁担让我们看到伟人勤劳艰苦的风范,朱德自己种菜让我们见证了伟人的朴素与廉洁。

当我们静下来、慢下来、停下来回望流逝的历史,你会发现南充人勤劳的精神绝不仅仅体现在历史人物、英雄人物身上,更蕴藏于千百万普通的劳动人民之中。

南充这块热土历史厚重,文脉悠长,民风淳朴。三国文化、春节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嘉陵江文明与黄河文明水乳交融,地方戏剧、剪纸、皮影、木偶等民间曲艺源远流长,饮誉中外。如果说四川僻居华夏一隅,那么南充更是秦巴腹地,多少年来,虽山重水隔,相对闭塞,却有大山一样的情怀,一批批贤才俊杰,劳动人民共同铸就了南充“勤劳”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