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常宁的文章 / 常宁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诗意常宁旧时光

文/崔建华

夜读旧书,荡漾古诗词中的常宁旧时光,韵味十足、似曾相识,却又怅然若失……

南宋时的常宁春天,依旧春寒料峭、春雨绵绵。

绍兴年间进士、宝佑元年状元、宁远人乐雷发一骑绝尘,正行走在常宁乡间。池塘、桑柘、童戏,奇石、柳絮、犬吠。此情此景,几可行吟成诗。

状元没有微信朋友圈,只能匆忙下马,入村借砚,疾书草就《常宁道中怀许介之》,分享给此间好友——“东溪先生”许介之:

“雨过池塘路未干,人家桑柘带春寒。野巫竖石为神像,稚子搓泥作药丸。柳下两姝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行吟不得东溪听,借砚村庐自写看。”

倏忽数百年,已是晚清时。

改朝换代,物是人非。幸好,春日常宁的诗情画意依旧。

“如许春光到眼融,半帘诗景画图中。翻新草样深兼浅,依旧花容紫间红。丝串堤杨茑织雨,帘飘村杏燕裁风。谁将消息传摩诘,一角斑斓定化工。”

这首《春望》,作者是同治年间安徽巡抚、常宁人唐训方。字里行间,春光无限。莺飞草长,花明柳暗。

但诗写后仅仅数十载,这位湘军将领曾拼命苦撑的大清王朝便灰飞烟灭——半帘诗景,一帘幽梦……

乐雷发刚从春天走过,戴复古夏日又来访。

诗人一首《常宁县访许介之途中即景》,乡土常宁的夏日风情跃然纸上:

“竹径入茅屋,松坡连菜畦。深潴沤麻水,斜竖采桑梯。区别邻家鸭,群分各线鸡。行人来少憩,假道过东溪。”

竹林茅舍、松坡菜园。鸡鸭成群的农家、采桑养蚕的夏天。隐隐绰绰、若隐若现,可是旧时光里的世外桃源?

桃源隐逸,深刻影响着汉人士大夫。而清乾隆年间一个炎炎夏日,常宁弱女子王国香亦不让须眉,写下了这首《咏莲》:

“芙蓉争放曲池红,艳入诗人晓望中。个里却成清异品,羞与魏紫拂墙东。”

赞叹莲的清异,透着耻与“魏紫”(应暗指着紫色衣服的权贵)为伍的不屑,是表达对北方游牧民族统治的不满?还是单纯的愤世嫉俗?

这真是个夏天的小秘密。

王国香出身书香门第,父亲王万卷、叔父王万澍等同为乾隆“常宁十子”。叔父王万澍还是当时着名历史学者,历游名山大川,博采群籍,遍访耆宿,尝取正史,考订湘楚古迹。王万澍去世后,其子王国牧继承遗志,最终纂辑完成了父亲未修成的《衡湘稽古》《湖南阳秋》等史学巨着。

明清交际的常宁之秋,大明遗民王夫之正隐居常宁南部、汉瑶混居的洋泉山区。

洋泉山中多雨,一阵秋雨一阵凉,夫之的心虽冰冷,然目光始终如炬。

一场山中秋雨过后,新作《新秋看洋山雨过》应运而生。“南楚秋风日,轻阴太白方。参差分远嶂,明灭亘斜阳。旋度云间树,还吹山际香。鹭飞初掠润,燕语乍矜凉。云断天逾碧,林疏野乍光。馀霞侵月浅,晚露过溪长。薄袂冷冷善,闲愁鼎鼎忘。萧斋聊隐几,吾道在沧浪。”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大明已亡,万念俱灰,何不苦研传统典籍,追索明亡之因和天下拨乱反正之道呢?

那一刻的常宁,应该是难得的秋高气爽!

发端于洋泉山中细流的宜水,此刻已汇集了洋泉之水,然后便缓缓北上,进入唤作“烟江”的诗意河段。

乾隆“常宁十子”之一的段永琐留下了田园诗——《烟江》,“近水山多云,近山水多烟。江以烟得名,不知始何年。东坡号苏海,作诗赠廉泉。子厚客冉溪,溪以愚名焉。而我家斯水,名赠两寂然。自古忌名高,非我不汝怜。当时苏与柳,自知传不传。有烟时有月,江心月娟娟。有烟亦有风,水月风周旋。江上有泉峰,因峰适有泉。主人居多竹,借竹名竹田。竹泉声冷冷,澹澹江上烟。”

清丽洗练似水,隽永优美如斯!

冬日,农事已完,适宜寻亲访友。

再次梦回南宋吧,那个偏安一隅的朝代,其实并不是人们想像中那样富得流油——某个寒风萧瑟的冬日黄昏,南宋诗人刘克庄在一个唤作烟竹铺的地方,向一户人家借宿。他来常宁,也是为了造访许介之!

之前,刘克庄还为许的诗稿题诗作记,“我留鸢站外,君住雁回边。走仆行千里,敲门授一编。真妍非粉黛,至巧谢雕镌。何必周丞相,男儿要自传。”诗中所提的周丞相,即南宋左丞相周必大(字子充,亦字弘道),也是许介之好友。

许介之,真还是个传奇!

但刘克庄借宿的这晚,足以让诗人终生难忘!主人家的贫困寒酸,实在让人难以想像是发生在富足的南宋——“野迥村疏起暮寒,偶逢废驿卸征鞍。主人家比渔舟小,客子房如鹤栅宽。灯与邻通眠未易,风从隙入避尤难。似闻南去加萧索,一夜披衣坐未安。”

此首《烟竹铺》,究竟是指今常宁盐湖境内的烟竹铺,还是宜水上游的烟竹市,已不得而知,亦无从考证。况且,当年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时,还未亲临就已在“登斯楼也”。只是烟竹铺这一宿,无声揭穿了南宋的浮华……

回到正题,冬日是适合访友的,当不醉不归!

清道光年间的一个暖冬,已是除夕,初开的梅花正暗香浮动,掌教双蹲书院的诗人吴山祥骑着驴正独自沉吟着《除日蓝江辞张伯愚》:

“一年今日尽,好友故来迟。有意同君醉,无人慰我思。梅花初放后,驴背独吟时。几欲探春信,春风竟不知。”

诗中所提蓝江,即今日兰江,想必曾经“春来江水绿如蓝”吧?在这条神奇小河的沿线,百余年间先后诞生了清同治安徽巡抚唐训方、民国中央通讯社社长萧同兹、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萧石月烈士、首任国家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等名人,确实令人惊诧。

婉婉转转,浅吟轻唱。款款而来,逶迤远去。诗意常宁的旧时光,斟着星涛月色,酌着春汛朝阳,仍在那历史深处向人们探望……

问道常宁宫

文/胡中华

正是桃红似锦,柳绿如丝的季节,中国作协在常宁宫举办学员学习班,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家明一块走进了常宁宫。

初进前院,对这个又远又偏僻的宾馆并无好感,狭窄的道路,破旧的前院,并无创意的山庄大门,很难理解会议选址的初衷。三天的时光很快过去了,短暂的小住却让我有了迷恋的感觉。

常宁宫在神禾塬的一侧,场地落差很大。接待大厅位于最高处,向南走过“中央大礼堂”,是窑洞式别墅“滈水别居”,极目终南山,俯视“哈蟆滩”,顿让人心旷神怡。循数百步台阶向下,是惠宾楼、会议室。从简单的文字介绍中了解到,这不仅是一代文学宗师柳青曾经生活创作的地方,也是蒋介石在西北的行宫,蒋纬国与石紫玉结婚生活的地方。早在唐代,这里便被命名为常宁宫。庙宇并不大,香客也不多,然而,有了故事便有了名,这大概是久盛不衰的原因吧!

作协大部分领导都来到了学习班,黄道俊书记主持开班仪式,中国作协副主席、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作重要讲话,学员代表也表了态,而后黄道俊书记,文艺报社长张凌、主编徐可作了辅导报告,观看了柳青扎根神禾塬的纪录片,学员对讲话精神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交流了心得体会,让我们对创作思想有了新的认知。

信仰决定创作思想、创作思路、创作方向。谷子和稗子、好人和坏人、善良和邪恶,不同的认知有不同的切入点,有不同的观察方位。只有树立为人民创作的思想,才能写出反映时代心声,人民喜爱的作品。文以载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作家不仅要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养、修养,还要有以文育人、文以载道的品德。作家要解决为谁写,写什么的问题,要树立为世人存道,为社会为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柳青是九级高干,他放着大都市的舒适生活不过,且一头扎进哈蟆滩中,与人民同生活、共命运,才写出了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创业史》。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寻找民族的共同情感和历史价值,还得要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历史事件要过学科的筛子、法律的筛子、审美的筛子、道德的筛子,有了生活基础,才能在具象中提炼出具有社会意义的高大形象。

讲中国故事,要有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文学规律流淌在创作过程的血脉之中,创作者要处理好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时代的发展是自信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文学全球化,母语的价值是不可改变的。要把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改变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这是文学走向的核心问题。现在是伟大的民族复兴时代,文学也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相信,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历史也一定是人民谱写的。作家要在作品以外下功夫,坚持文学理想,以文学为支点,立德、立身、做人。最重要的,还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