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荔枝的文章 / 荔枝的散文

2020/03/09好的文章

记忆的力量

文/卡吹的生活哲学

今天在天津名流茶馆听相声,相声不管多草根都是一种极为优秀的艺术,因为她能诱发共鸣,能让你在两个半小时内哈哈大笑,这就是艺术的力量。任何艺术都有力量,一种能撩拨心灵的力量,不管是毕加索的画、卡拉扬的音乐、奥格威的文字,还是日本的爱情动作片,都有这种力量。内心是一座隐私的花园,其实外在很难进入,随着年龄的增大,内心会慢慢变的更加坚硬,也就越难被触动。所以我们的泪点和笑点也会变的越来越高,所追求的艺术也会也来越多。不过我相信任何人的内心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那是一块仅属于自己的地方,从不对外示人。这块地方往往只有记忆才能拨动。

对于男孩,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个形象像是经年不灭的明灯,伴随着踏出的每一步,在或明或暗的闪动中,撩拨着内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这是记忆的力量。

记忆本不该成为最坚固的标识,少年的天性是反叛,反叛一切,一切的规范和不许可,反叛一切陈旧和过去,未来和新鲜才是生活的全部,以前我一直以为如此。直到最近才发现,十几年过去了,自己从未走出内心那座花园,从未远离花园里那棵荔枝树。

荔枝是家乡南国的记忆,温婉柔美。伴随的是白色带有花边的衬衫,城西南山上晶莹的水晶,烤漆斑驳的飞鸽自行车,老城区县府大院内跳动的沙包,实验小学木质课桌背面的刻痕,硬邦邦咯牙的糖果,还有一笑一颤抖动的肩膀。当我有一次看到荔枝的时候,这些就都回来了。

十几年变化很多,从小子到哥哥,再到白发悄生的叔叔,太远了看不清自己。

十几年没有变,从丫头到少妇,再到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是红云青丝的荔枝。

荔枝本非树、牡丹实无甘!!!

这就是我的初恋!

五月荔枝初破颜

文/朱文杰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这是诗人鲍防写荔枝的诗,诗中透露五月是荔枝成熟的季节。没错,自荔枝四五月“初破颜”上市以来,我隔三差五地买回一袋袋荔枝品尝,那味道真是美。

荔枝形质兼美,无愧于“百果之王”的雅号,那心形的绛色外壳如贵妃羞容渐赤。剥开皮,果肉晶莹白润,如三五之月华,如嫦娥之霓裳,望之令人不免作蟾宫之思,于是迫不及待地送其入口,凝如冰精,咬一口,暑气顿消,舌一搅,甜香四溢,入于肠胃,入于四肢,入于眼神,入于思维,浸漫一切。

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荔枝:“如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

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所以,最好是在晨露之时进入荔林,引手伸摘,浸以冷泉,则壳脆肉寒,色香味俱佳。嚼之消如绛雪,甘若醍醐,沁心入脾,何其快哉!

美食家说,荔枝须慢慢品尝,要先小咬一口,然后以唇吻按于果肉之上,尽情感觉其柔,其冰润。荔枝真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一种尤物呢,即便是少女的肌肤也不及它的柔绵,热恋情人的山盟海誓也不及它的甜润。世间尤物所在多多,舍此尚有何物能引人作如此非非之思呢?

啖荔不可无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诗深深地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荔枝也因此更加深入人心。

“江乡六月火云飞,万颗累累落翠微。甘露夜浮赖玉瓮,流霞朝染紫罗衣。”此诗是明朝诗人谢杰的《忆荔枝诗》,啖荔时不吟之何以想象出“灼若朝霞之映日,离离如繁星之着天”的荔乡丰收美景呢?林宾王的《荔枝赋》中同样有妙句:“于徒拊兮肌不留,光可鉴兮容无匹;惊回雪之异姿兮,叹凝晶之妙质;同明月之三五兮,拟双星于二七;俨置身夫冰壶兮,迥纤尘之莫及。”读之可感知荔肉之润泽、荔味之甘美。有关荔枝的典故也非常多,如汉武帝之筑扶荔宫,唐明皇之“一骑红尘妃子笑”,蔡君谟之首创《荔枝谱》,郁达夫之“怡山啖荔枝”,郭沫若之“荔城题荔诗”之类,这些典故可大大增加我们的啖荔雅趣,岂不乐哉!

俗话说:“一粒荔枝三把火。”照字理解,啖十粒荔枝则生三十把火,啖一百粒荔枝则生三百把火。但曾有人日啖一二千颗却无事,原来,饮蜜浆或以荔壳浸水饮之可以解荔热。于是每次大饱口福之余,即饮蜜水或凉茶,一直相安无事,得以尽情享受荔枝的美味。

水果之趣

文/张金刚

一直慨叹并感恩造物主的神妙之笔,孕育了水果这一世间的可爱精灵。地域、气候、季节、水土、果农,因有差别,水果便也生得各具情态、娇嫩多姿;色彩、味道、形状、营养、寓意,因果而异,撩拨着无数人的万千情愫、欲罢不能。

水果,大抵脾性温和、乖灵柔情,最听时令的话,最服果农的管。水果似名片一般,昭示着时令的远近、往来、深浅、优劣。何时产何果,年景好与坏,水果一清二楚,皆诚实地表露出来,毫无隐藏。所谓,应季而食,应时而作,才是顺应自然,方可品出真味。果农深识要义,给予了果树最多的呵护与温情,施肥、浇灌、拉枝、授粉、防灾,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当果实挂满枝头之时,果农的笑脸便如水果般灿烂,相视一笑,默契功成。

色彩的难以调和,在水果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且大多内外有别,故而奉出分外养眼的五彩斑斓。苹果,红得奔放,绿得娇羞,黄得纯净;葡萄,白得圣洁,紫得高贵,黑得深沉。香蕉,以一种嫩黄赢得世人追捧;柑橘,以一种艳橙惹得垂涎欲滴;荔枝,以一种殷红独得世代恩庞。西瓜,外表青绿,内心鲜红;鸭梨,外表金黄,内心纯白;猕猴桃,外表暗褐,内心翠绿;火龙果,外表玫红,可内心黑白。蓝莓蓝,樱桃红,桑葚紫,凤梨黄……皆自成一派,堪称视觉盛宴。

水果,颇有型,最炫酷。苹果,圆润光滑,如少妇般大方柔情;西瓜,膀大腰圆,如男人般壮硕有容;石榴,红艳多子,如孩童般俏皮可爱。那些杏呀、梨呀、葡萄呀、桃子呀,生就圆滑、生性温润的水果,拥有庞大的粉丝团,赞声一片。可有些,就稍显任性了。榴莲,那密布的三角突刺,是否有些望而生畏;荔枝,那固有的鳞斑突起,是否觉得表里不一;草莓,那凹凸不平的表面,是否略感有些失望;猕猴桃,那一身细密的绒毛,是否感觉有些刺痒。但无论以何种形态示人,水果都以其张扬的性情、独具的魅力,“招摇过市”、广受青睐。

熟透的水果,最有味道。未尝先闻,那特有的清香,总会令人口舌生津。苹果,是那种温顺的清香,具有平民气质;梨子,是那种淡雅的清香,具有文人气质;香蕉,是那种浓郁的清香,具有市井气质;荔枝,是那种甜蜜的清香,具有贵族气质。果香,丝丝缕缕,袅袅婷婷,润物无声,沁人心脾。食之入喉,滋味十足。酸酸甜甜,是味道主角。青苹、柠檬、桔柚、梅李,酸爽过瘾;桃梨、荔枝、葡萄、甜瓜,甜蜜入心。当然还有小众的榴莲之臭、柿子之涩、火龙果之寡淡……无论入鼻入口,水果的味道总归是馥郁芳香、厚重多情的,彰显着时令的积淀和成熟的丰韵。

因了水果的某种特质,常被赋予其洋溢着人文情怀的水果物语,传递人间美好情感。平安夜,苹果成了寓意平平安安的平安果,转达亲朋好友彼此的祝福与祈祷。柿子,寓意圆满,代表事事如意;石榴,寓意多福,代表多子多福。荔枝,代表承诺,“在地愿为连理枝”;芒果,代表专一,“你是我心中闪耀不灭的光芒”;梨子,代表牵挂,“想你的心不曾远离”;木瓜,代表暗示,“木头,还不懂我的心?”不同情境、不同场合,送上一个果篮,制作一个拼盘,不光是水果的饕餮,更是情感的传达。生活,也因此而意趣无穷。

认识一微友,每天将色彩不一的水果,按不同的刀法,精心制作如金鱼、笑脸、椰树、孔雀、花朵等各种造型的果盘,送给挑食的孩子。甚是感佩这位富有情怀的妈妈,爱,让她费尽心思、乐此不疲。而我,因对水果的偏爱,时常闲逛于楼下的水果超市,各种色彩、清香与络绎不绝的人流混在一起,让我深深迷醉;时常走入乡野果林,体验采摘的乐趣与收获的喜悦,寻求片刻的超脱与释然;时常流连于街头推车摆卖的水果摊,从应时的杏子、桑葚、雪桃等,感知乡村的时节,咀嚼果味里的乡愁。

水果,是自然的馈赠,是劳动的结晶。爱水果,便是爱生活,这是我的理解和坚守。生活,因有了水果,而变得“果色果香”、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