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家书的文章 / 家书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情系家书

文/尹燕青

我家书柜里,存放着一捆多年前的信件。这些由各式邮票不同邮戳组成的、部分已经被摩挲出皱褶的家书,是历经几次搬家后妻子珍藏下来的,它见证着那段动人的亲情往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举家迁居内地,在新疆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妻子,初次离别便与朝夕相处的父母远隔千里,不尽的思念缠绕着她,家书自然就成了沟通两代人情感的最好方式。

妻子文化程度不高,起初写信都是由我执笔。大抵总在吃罢晚饭,妻把桌子收拾干净,摊好了信纸,我便操起钢笔挥划起来。昏暗的灯光下,妻打着毛衣坐在我身旁,不时地指指点点,把我们的情况和自己的思念、问候娓娓道来。信写完后妻仍要再次过目,觉得意思说全了,才将早已买好的邮票贴上信封,第二天一大早风雨无阻地骑车送到邮局。

盼信的日子,收发室成了妻子最爱去的地方,厚厚的一堆信件,每次都要逐封逐件地查对一遍,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名字,妻的脸上就会写满无奈。而当她哪天回家时容光焕发,不用问,准是又有回信了。这会儿的她,顾不上做饭,先要拆开信一睹为快,以解多日的期盼之苦。

说起来,频繁的书信往来,最难为的还是新疆那头的两位老人。岳父母都识字不多,回信要到处请人帮忙。因此,每次来信的字迹、文笔各不相同,有的信笔涂鸦,有的错字连篇,有的词不达意。可就是这些内容大同小异的信件,妻也看得津津有味,往往只写了大半张纸的一封信,都要看上好几遍,然后仔细地收起来,待到闲暇时再翻出来过把瘾。

那些年,书信经常为我家带来欢乐。记得调来后第三年,一封信中提到岳父光荣离休,同时二老可望乔迁新建的住宅楼。想到老人晚年生活将会更加幸福舒适,妻子举着信,像中大奖一样跳了起来,一面吆喝着叫我马上回信,一面哼着早已过时的小调,烧了几个好菜,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为千里之外的喜讯频频举杯。

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天,从来信得知岳母糖尿病综合征复发住进了医院。妻情绪骤然低落,特地请了一天假,用不很流畅的文笔自拟了一封数百字的回信,根据从医经验,对岳母的用药、治疗谈了细致的想法。帮助修改时,我发现有些字迹模糊不清,看得出有泪水浸湿的印记,我的心里也掠过一阵酸涩。此后的时日里,妻子始终饭不香,寝不安,直到传来岳母康复的佳音,她的脸上才绽开了笑容。

时光流过十多个年头,家书来去往返,不断把祝福传到西北边陲,又把思念带回中原腹地,由美丽的方块文字编织的感情纽带,牢牢地把两代人的心拴在了一起。稍有变化的是,自从那次岳母患病以后,我写信的权力便被妻子悄然收回了。

后来,随着电话、手机的普及,家书渐渐淡出了妻子和岳父母情感交流的舞台,岳父母也相继撒手人寰。但是那段苦乐交织的往事,那些由家书串联起来的细枝末节,那份绵延千里的亲情,却常驻我们心头永远不会磨灭。

父亲的家书

文/969184860

天下歌颂母爱的文章甚多,但歌颂父爱的文章却寥寥无几,大家都知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份谆谆的母爱,却往往忽视了“润物细无声”的那份父爱,人们的潜意识里总认为父亲是严厉的,甚至会感到有点不近人情。但父爱往往能于不经意之间流入你的心中,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以最坚强的力量。我朋友曾经向我讲述了他的一个故事。

当年他刚刚入伍到新兵营的时候,一切都是陌生的,对于一个刚从学校出来又从没离开过父母的我对家的想念不言而喻。刚到新兵营的第一天,就拿起了笔向父母诉说了离乡之苦。其实他很清楚的记得父母文化不高,写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比较吃力的事,但从投到邮递箱的那刻起,还是忍不住盼望着父母的回信。

两个星期后,班长递给他一封信,当时激动地都快跳了起来,没想到他父亲真的给他回了信,信中错别字挺多,因此他父亲怕他看不懂,还不好意思地打来电话说:“你看都是因为小时侯家里穷,没有好好读书,不识几个字,连写个信都这么吃力,以后还是在电话里交流吧”。虽然错别字比较多,但父亲都是用心一笔一画写出来的,看着那东倒西歪,东拼西凑的字就知道是父亲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写出来的,可见父亲用心良苦。从那以后,都是在电话里交谈,再也没写过信。所以他倍感珍惜那封唯一的家书,而每当他工作不认真时,那封家书中父亲的叮嘱就会在他的脑海里出现。

在他进入第三年兵时,考军校是唯一的出路,如不考军校那等待的命运将是退伍。他的父亲一直为他的前程发愁,每次打电话都会唠叨一阵,教导他在部队要好好干,多看书学习,争取考上军校,将来有一番作为。父亲的话语很朴实,确给了他很多力量。几个月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去赴考,可考试结果下来,未能如愿。没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只是告诉了母亲,母亲在父亲的再三追问下,终究还是说了。

据他母亲说,他父亲知道后心情特别难过,两三天都没笑容,吃不好,睡不好,几天下来,瘦了许多。好几次想写信来劝慰,刚拿起笔又放下,放下了又拿起来,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写了好长时间也没写出几句话来。无奈之下,他只好打来电话。父亲非但没有责怪,还一个劲地宽慰说:“儿子,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这次没考好,下次再考,我相信你能考好的。即使在部队没有机会再考,也不要有想法,把从部队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乡来发展,也一样有作为的。”他听后特别难过,食不下咽,一连好几天夜不能寐。

他本想应该没有机会再考了,因为那时只有一次考试机会,提不了干就只能退伍。正在伤心难过之时,一个好消息传来:时逢兵役制度改革,可以转士官再考一次。而他的条件都比较符合,可以优先转取士官。转士官后,他工作更加努力,学习更加认真,经常在工作之余好好补习文化知识,晚上坚持看书学习。每当工作松懈时,总会想起父亲写给他的那封家书,当学习偷懒时,他就把那封家书摆在桌子上警醒自己,不想学习时,就会从抽屉里把那封家书拿出来仔细看阅。

从那以后,家书就成了他学习的动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半年的努力学习,最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军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哽咽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过了好大一会儿,父亲静静地对他说:“儿子,考上之后,不要骄傲,要胜不骄,败不馁,要谦虚谨慎,一如既往地干好工作,为自己追求的事业好好学习奋斗,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这话对他来说特别熟悉,正是父亲的那封家书中的内容。现在想想,如果没有他父亲的那封家书,也许他早已退伍回家;如果没有那封家书,也许他实现不了自己的军校梦想;如果没有那封家书,他现在也许过得很迷茫。

从那以后,那封家书更是成为了他工作、学习、生活的坚强后盾。当他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带给他激励,当他获得成功的时候,又会给他以告诫。讲到这里他还说这么多年来,虽然父亲已经不再给他写家书,也不常给他打电话,但他一直把父亲的谆谆教诲铭记于心。而这封唯一的家书是他父亲对他的爱的一种表现。

抗战先辈的绝笔家书

文/艾里香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当年的抗战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今天,重读抗战先辈的绝笔家书,依然能读到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之心。

抗日名将吉鸿昌,1934年牺牲前以手指为笔,在刑场上写下浩然正气的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走上刑场前的几小时,吉鸿昌还为妻子写下绝笔信:“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不必过悲伤,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养子女等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妻子、儿女深深的关爱之情。

抗战将领左权,牺牲前三天写给妻子的信中,不但谈论战争形势,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而且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妻子和女儿的牵挂。“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这封满载着骨肉亲情的家书,至今读来感人至深。

革命烈士赵一曼,在牺牲前写给儿子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战工作。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负伤被俘。日军屡屡动用酷刑逼供,赵一曼仍坚贞不屈。在英勇就义前,赵一曼留下了这封遗书,其文亲真意切,感天动地。

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傅常,出川抗战前给妻儿留下了一封家书。“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由于当时受通讯条件限制,傅常的妻子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见其归来,以为其已牺牲,便将傅常留下的亲笔信刻在灯柜上以期长远流传。看到灯柜上的家书,我们仿佛听到了当年奔赴抗战前线的川军将士们“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的铮铮誓言。

爱国绅士于登云,为捐助东北抗日义勇军,被日本宪兵逮捕后给其儿子留下了遗书:“成儿知悉:你年已不小,本拟父子天年,未想半途分别,你之命,父之运也!所望读书尽心,务必前途。侍母要孝,勿劳其生气,以便领你们兄弟姊妹过日子。”在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有多少普通人像于登云这样毁家纾难,别妻离子,只因为国尽忠!

由此看来,抗战先辈的绝笔家书,既有满腔的国仇家恨,也有对家人的无尽牵挂。这些家书充满了人之常情,是先辈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值得后世永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