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代人的文章 / 代人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一件中山装传承三代人

文/宋木仁

那是1958年,我在西单商场买了一件中山装作为新婚礼服。婚礼上,嘉宾的目光和掌声或许有一半是因为这款笔挺标致、落落大方的中山装。它让婚礼熠熠生辉。

从此以后,这件中山装就成为我参加各种礼仪活动的礼服。公共活动的纪念会、庆功会和团拜会穿着它;居家领域的走亲访友、婚庆和年节也穿着它。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这件中山装日趋落伍。但我青睐它,珍藏在天坛牌的立柜里,在老字号的空间保留着传统文化。

岁月如梭,着装依旧。我穿着中山装出现在儿子的婚礼上。年轻人的西装革履与我这件略有褪色的中山装形成极大反差。但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的一位旅美华人朋友回国探亲,要同我合影,打开立柜找衣服,听从朋友的意见,唯一不二地挑选了中山装。

应《经济日报》约稿,见报了一篇拙文《衣裳记忆》。插图的衣服就是落落大方的中山装。它带着无以言说的亲近简朴,带着不曾被消磨的历史光彩成为永恒。

华侨友人的青睐,现代媒体的弘扬,我儿子对中山装的认同感与日俱增。把一旧二脏的中山装拿到洗衣店洗得干干净净。

从此以后,儿子大事小情着装在身。公众场合穿,显示典雅平和,又不俗气;居家聚会穿,带头艰苦朴素,倡导勤俭家风。

有次,孙子的单位三联书店自编自演小品《应考》,服装道具也要自己量身自筹,孙子跑过来找我商量。挑来选去敲定了那件中山装。孙子穿上中山装,马上进入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机关干部的角色。

在舞台上四个扮演者配合默契,这个自编自演、自筹道具的“三自”小品获得了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特别奖。

中山装在舞台上的荣誉光环,也从舞台辐射到孙子的生活里。从此,勤俭朴素的音符时常在孙子耳边萦绕,时时处处发出温馨有力的提醒:不买上千元的花花公子,买了简朴又时尚的夹克衫;不买两千元意大利进口摩托车头盔,买了廉价物美的国产货;与朋友聚餐告别日本料理,走进庆丰包子铺……

中山装不仅是对青年时光的怀恋,还有对历史的悉心回望。越是高度现代化,传统文化愈显其珍;越是社会进步,传统文化愈显其贵。重兴勤俭朴素之风,谱写“家风家教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件简朴中山装,已经传承了三代人……

三代人的国庆节

文/卢素玉

爷爷出生于1936年,“国庆节”对爷爷来说是一个充满激情、溢满汗水的节日。爷爷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参加了工作,用当时的时髦话说就是“加入了革命队伍”。爷爷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庆节留给他的记忆除了大红的标语,喧嚣的锣鼓声,还有四个字———义务劳动。

国庆节义务劳动一般是由单位或者街道组织的,爷爷说国庆义务劳动是向国庆献礼的一项重要活动,场面很是“壮观”,街道上的居民大多数都是全家出动做卫生,有提着水桶的,有扛着扫帚的,有拎着垃圾桶的,有握着铁锹的,不少人还都穿着工装,妇女们扎着头巾,男人们戴着工帽。人们在街道上干得热火朝天,孩子们兴奋异常,一边给大人打下手一边嬉闹。大家不仅把街道的路面打扫干净,而且把犄角旮旯全清理了一遍,义务劳动完毕,人们有说有笑地各自回家,这样的国庆节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母亲是1976年参加工作的,她在一家机械厂当车工。母亲进厂后,她所在的工厂每年国庆节都会组织文体活动,活动结束后厂里还会给职工发放点福利。国庆节职工还是照常上班,下了班后工会就会组织职工去厂里的大礼堂参加活动。所谓文体活动不外乎是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猜谜语、趣味体育比赛等。母亲在歌咏比赛中总会唱自己最喜欢的歌,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唱支山歌给党听》,往往会赢得台下的一片掌声。母亲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并不丰富,职工最看重的是参加完活动后工厂发的劳动节福利。七十年代厂里国庆节福利发得最多的是白砂糖、芝麻糕、猪油、脸盆,到了八十年代厂里国庆节发过洗发液、保温杯、台灯,有时还发代金券。有一年厂里效益好,母亲在国庆节集体活动后得了一部当时很时尚的随身听,惹得邻里羡慕不已。母亲在国企工作了一辈子,捧着“铁饭碗”朝九晚五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母亲记忆中的国庆节虽单调但有人情味,还夹杂着工厂机器的轰鸣声。

我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前几年才进入职场,国庆节公司多多少少也会发点福利。像我这样的公司年轻人其实不太在乎公司发的国庆节福利,我们更看重的是十一可以放一个小长假。平时工作忙,压力也大,我可以利用国庆节的小长假好好放松一下,休息一下身心。小长假我会跟朋友、同事一起去不太远的地方旅游,自驾游或者跟团游都体验过,去旅游景点散散心,带点旅游纪念品回来,这样的国庆节非常惬意。国庆节小长假也成了我这个“吃货”去品美食的好日子,老公也乐得陪我一起去,要是平常他总会劝我别在外面瞎吃了,减肥事大。现在的商家都有生意头脑,国庆的促销活动铺天盖地,我会忍不住拉着老公去逛街血拼,那样的购买热情,拎着大包小包走出商场,真是不把私家车的后备厢塞满不回家,国庆节恍惚成了“购物节”。

爷爷、母亲和我,我家三代人过的国庆节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也刻上了时代的印记,有时候我会“突发奇想”,当我的女儿慢慢长大,她那一代的国庆节是什么样子呢?

三代人的火车票

文/韦良秀

春节,吹响了归家的讯号。无数游子星夜兼程、挈妇将雏,风尘仆仆奔向远方的家,为的就是享受那短暂而难得的团圆时刻。一张小小的火车票,牵动着无数中国人的神经,方寸之间,填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做了一辈子铁路工人的爷爷,对火车票有着极特殊的感情。爷爷告诉我,新中国成立后,火车票是用硬纸做的。为了节约纸张,它的尺寸仅为57×25毫米,票面上还印有盲文。当初只有快、慢两种车,慢车的车票票面印有一条红线,快车的车票票面印有两条红线。座位也有软、硬之分,为了区别不同的位置,不同座位的火车票底纹采用了不同的颜色:软座车票为浅蓝色,硬座车票为浅红色。票上还印有车次、发车时间、发车地点和目的地等信息。

那时候的售票员很辛苦。每名售票员桌子上有两个全是小格子的盒子,一个装的是车票,一个装的是车次印章。乘客买票时,说明自己的目的地,售票员就从该目的地的那个格子里面拿出事先印好的到站、价格等信息的车票,盖上当天的日期和车次,乘客就可以拿着车票乘车了。

爷爷还意味深长地说,那时候没有“春运”之说,人也没这么挤。那时候的火车票没有什么防伪手段,但也没听说有假火车票出现。

在父亲的书房里,一直保存着一张由山东兖州开往北京的粉红色硬座火车票。票价是11元8角。相比爷爷那个时代的车票,父亲那时候的车票已经变成了软纸。面积也扩大成了110毫米×70毫米。父亲告诉我,那时候的“绿皮车”是中国一道独特的风景。不过绿皮车也有绿皮车的好处,窗户是推拉的,挤不进去的人就从窗户上往里爬。但是,绿皮车封闭不好,夏天如闷罐,冬天似冰箱。尤其是“春运”,像逃荒,像打仗,但一回到家里,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父亲充满回忆地说,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这样的绿皮车了。那天,电视上出现了曾经熟悉的颜色,看到之后,整个人瞬间回到了几十年以前。

对于火车票,我这个80后当然也有自己的一份理解。科技迅猛发展,时代日新月异,现在的火车种类繁多,有空调快客,有动车,有高铁,不仅速度快捷,而且安全舒适。火车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甚至,我们都不需要拿着实物车票去乘车,仅凭一张身份证便可以解决。然而,在“春运”期间,火车票实在太难买了,很多时候靠的是运气。不过从这个角度来看,回家,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愿,虽然会经历不少周折,但为了那一张通往家乡的火车票,我们累并快乐着。

一代又一代车票,一个又一个春节,一次又一次春运。无论火车票发生怎样的变化,永远变不了的,是我们对它的一份情感,是我们对故乡亲人的牵挂与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