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肉汤的文章 / 肉汤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莜面窝窝羊肉汤

文/亚斌

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今天四姐从家乡带来正宗的莜面,吃了一次,让人舌尖上回味着故乡美食———莜面窝窝。

莜面在故乡不算稀罕食品,在故乡莜面是农家的主食,中午吃了,下午吃,但百吃不厌。据说,早些年县干部驻村吃派饭,农人以莜面窝窝,羊肉汤汤待之,干部是南方人,问主人莜面窝窝怎么吃,主人告诉他,蘸着吃。话刚一说完,只见干部端着碗“腾”地一下在炕上站了起来,全家人一愣,随即大笑起来,他真要站(蘸)起来吃啊。

笑话而已,言归正传。吃莜面要三熟。成熟后的莜麦籽,放入一口大铁锅,下架文火,以莜麦秸秆最佳,似乎有点“煮豆燃豆萁”的意味,用锅铲将莜麦籽徐徐翻动,等到莜麦籽微焦,这是一熟。再把炒熟的莜麦粒磨成面,和普通的小麦面粉比除颜色略暗外,没有更大的区别,制作莜面窝窝的时候,把面放在面盆里,以刚刚烧开的开水浇入面粉中,软硬适中为宜,这也是二熟。和好的面,揪指头大小一块,放在光滑的釉面砖上,用右手一推,左手一揭,掀起一片薄薄的莜面片,然后就势在左手手指上绕成筒状,竖立在笼屉上。一推一卷,一气呵成,老把式做起来,像特技表演看着都享受。许许多多圆筒一个一个立在一起,状似蜂窝,这就是莜面窝窝了。接下来锅里添水,锅下架柴,当锅中水烧开后,放入笼屉,大火猛蒸,当锅上的白气升腾,屋中弥漫着莜面特有的气味时,那就是三熟,可以蘸着羊肉汤汤吃了。

在蒸莜面时要把汤汤提前炖好,最好的汤汤是羊肉蘑菇汤,首选地道的坝上羊肉,以肥三廋七切成丁放入碗中,加入胡麻油、葱、姜、盐、酱油花椒面。另一碗中把淘洗好的口蘑切成丁,加入泡蘑菇的水,在锅中中火蒸熟,出锅后两个碗中的汤料混合在一起,即可食用。莜面窝窝里有羊肉味道,汤汤有莜面的清香,那真是香而不腻,美食一绝。

据说,一小伙去相亲,女孩长得不是十分喜人(漂亮),小伙并不满意,因路途远留在女方家中吃饭,招待的就是莜面窝窝,羊肉汤汤。结果一顿饭吃完,小伙子同意了。因为,小伙子不但见识了女孩推窝窝的高超技艺,羊肉汤汤也回味无穷。这正印证了那句话,“女人要想征服男人就先征服他的胃”。

来到西安后,给人讲家乡的美食莜面,好多人却以为“油泼面”,一下子让人黯然神伤,索性也就不说了,也在西安几家饭店吃过莜面,也不知是面的原因还是操作的原因,失却了应有的劲道。

这一次四姐带来的正宗莜面吃的舒服极了。

鸽子

文/姚崎锋

小妹喊我去吃鸽肉汤,我已有所料,一定是那只小鸽子又惨遭毒手了。果不其然,刚独立不久的小鸽子又让人伤到了脖子,颤颤巍巍飞回笼子后,不久便一命呜呼了。扔了可惜,索性做了鸽肉汤。

妹夫家在镇上小山村的山脚下。鸽子是亲戚送来,前前后后来了好几批。其实鸽子是繁殖力很强的禽类,如果一切正常的话,这一年来,也能发展成几十只的数量。本想养着发展壮大,增添些生活乐趣,也是造福村民的事。你想,一群鸽子时而栖落,时而盘旋,时而咕咕叫唤着路过村中心的操场,在你身边起落,多好的一件事。有了鸽子,小村也便多了几分活力与怡然。就像世界各地的和平鸽广场,祥和。不料,每每当鸽子熟悉了这里的环境,放养之后,一只只均都死于非命。

鸽子是有灵性的禽类, 因为它亲近邻人,以为其鸟身不会受到攻击。所以有时,也忘乎所以,顾自起落于人家的领地,当成了自己的家。安详地踱步,甚至以为是坐上宾,随意吃点五谷,拉下几点粪,还得意地咕咕叫着。岂料不是一家人,进不了一家门啊。一阵恶棒袭来,失了卿卿性命。

鸽子非圣贤,进入平常人家偷吃点杂食,也是常有的事。村里人家多种五谷杂粮,平日里都堆积在屋檐下,这点偷真算不得什么,何至于每每下毒手,非得赶尽杀绝?

有一日,我也坐在村中心的操场里,有人突然发问:最近一群鸽子怎么不出现了?我说,都没了,好像被人打死吃掉了。大家沉默了片刻。发问的人说:人有时候是最凶的动物。本来,这操场上还能看到它们走路的样子,现在太空了。有人接话,吃点玉米倒算了,粪拉得到处都是,烦也烦死了。有人应和,是啊,扫也扫不掉,脏死了。

我说,这个小山村不适合养鸽子。大家都看着我。若有所思。

没有鸽子的小山村,天空暗得比较快,不一会儿,闲坐的人都各自回家,关起门来,看电视了。也许在电视里,还能看到飞翔的鸽群,带着悦耳的鸽哨,划过。

我告诉小妹,这只小鸽子的肉汤,我真吃不了。

介子推与拖鞋

文/严巍

每到夏天,穿拖鞋可否进入某些公共场所都会引发热议,为什么女人穿拖鞋可以,男人不行?其实较真起来,穿拖鞋并未影响别人,无论谁穿似乎都没有理由被拒之门外。之所以拖鞋被歧视了几十年,无非因为它在国人看来不够庄重。

其实拖鞋的出身相当庄重,甚至沉重。

拖鞋的前身是木屐。相传晋文公重耳未继位前曾经长期流亡,某次他在卫文公那里吃了闭门羹,前往齐桓公那里求助。途中染上风寒,发高烧,昏迷中他说想喝一碗肉汤,可是随从们都身无分文。此时介之推偷偷找个角落,自己动手割下了大腿上一块肉,然后自己去煮出了一碗肉汤,重耳喝完之后,风寒不治而愈。重耳后来获得齐桓公的支持,最终成为晋文公。

晋文公掌权后,随从们纷纷自行申报功绩,都加官晋爵了。唯有介子推很低调,背上老母隐居去了。后来晋文公终于想起了那碗救命的肉汤,于是上山去请介子推下来领奖。可是介子推比后来的诸葛亮还有脾气,半推半就都不肯。无奈之下,晋文公放火三面烧山,留一面作为介子推的逃生通道。然而,介子推和他母亲,居然抱着一棵树活活被烧死。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那棵树砍倒,亲手设计制作出一双木屐,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双拖鞋。并且经常望着木屐念叨“足下,悲乎!”,以后“足下”就成为了对朋友的敬称。

和中国古代许多道德典故一样,木屐的故事也充满悬疑。比如人肉汤真的可以治愈风寒吗?

答案无从考证,而介子推割肉,可以推断西医外科也起源于中国。要从大腿上用菜刀割下一块肉,不伤及血管,不引起大出血身亡,需要何等外科技术。最让人称奇的是,割肉后的介子推还能马上亲手烹制肉汤,其康复能力也是现代医学界值得研究的谜题。

晋文公做一双木屐不难,而处在介子推的位置确实很难做人。假如他最后出山了,那么他的割肉就会被重新解读,拍马求荣的名声肯定逃不脱。他会和烹儿子给齐桓公吃的易牙,给汉文帝舔毒疮的邓通一样,成为小人中的典范。所以想成为正面人物,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死。最可惜的是介子推的母亲,她是无辜的,却也落得烧死山中的命运。

脚下的拖鞋,脚下的介子推。虽然如今木屐已经演变成轻便的塑料拖鞋,不过它承载的文化元素依然让人觉得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