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特别的文章 / 特别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我们终将成为她们——写在母亲节

文/千与千寻

各种节日汹涌而来,或许是国家和商家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才如此大手笔地宣传的吧,过着过着好像所有节日都成了消费促进日。但人就是这样,抽象的情感总需要一些具象的物来承载,是怕对方没知道自己那潜伏的情感,或是怕一不小心就忘了还爱与被爱着吧。

小时候自己并不知道母亲节这类节日的,好像只有学校放假的才是节日。但仔细想想,好像只有那些自己过的节日才是节日。于是我记住了有压岁钱的春节,有月饼的中秋节,放长假的五一和十一,还有自己的生日……当然,由于同一天生日,哥哥的生日也很“荣幸”地被我记住了。现在想想,好像从前的自己就真的只是自己,没有别人。

可是现在远离家和家人,节日总能勾起意外的情感。才深切体会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来由,才想起那些节日的意义。往昔节日的场景在脑海里电影似地回放,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节日将生活的点滴串联,让某些平凡的日子有了或多或少的特别。

慢慢地,自己知道了其实还有其他节日的存在,比如爸爸妈妈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这时候的自己好像才开始不只是自己了,在那个拳头大的地方腾出了更多的空间来住我生命中重要的那些人。

母亲节,从自己知道这个节日之后,应该是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吧,每次都是打电话送上自己的一份祝福的,却惭愧地想不出有没有遗漏过。记得第一次给妈妈买母亲节礼物,笨拙的自己想不出应该买什么。在妈妈出门之后,自己也悄悄出门几乎逛遍了整个的县城。无奈囊中羞涩,又还一边担心着会不会被妈妈骂来,最后就抱着忐忑的心七上八下的买了一盆特别廉价的塑料花。买回来之后立马藏好,不让妈妈知道,接下来的一整天好像都在寻找一个适合的时机把它送给妈妈。犹豫了一整天,最后终于在上床睡觉前的最后时刻将她送给妈妈,那种紧张笨拙就像要在几百人面前做报告一样的。现在每每在家看到那盆丑丑的花时,就会忍不住想要笑。

那时的自己总是特别仰慕妈妈,好像她就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女人,虽然自己总是会任性地发脾气使性子。后来爸爸妈妈陪我读高中,慢慢长大的自己好像反而成了小孩子,重新享受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宠爱。虽然从小到大家里最好的总是留给我的,但是自己好像太早熟,并不曾像其他孩子那样的撒娇粘人。刚进高中的时候是住校的,每周也会回家,但是爸妈还是总会在下班后去学校看我。怕打扰我学习,他们就每次都在回寝室的路上等我,给我带好吃的。也并不说什么,就问问我在学校好不好之类的,然后就走。我问他们,没什么事儿怎么还特意跑来学校,爸妈就说,他们怕我会想家,来看看。觉得特别幸福特别满足。后来天气变凉了,我就不让他们来学校了。那时候,脾气特别差,总是很容易就发脾气。有时候和妈妈吵架了,妈妈就会让我不要和她讲话不要叫她妈妈了,然后我就会特别坚定的挑战说看谁先和对方说话。不过好像每次都是自己输,因为每次一觉醒来都会忘记,然后还屁颠屁颠地跟在她后面说这说那的,然后她就特别乐。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每次和哥哥赌气都是我赢。每次哥哥惹我生气,我说不要理他了,让他不要再跟我讲话了,他总是不过两分钟就会嬉皮笑脸的逗我。他就是那样,心特别软。相比之下,我就闲的特别心狠手辣了,总是不搭理他,特别傲娇。现在想想真后悔,觉得自己真会伤人。前几天妈妈还跟我说,已经是爸爸的他前两天还跟妈妈抱怨说爸妈偏心我呢。光想想心里就觉得特美。

慢慢长大,也随着所谓知识的增加,自己那虚伪的自我开始日益膨胀,觉得自己懂得比爸妈多,看新闻的时候妈妈总会问我这个因那个果的,自己还特别得,总是用那半吊子水平卖弄一番。或许是成天在学校书本中浸泡的原因吧,也或许是读书人的通病,总是把所有的事情简单化乐观化。无限地放大了意识的作用,活在虚构想象的世界里。妈妈是喜欢说道的,尤其是当我渐渐长大后,觉得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但总是还来自己简简单单的要宽容要乐观,但那样文绉绉的字眼怎敌得过她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自己又怎能体会她的心境和情感。在生活面前,自己愚蠢幼稚得可怜,毫无经验可言,永远也无法理解他们的风霜与不易。

或许是人生中也有那样所谓顿悟的时候吧,或许是有些事情让自己成长了,也或许是女性角色的共同感受吧。现在好像更能理解一些事了,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无能为力,我们都一样。生活本省就是个殊途同归的东西,兜兜转转我们终究还是跳不出自己的怪圈。而我么终究成为她们,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

母亲节写这样的好像有点太消极,anyway,还是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吧,也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更优秀,成为妈妈的骄傲,尽女儿的义务。物质上,更是精神上。爱妈妈,也爱爸爸!希望爸爸妈妈健健康康快快乐乐!也祝天下所有父母健康快乐!

家乡的莲藕

文/刘绍雄

雪白细嫩,透出清香。

家乡的土藕有尖白荷、野白荷、落头荷和紫头荷藕。最好吃的是尖白荷藕,它梗粗叶大,藕肥孔小,肉厚皮薄,生吃味道爽脆嫩甜,汁多渣少,做糖醋藕丝更别有风味,吃起来沙沙的响,酸甜松爽,特别开胃。至于熟吃,烹法就更多了。

在老家常吃“藕片拌精肉”“酸萝卜拌藕丝”“老藕煨骨汤”等菜。

最难忘的是吃“桂花糯米藕”,把粗节鲜藕洗净,切去一端藕节,沥干水分。糯米淘洗晾干后,灌进藕孔里,用竹筷插进藕孔捣紧,再将切口用切下的藕节合上,然后放入加了水的沙锅中烧以猛火,沸后改用文火。临到五成熟时加少许纯碱,煮至藕色变红,取出晾凉。再取一碗底垫置猪网油一块,将藕切成圆片扣入碗内,放入冰糖、桂花糖,盖上网油,上笼旺火蒸至冰糖溶化,去掉网油和桂花渣。此时藕色红亮,吃起来油润酥软,甜香可口。

老母亲还会做一手好藕菜——“五香卤藕”。将鲜藕切成厚圆片,与猪脚同炖,同时放入八角、桂皮、茴香和卤料,卤出来的藕黑油油的泛着红色,有一股强烈的五香味道,入口又粉又嫩,不腻人,特别好吃。

若是上表叔爷爷家时,恰逢村里演戏或放露天电影,那藕食特别受人欢迎。入夜,放电影、演戏的禾坪里,总有几家卖五香卤藕的挑子,都卖得很火。油灯盏下放出黄黄的光亮,那卤藕油光汁滑,藕香飘溢,馋得小把戏们围定挑子,转来转去,舍不得离开呢。

笛声悠扬

文/包钰

老公的笛子一直是用透明胶做的笛膜,透明胶质地硬没柔性,所以吹出来的音符都变调了。

一直想帮老公买些笛膜,可因为要守店,加上这东西不是日用品,卖的地方也不多,故而一直等待寻找着。今天刚好看见一位走街串巷卖葫芦丝、笛子的小贩经过,我立马跑过去,询问有没有笛膜买。当得到肯定答复时,我特别高兴,连价都没还,一下子买了十副。

老公是个不错的男人,对家对孩子对我都特别有责任和爱心。他没有任何不良习惯,每天在外辛苦操劳着,也总是给家庭营造欢快的氛围。他喜欢乐器,虽然不是很精通,但他还是喜欢把笛子、电子琴、二胡、葫芦丝、吉他买回家,心情好的时候就站在阳台上演奏一番。

我特别喜欢听他吹笛,喜欢笛子的悠扬、委婉、甜美。夏夜漫长,我喜欢在阳台上摆一张小茶几,泡一壶茶,再弄点瓜子水果,一边听老公吹笛子,一边看窗外不停变化的景色:夕阳西下天边流过的云彩,夜幕下街上闪耀的霓虹灯,还有点点星空铺满的幽静……

笛子没笛膜,吹出的音符都走调了,遇到高音部分根本就吹不出来,这时候传出的音色特别刺耳,很不和谐。于是,我很久没再听到那悠扬的笛声了。

下雨了,我没法去跳广场舞,就拿出我买的笛膜和笛子,想听听好久没听过的笛子独奏《牧羊曲》。笛膜是一种很薄很轻的片片,如丝如纸,透明又有韧性,用时必须先用凉水浸一下,然后晾干,再小心翼翼粘上,不要太用力,不然刚刚没干透的薄片会弄破。老公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我早已摆好了点心和茶水,我喜欢在这样的氛围里,感受着一份平淡的幸福。

笛声悠扬,一曲《牧羊曲》委婉缠绵。我仿佛看见一位小姑娘穿着艳丽的彩服,手拿一根羊鞭在辽阔的草原上载歌载舞。草原是绿的,羊儿是白的,而小姑娘的彩服给这天蓝地绿的世界点缀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有了好的笛膜,笛子的音色好听多了,如泣如诉,就像人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唯美而又浪漫。正如曾经的我们,携子离乡总想在红尘里寻一方能自立的净土。岁月如丝,曾经的过往总是浮现在脑海里。为了生存,我们曾经经历磨难,可我们心里有歌,有希望,笛声悠扬,情深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